曹氏立在樹梢下,笑道:“呦,累的起不來了?”
劉季也笑道:“那再來?”
曹氏羞紅了臉,罵道:“不知羞。”
曹氏眼見劉季露出一副思索模樣,也坐在地上,順勢躺在劉季的二頭肌上,問道:“你在想什麼?”
劉季沒回答,隻是囑咐道:“下個村落,乃公要在左右兩腳的足心,各燙一個北鬥七星。”
“到了鹹陽,不管誰問,你就說乃公是生下來就有的。”
曹氏聞聽此言,雙手猛的一緊。
劉季吃痛之下,哎呦一聲:“你想守活寡不成?”
“你這樣做不是找死?”
“去了鹹陽,你就說自己是個普通人,機緣巧合之下才能當皇帝,興許還有活路。”
“我們還是回沛縣吧,去山上,等始皇一死,當不了皇帝,也能割據一方,多活些時日。”
“到了鹹陽,兩腳踏北鬥七星,你難道想靠這個騙始皇的官吏陪你造反?”
“中心開花?”
劉邦刮著曹氏的鼻子笑道:“中心開花,乃公隻對你用。”
“乃公身上必須有神異,哪怕是編造的。”
“如果沒有神異,活命隻有一成希望。”
“但有了神異,起碼有三成。”
“怎麼才三成?”
“有三成就不錯了,還得看始皇的臉色。”
曹氏不懂為何就有了三成希望,也不再追問,囁嚅著說道:“你是我男人,都聽你的。”
沛縣。
“劉季跑了?”
“往哪兒跑了?”
呂澤、呂釋之在得知劉邦就是劉季的時候,便帶著家仆而來。
一是為妹妹出氣,二是為求一條活路。
如果漢朝皇帝有自家血脈,這事還有的商量。
但偏偏漢朝後麵的皇帝,已經沒有呂家血脈了,不乾死劉季,自己等人如何活?
弄死劉季,帶著人頭去領賞。
大富大貴是不用想了,但給家族求條活路是沒問題的。
“對啊,跑了。”
蕭何聳聳肩,無所謂的說道:“去鹹陽自首了,你現在去追,可能還追得上。”
“你們沒騙我?”
樊噲往前一撞:“我們也是受害者,騙你乾嘛?”
呂澤審視著眾人,惡狠狠道:“最好是這樣,否則你們都得死!”
“你!”樊噲還想放狠話,被蕭何攔下:“是不是,諸位一追便知。”
“哼。”
呂家眾人遠去,樊噲小聲嘀咕道:“蕭何,俺可是按照你說的做了,他們不會真殺了劉季吧?”
劉季讓眾人出逃,蕭何自然想到呂家會出麵,讓眾人遇到呂氏族人問話不可起爭端,必須如實說。
“不會,你還不了解劉季嗎?”
“我們打個賭,我賭他們不僅不會殺劉季,還能在劉季的忽悠下,護送他前往鹹陽。”
“如何?”
樊噲道:“賭就賭!”
“不過俺也賭劉季不會死。”
“哈哈,你這無賴。”蕭何笑罵一聲,招呼眾人繼續前行。
“老流氓!欺人太甚!”
漢高帝時期,劉邦問韓信:你統兵能如後世一般嗎?
韓信回答:不能。
劉邦笑道:那你這也不行啊,和乃公的技術也差不多。
你可以提韓信的胯下之辱,也可以說他沒有政治頭腦,他無所謂。
但你若是說他統兵技術不行,他是真的會翻臉的。
尤其是說他技術和劉邦差不多,可真是捅到他心窩子裡了。
雖然劉邦統兵技術並不差,但在韓信看來:說你能帶十萬兵,那還是因為你是皇帝,我稍微美化了一下。
“信,上前來。”
韓信撇過頭,不理。
劉邦也不生氣,牽著呂皇後來到韓信身前。
劉邦一手搭在呂後肩上,一手搭在韓信肩上,左右望了望笑道:“信可知朕此生有哪兩大幸事?”
“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
韓信猜到劉邦要說啥,但我不聽!
劉邦想起後人奇奇怪怪的言論,心裡笑道:哼,小傲嬌,看我不迷死你。
“邦此生有兩大幸事,一是娶了娥姁,既漂亮又顧家,可治家也可治國。”
劉邦深情的望著呂雉,但呂後不吃這套。
天幕沒出現之前,就看清了他的麵目,何況天幕出現之後!
劉邦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又望向韓信:“這第二大幸事,便是信願意做大將軍。”
“平寇滅項,若是沒有將軍,何來今日之大漢!”
韓信連忙解釋道:“還有蕭何、張良……”
劉邦大手一揮:“他們不如你!”
隨後扭頭望向眾人:“朕說的可對?”
“對,若無大將軍,何來今日之大漢?”
眾人也願意配合劉邦,想看看這麼蹩腳的話語,韓信是信還是不信?
不多時,韓信臉漲得通紅,眼角閃爍著淚花,緊緊握住劉邦的手:“陛下……”
張良、蕭何對視一眼,扶額苦笑,韓信死的不冤。
“哎,不用叫陛下,就叫乃公老流氓,朕特批的,大漢隻有你一個人可以叫!”
韓信眼裡的淚花都要噴湧而出:“陛下……”
“朕求你個事,以後去給盈兒當個師傅,不求他能帶兵出征,至少對兵事有些了解。”
“皇後,沒有意見吧?”
“沒有,隻是不是盈兒,是太子!”
“對,是……”
“嗯???”
劉邦低聲問道:“什麼意思?”
“盈兒是盈兒,太子是太子。”
“你的兒子們,不也都是我的兒子,不都要喊我一聲母後?”
劉邦傻眼了,乃公要改立太子,你不同意!
現在你居然想過繼恒兒當兒子,然後立為太子?
人在為自己活著的同時,也在為家族活著。
呂雉心裡也苦悶,盈兒爛泥扶不上牆,我能怎麼辦?
先不提成不成才,單看壽命,死的早,搞不好和自己前後腳。
或許他真不適合當皇帝吧,過繼一個已知的明君當兒子,也不錯。
而且薄姬,自己是了解的,不爭不搶。
到時候再讓恒兒娶一呂家女子為後,四舍五入也算自己的血脈流傳下來,劉與呂共天下。
呂後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大臣們心思不一,但總體是讚成的。
即便因為天幕出現得知後事,但誰知道劉盈會不會又如曆史一般?
陛下一死、呂後再一走,如果不殺韓信,他還活著的話,天知道會不會比原本的曆史更亂。
還不如過繼劉恒,大家都可以接受。
難不成造反啊?
陛下對大家也不差,都已經錦衣玉食了,誰願意陪你造反?
難道造反之後的待遇能比現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