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廟號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8章 廟號(1 / 2)

ps:上本書,三天兩頭被審核,這本書更近更進一步,動不動就在下架邊緣,心累,近現代劇情儘量不寫了,望周知。

【#廟號#】

【皇帝駕崩之後,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相對客觀的就是廟號了,有一個廟號難度最大,從古至今沒一個皇帝能夠獲得。

與後來水分越來越大的諡號相比,廟號相當堅挺,幾千年來始終是兩個字。

第二個字又基本固定,“祖”或者“宗”。

“祖有功而宗有德。”

“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實踐當中,有人覺得宗比祖厲害,比如唐粉覺得李世民的唐太宗就比李淵的唐高祖厲害。

但在廟號理論中,祖比宗厲害。

有開創之功的皇帝稱祖,有守成之德的皇帝稱宗。

一個朝代一般隻有開國之君以及新時代的開創者可稱祖,所以一個朝代往往隻有兩個祖。

當然那些自己沒當過皇帝,但被當皇帝的兒孫們追封的某祖不算在內。

但有一朝出現了三個祖,其中一個還叫聖祖。

另外,割據政權,普遍祖宗泛濫,疆域和功績不大,但名頭卻不小,亦不在討論之列。

廟號的第一個字最有含金量的是:“太”、“高”、“世”、“中”。

廟號起源於商代,最早隻有這四個字。

創基立業曰“太”。

功高者曰“高”。

世代轉移、新時代開創者或者王朝承上啟下曰“世”。

中興者曰“中”。

那麼與祖宗結合起來,廟號就有了排序。

太祖、高祖、世祖、太宗、高宗、世宗、中宗。

其中並沒有中祖,中祖是其中獲得難度最大的,至今未有一例。

太祖、高祖都是開國皇帝。

典型代表是:漢太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其中很多人以為劉邦是漢高祖,其實是錯誤的,劉邦是漢太祖、高皇帝。

太祖是廟號,高皇帝是諡號。

而傳唱錯誤最早來源於司馬遷的《史記》,其中對劉邦的記載有:漢太祖、漢高帝、漢高祖。

推測可能是抄錄錯誤。

開國皇帝叫高祖,是因為把太祖的名號給了自己的父親或者爺爺。

比如唐高祖李淵,唐太祖是他爺爺李虎。

隋高祖楊堅,隋太祖是他爹楊忠。

世祖一般是頒發給將功業發揚光大的人。

世有兩層意思,一是支係成為大宗,二是將祖宗功業帶入新高度。

典型代表是漢世祖劉秀、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

比如福臨,他父親皇太極才稱清太宗,但他卻能稱世祖,是因為在他任上滿清進了北京,正式入主中原。

開國皇帝司馬炎也稱世祖,因為他把太祖和高祖分彆給了爺爺司馬懿和父親司馬昭。

太宗是宗這個廟號裡的老大,所以往往是一個王朝除開國之君外的下一任皇帝。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

當然也有例外,如漢太宗劉恒、明太宗朱棣。

劉恒是西漢第五位皇帝,但他之前的皇帝除劉邦外,在位時間都很短。

而且兩漢對廟號的授予極其嚴格,比如著名的廟號守門員漢景帝。

在兩漢,功績比景帝強,就有廟號。

功績比他差,或者和他一樣,那就沒有廟號。

廟號必須有功績才能給,所以劉恒是兩漢第二個有廟號的皇帝。

而朱棣叫明太宗,也是合理的,畢竟朱允炆在位四年就被他趕下台了。

並且朱允炆一直到南明朱由崧時期才有了廟號,所以朱棣也算是明朝第二個有廟號的皇帝。

至於後來成為明成祖,則是嘉靖為了給親爹名分而改的。

高宗則有些高開低走或者代表王朝中衰起點的意思。

比如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趙構和清高宗乾隆。

中本是中興之意,所以中宗基本上是讓本朝中期來了個小高潮。

比如漢中宗劉詢的昭宣中興、唐中宗李顯複國號為唐。

而世宗有世代轉移和將功業發揚光大的意思。

比如明世宗嘉靖便是世係轉移。

而漢世宗劉徹則是將功業發揚光大。

除了太、高、中、世的廟號外,還有不少獨一無二廟號。

尤其是宋朝,非常有創新精神,神宗、英宗、徽宗、哲宗、真宗等,這都是宋朝原創出品。

這些廟號要麼是費勁找亮點,比如仁宗、孝宗、睿宗。

要麼是明褒暗貶,比如武宗、文宗。

這裡的文、武,是廟號,而非諡號。

文在諡號裡是極好的,但在廟號裡則完全相反。


最新小说: 娛樂:全網黑我,我票房百億 開局投資落魄師尊,萬倍返還鴻蒙經 係統通萬界,我媽的小賣部被搶空 綁定扶持,開局暴擊十萬倍 高武:天賦差?我直接氪金加點 重生帶引擎 吳恩達的咒語 心聲泄露之後 闖靈山,踏淩霄,我為西遊第一仙! 我在修仙界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