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並不是皇帝的文治武功,而是暗指其窮兵黷武和文弱無能。
還有早死皇帝廟號,如英宗、穆宗。
至於哀宗、僖宗等,從字麵就能看出不是什麼好詞。
而幾千年的廟號裡沒有一例中祖,這是因為要達到中祖的標準,實在是太難了。
既要力挽狂瀾、中興王朝又要有開創之功。
中興王朝的叫中宗,因為他們都沒有開創之功。
其實曆史上真正達到標準的隻有漢世祖劉秀,他集中興與開創於一身,但他的廟號是世祖。
或許是因為大臣和兒子覺得劉秀是旁係小支,且繼承先漢法統。
又或者大臣和兒子覺得“世”比“中”好,為光武帝選擇了“世祖”的廟號。
並且廟號並不是隨意取的,如果一個皇帝同時符合幾個廟號,最後大概率會定有前任明君用過的好廟號,反之亦然。
所以大家幻想的穿越回去,到了王朝末年大殺四方,然後帶領王朝重回巔峰,就能得一個中祖的廟號,大概率是想瞎了心。
除非學某人,活著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廟號定了,否則隻能是世祖。
比如穿越成趙構,還於舊都,而後收回燕雲十六州,大概率是祖,小概率是宗。
穿越成崇禎,即便平內亂、殺胡虜、海清河晏、開啟大航海,大概率也隻能是世祖。
世祖自劉秀之後,就被賦予了斷代史的開創者或者有承上啟下地位的君主的意義。
所以,至少要開創第三次斷代史,才能用得到中祖。
曆史上,有且僅有一人,成功之後,有很大概率稱中祖。
他就是劉備。
劉備如果在曹魏篡漢之後,能夠三興漢室,用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太、世、中、高,都可以。
但劉備以漢為號,表明自己是承接漢朝法統,延續西漢、東漢。
那太祖,不能用,因為劉邦用過。
世祖也不能用,劉秀用過。
而高祖,因為司馬遷抄錄錯誤的原因,到東漢末年,民間對劉邦的稱呼基本約定俗成是高祖。
包括在漢朝官方文件,偶爾也可見把劉邦寫成高祖的。
劉備總不能搶老祖宗的吧?
所以隻剩下一個中祖可用。
當然,在不考慮血統的情況下,其實後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也有資格用中祖。
後唐以唐的繼承人自居,如果其一統天下,且承認是繼承唐法統,那就隻有中祖可用,畢竟太祖、高祖、世祖,唐都用完了。
但是吧,唐太祖是李淵的爺爺李虎。
李存勖給李克用上的廟號,也是太祖。
大概率,他們壓根沒想過承接唐的法統。
即便成功,中祖也不可能用上。】
大唐,貞觀年間。
“嘿,沒完了!”
李淵沒好氣的罵道:“隻要提到二郎,就喜歡拿朕當反麵,有意思嗎?”
“阿耶……”
李淵冷哼一聲,牽著李承乾龍行虎步,快速前行,還沒走兩步,又聽見後唐之語。
“這什麼後唐,是李氏後人,還是改姓李?”
“裝都不裝了?”
李淵搞不清後唐的腦回路。
這後唐應當在所謂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
既然以唐為國號,說明想靠唐的法統一統天下。
可轉眼,兒子又給父親上個太祖。
“怪不得沒能一統天下,連南北朝的蠻夷都不如!”
東漢末年,公安縣。
張飛從案牘裡偷偷探出頭,眼神越過手握兵書的關羽,小聲喊道:“大哥~”
劉備擺擺手,既有興奮,也有憂慮。
興奮後人對季漢眾人的評價,興奮這天幕的出現。
又憂慮這一世若又如曆史一般,如何對得起跟隨自己的眾人,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對得起喜愛自己的後人?
抬頭望向現年二十八歲的孔明,伸手向前輕輕觸摸天幕,唯恐這兩年的經曆都是一場幻想。
被曹賊追的東逃西竄,幾乎喪命。
幸有二弟、三弟、子龍等人相助,又有軍師出使吳地,成功結盟,再有周郎一場大火絕了曹賊野心。
如今又有天幕啟示,如何能敗?
若敗,世家、胡人、衣冠南渡……
還有何顏色稱自己為漢室宗親!
念及此處,劉備扭過頭去,望向張飛,笑道:“三弟,有何想說?”
“無……”
“有話直說,言者無罪,為兄豈是不明事理之人?”
張飛望向桌案之下,那根與自己有無數次肌膚之親的木棍。
“大哥,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