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殺天皇、貴族、大名,而是把所有男人都殺了。
考慮到祖阿提點自己,又考慮到他是佛教信徒,所以佛教徒不殺,但他們必須遵守和中原一樣的戒律,不能食葷、不能娶妻生子,還要自力更生,不能擁有田地。
聞言,彆說大胖、漢王了,連朱棣和姚廣孝一時間都有些恍惚,到底我們是後人的祖宗,還是你們是後人的祖宗啊?
朕以為後人報仇的名義進攻倭國,所想的無非是占領金礦、銀礦,再把男子抓來服勞役修路、開礦之類的。
你們倒好,直接殺!
這是不是有哪裡不對?
足利義繃表示:若非大明人口不足,連女的都可以殺乾淨,直接遷徙大明人口。
大內弘茂表示:留下女子,將她們抓來大明,分配給娶不到老婆的平民,再留一部分在倭島,強令各地大族必須出人去倭島娶妻為國生子。
這是一舉兩得之事,不僅可以為大明貢獻人口、緩解矛盾,還可以削弱宗族勢力。
“這是你們二人的想法?”
“陛下,這是我們使團一致的想法。”
“陛下,您登陸倭國,隨便找兩個人一問,想法都和我們一樣。”
朱棣不信,這得是什麼樣腦子,才能想出這種操作?
於是派人將祖阿請來詢問,朱棣心想一個佛教徒,總不可能殺性這麼大吧?
即便是姚廣孝,也沒有這麼大的殺性。
誰知,祖阿聽到朱棣的詢問,表示他們二人說的沒毛病。
祖阿還補充道:“佛教徒已經結婚生子的也要殺了,沒有結婚的可以暫時留著,若是不能守中原戒律、不能自力更生,未來也要殺了。”
當時,朱棣一家人、姚廣孝、服侍的宮女、太監的表情是這樣的:(???д???)!!!
“這是為何?”
大內弘茂想起了漢家傳統,凡是想要告訴皇帝一個道理,那肯定要借用一個故事,一問一答中讓皇帝明悟。
於是,他決定給朱棣舉一個例子。
“陛下,若是在華夏,有一個地主,因為壓榨過甚,導致佃農快要餓死、甚至賣兒賣女也不足以維持生計,會發生什麼?”
朱瞻基:“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朱高熾:“若是被欺負的佃農太多,他們甚至會殺到官府。”
朱高煦:“會造反。”
大內弘茂:“可在倭國並不是這樣的。”
朱棣忍不住發問:“在倭國會怎麼樣?”
大內弘茂躬身行禮:“還請陛下允許臣賣個關子,臣還想再舉一個例子。”
“剛才太子、太孫、漢王是假設地主被殺了,那如果地主沒被殺呢?”
“佃農們隻是把地主攆跑了,地主或是投靠親戚、或是報官請求朝廷鎮壓,而佃農們占據了一大片土地會乾什麼?”
“在華夏,他們或許會把地主的糧食、金銀財寶搬出來,大家分了,然後就跑到山林占山為王,或許還有可能占據城池造反,臣說的對嗎?”
見朱棣點頭,大內弘茂接著說道:“可在倭國不是這樣的。”
“他們會努力種地、甚至比被地主用鞭子抽打的時候更努力,把土地產量提高,以此來讓地主感到羞愧。”
“如果地主感到羞愧,願意稍微提高一點點待遇,他們就會高呼:勝利了。”
“然後去把地主請回來,繼續壓榨自己。”
大內弘茂把剛才賣的關子也說了出來:“在華夏,佃農會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哪怕一命換一命,也要拉地主一起去死。”
“而在倭國,佃農們會跪在地主麵前,說著自己有多麼多麼努力,多麼多麼不容易,求地主開恩。”
“……”
朱棣想了半天,沒理清楚這個邏輯,問道:“不可能所有倭人都是這樣的吧?”
“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敢殺人?”
“當然有……”
朕就說嘛,大內弘茂肯定是以偏概全了。
“十萬個人裡麵或許能找出一個吧。”
朱棣:(⊙o⊙)
“祖阿,他說的可是真的?”
祖阿點點頭,補充道:“倭人奴性極重,信奉萬世一係,信奉貴族血統論。”
“陛下要想統治倭國,必須要殺個乾乾淨淨,否則不管派多少人過去,都會被同化。”
“倭國缺陳勝吳廣、也缺張角黃巢。”
朱高煦雖然不懂倭人的邏輯,但潛意識覺得倭人奴性重,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奴性重就意味著更容易大明統治。
占領之後,將倭國天皇一係殺了,分封宗室過去,就可長治久安。
“漢王殿下,如果隻是這樣,那和現在有區彆嗎?”
“奴性重,就意味著上層不管說什麼,下層都會信。”
“幾百年之後,倭國想征服中原,一聲令下,民眾不用思考,隻管進攻。”
“那時的倭國是外族,而如果按照漢王殿下所說的做,分封大明宗室統治倭國,一旦中原有變,會發生什麼呢?”
“大明宗室,無比正統。”
“臣民們會像抵抗滿清、倭人一樣抵抗大明宗室入主中原嗎?”
想起那天那場對話,朱家兄弟又再次陷入沉思。
朱高煦問道:“爹,思維應該是可以變的吧?”
“忽必烈入主中原,不也漢化了,帶著漢軍屠了草原。”
朱棣賞了個白眼給漢王:“你也知道忽必烈漢化了,那上層變了,下層沒變,下層倒逼上層變動,換成大明與倭國會是什麼樣?”
朱高煦一拍腦門:“他奶奶的,還真是除了殺,沒其他辦法。”
“怪不得滿清進入中原大肆屠殺,原來是吸取了忽必烈的教訓。”
朱棣又道:“當初蒙古帝國旗下的幾個汗國,你瞧他們的上層,可還有半分蒙古人的模樣?”
漢王:“那就隻剩下殺這一條路了。”
大胖冷哼一聲,譏諷道:“枉你還領兵作戰,倭島有多少人你知道嗎?將他們全殺了無非費點時間,但軍隊呢?”
“軍隊殺幾百萬的人,對方是軍隊還則罷了,但其中大部分是平民,殺習慣了,軍隊成了野獸,你敢讓他們回大明嗎?”
“那你說怎麼辦?”朱高煦反問道,他不信大胖能有什麼好辦法。
大胖:“所以用朝鮮作為試點,看一看是分封還是郡縣,是殺還是治,究竟哪種效果好。”
朱高煦譏諷道:“嗬,所以你就推薦了金維漢?”
“他行嗎?”
“可彆把事情辦砸了,毀了你太子的威名。”
朱高煦冷酷的表情瞬間變得和藹可親,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哦,忘了,太子怎麼會犯錯呢?”
“還可以揮淚斬馬謖,對吧?”
朱高熾歎了口氣,指著自己的脖子上的紅印問道:“老二啊,不就些許身外之物,至於嗎?”
“我差點被你掐死,不也沒和你計較嗎?”
“有必要和大哥針鋒相對嗎?”
朱高煦言簡意賅:“至於,非常至於。”
“你給我一萬兩,這事就算完了。”
“不給,走夜路的時候小心點,彆被人套了麻袋。”
大胖看向朱棣,爹,您得給我做主啊。
朱棣心虛的摸了摸鼻子,難道讓朕退錢?
朕賣東西,老二買東西,明碼實價,又沒有坑騙老二。
老二買的食材,也都被你家媳婦和兒子吃進肚子裡了,關朕屁事?
想到這裡,朱棣不心虛了,義正言辭的說道:
“你們的事,你們自己解決,彆打死、打傷、打殘,都由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