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忘了?我幫你把九族找來想一想?
眾人點點頭,示意自己記住了。
按禮應該起身行禮回話,但老朱覺得太過繁瑣,萬一因為對自己起身行禮而導致忘記天幕內容,那也不好罰彆人嘛。
老朱:咱還是善解人意的。
老朱見眾人點頭,喝了一口梨湯潤喉,示意朱標與起居郎跟自己一起出去。
“標兒,你說他們看見天幕,會吸取教訓嗎?”
“後人有句話說的很對:人類從曆史中唯一吸取到的教訓,就是從不吸取任何教訓。”
聞言,老朱長歎一口,“罷了,兒孫隻有兒孫福,隨他們吧。”
拍了拍起居郎的肩膀,老朱讓他坐下,拿好筆、沾墨、攤開紙張。
“開始記,咱要開始哭了。”
“咱的丞相啊,咱的諸葛啊,咱連你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老天不公啊。”
起居郎捂著耳朵,無奈的看向朱標:“太子,您和陛下商量一下,彆哭了,我直接記。”
朱標嘴角抽抽,搖了搖頭。
你以為我沒勸過?
可爹說:咱不做那種瞎編、偽造史書的人,說哭三天就三天,說不吃飯就不吃飯。
老朱是真的三天沒有吃飯。
但除了米飯,肉、菜、燒餅……
馬皇後還打趣:“不是三天不吃飯?”
“對啊,咱吃的燒餅,燒餅是飯嗎?”
……
大明,崇禎八年。
陝西。
“定國吾兒,這次……”張獻忠麵色有些憂愁,忐忑不安的開口。
李定國斬釘截鐵的說道:“將軍,一定行的!”
李定國很肯定,隻要福王將書信帶給崇禎,他一定會同意合作抗清之事,給自己等人名分、自主權。
若在一個月之前,李定國還不敢如此肯定。
但見到了福王將能變賣的東西都賣了,購買成糧食等物北上,甚至還在途中分了些糧食給饑民,李定國就知道現在的大明不一樣了。
至少在對待異族的態度上,大家找到了共同點。
相遇之時,張獻忠還想搶福王一把,但被李定國攔住。
“他奶奶的,這麼多的糧食,早拿出來怎麼會餓死那麼多人?”
福王委屈巴巴的解釋道:“將軍,你可冤枉我了,我有糧不假,但絕對沒這麼多。”
“我這都是拿土地從那群地主大戶手裡換的,特麼的,國難當頭,他們居然趁機壓價,否則糧食還得多十成!”
“十成?”
張獻忠覺得福王不學無術,連基本的算數都不會。
聽到這話,福王氣的怒拍桌案:“這還是往少了說,那群賊人,買地的價錢按照市價,賣糧的價錢也按照市價,裡外裡算下來,還不止十成!”
張獻忠這下懂了,如今這年景,地便宜、糧食貴。
“你不是王爺嗎?他們連你都敢坑?”
“他們連陛下都敢坑,何況是我!”
“國難當頭,他們真不怕滿清入關?後人不是說的很清楚,滿清入關之後,他們過得比現在還慘。”
“嗬,刀子沒落到身上,他們是不會覺得痛的。”
臨彆之際,福王送了一份名單給張獻忠,上麵清楚的記載著各家大概有多少糧食、金銀。
“你這是讓額們當打手幫你報仇?”
“這群人,全殺了也沒一個冤枉的,欺男霸女、強占土地、逼良為娼,和人沾邊的事情,他們是一點都沒做。”
張獻忠指著才交給福王,讓他帶給崇禎的書信,為難的說道:“額們才讓你帶書信給崇禎聯絡,表達合作抗清的意願,扭頭就殺大戶,不好吧?”
“將軍,我們現在是匪,搶大戶不是很正常嗎?”
李定國看向福王:“將來陛下願意合作,肯定會赦免我們的罪過吧?”
福王哈哈大笑道:“李定國,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後人如此稱讚你了!”
“張將軍,你有這義子,可比親兒子還管用!”
李定國糾正福王的說法:“我已經恢複原姓。”
福王搖了搖頭,隱晦的看向張獻忠的其他幾名義子,對李定國提點道:“孤雖然是個廢物王爺,但也知道有的時候好心不一定辦好事。”
“我希望你死在抗清的路上,也希望你死在滅清之後你我兩方交戰之中,我甚至希望你可以坐上那龍椅之上,重現太宗之時的漢人榮光。”
“唯獨不希望你死在自己人手中,你且去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