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王莽:我要做身毒皇帝,我要在身毒變法!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刷視頻:震驚古人 > 第371章 王莽:我要做身毒皇帝,我要在身毒變法!

第371章 王莽:我要做身毒皇帝,我要在身毒變法!(1 / 2)

《空軍日記》:垂釣兩月有餘,竟無鱗獲。

非技拙也,實乃惻隱之心所至,見遊鱗吞餌,輒生憫意,弗忍收綸。

每投竿於清漪,必默祝曰:“願魚樂其樂,吾觀其觀足矣。”

......

在十七釣魚的兩個月中,各朝根據天幕中不經意透露出的知識,科技有了較大發展。

比如紙張,上到三皇五帝,下到商周秦漢,大家都有了。

文字,夏商周直接選擇引用後世文字,因為他簡單。

而且因為天幕的原因,隻要出現過的文字,用心記一下,就知道是什麼字。

倒是有貴族不願意。

因為知識是維持自己地位的統治根基,大家都識字,就相當於大家都不識字。

他們嚷嚷著用自己的文字,絕對不用後世文字。

但這種觀點沒占據主流,因為大家都不是傻子。

隻要天幕一直出現,民間自然而然就會識字,懂知識。

到時候,上層用自己的文字,下層用後世的文字,那還是同一個族群嗎?

而且後世的文字還有配套的拚音,學習起來很簡單。

天幕雖然樂子視頻居多,但也有科技、曆史視頻。

自己的文字,學習起來複雜。

到時候,民眾可比貴族懂得多。

而且他們人數占多數。

強硬的不學習後世的簡單文字,到時候百姓就會思考:“我會的知識比你多,憑什麼你當貴族?”

大禹治水,尚且知道堵不如疏。

與其等民眾思考,倒不如引導民眾,還顯得大方、親民一些。

總要有人管理國家的,給他們一條上升通道,讓他們不造反就行了。

雖然失去了一小部分權利,但總比被百姓掀翻統治好吧?

......

沒有火器的時代,東漢末年、唐、宋發展的比較快一些。

因為冶鐵技術相對於先進一些。

有火器的年代,明發展的比清快。

因為清朝正忙著鎮壓造反,漢人沒幾個願意幫清朝製造火器,逃的逃,造反的造反,剩下無數不多的人,技術是真的很一般。

清八旗、蒙八旗、漢八旗裡沒人善於工匠嗎?

有!

但還是那句話:我家的苦在祖上入關的時候就吃完了,現在輪到我享福了,你居然讓我去做工匠,信不信八旗也可以反清複明?

有一個名叫戴梓的人,雖然沒有營銷號吹的那麼強,但確實挺強。

康熙初年,在吳三桂和正藍旗擁立永曆帝反清複明的消息傳出來後,十三歲的他在父親的帶領下前往雲南。

康熙中年,不管是當翰林院侍講的他,還是已經研製出了子母炮的他,都跑了。

在重重監視之下,毫無聲息的跑了。

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跑的,又跑出來哪兒了。

怒火中燒之下,康熙把氣撒在了天地會和白蓮教身上。

而被流放盛京的戴梓,沒有跑。

因為遍地都是戰友,流放的犯人也好、駐守龍興之地的女真族人也罷,都想著打進關內。

反清也好,複明也罷,對我們都不重要。

我們隻想去關內!

康熙要派人捉拿戴梓回去,肯定不會派大軍,無非派出小股部隊帶上聖旨,護送他回去。

路途這麼長、東北寒冷,偶爾冒出幾個敢截殺朝廷天使的土匪,不稀奇吧?

如果康熙派大軍來,那就莫要怪我們打出旗號:勿使清帝東歸。

我們隻想入關,我們可以打進去,也可以和清帝談判,把我們請進去。

請我們進去,我們仍然擁護大清。

但你敢派人將我們的武器專家帶走,絕了我們入關的希望。

嗬嗬,那我們也可以反清複明嘛。

至於什麼和戴梓一起入關之內的話語,騙騙小孩還成。

手裡沒有武器,不能威懾清帝。

頭天入關,第二天就要被埋在亂葬崗。

中原的消息雖然還沒傳來,但猜也能猜到,肯定是遍地烽火。

這時候,如果傳來東北造反的消息,愛新覺羅家族怕是真的要完了吧。

孰重孰輕,康熙分得清。

......

秦朝。

項家不出意外的,準備造反。

但卻發現,除了自家族人,幾乎沒有百姓願意跟隨。

甚至連楚國曾經的貴族,失去了地位的貴族,都想著和嬴政合作。

出海去做生意,因為嬴政允諾將來可以允許六國貴族在海外重建封國。

雖然沒有說將來是多久,也沒說有什麼要求,但總歸給了貴族台階下,給了他們一個可以自欺欺人的借口。

先做海商,掙點錢,將來好建立封國。

這群人還反過來規勸楚地民眾。

“不要跟著項家造反,他們是為了一己私利。”

“你們想想,等陛下從海外尋來高產作物、等墨家巨子造出器械,大家的好日子就來了。”

“跟著項家造反,他未來行分封製,不又上了六國亂戰的老路?”

“原本的曆史上有個劉邦,可現在他是始皇義子,新仇舊恨加在一起,項家肯定要殺了劉季的,還有誰能阻項家?”

“朝廷已經在製定新法了,未來不會有那麼嚴苛的律法了、也不會有那麼繁重的勞役了。”

“大家踏踏實實種地,有生之年一定能見到盛世的。”

項家對於這種言論嚴厲否認。

從秦楚聯姻講到倒黴的楚懷王,又講到滅國之恨。

誰家沒有幾個父子兄弟被秦兵殺害?

然而這套言論並沒有說動百姓。

十七釣魚的第二十天,始皇搶到評論機會,拍了一張楚國王室的大合照。

次日,始皇再次搶到評論機會。

【項家來鹹陽,允楚國王室將來於海外複國。項家不來,楚國王室悉數坑殺!】

項家自然不願,仍然宣講仇恨之說。

但死的人已經死了,活著的人總要往前看。

百姓想的很簡單:又不是異族入侵,仗都打完了,天下也一統了,何必再掀起戰亂。

真能贏還好,項家當皇帝,自己等人混不上公侯,也能撈個爵位傳給子孫。

但是贏不了,行分封,和戰國有區彆嗎?

行郡縣,和現在又有什麼區彆?

你們說秦律嚴苛,但現在始皇已經命人改了。

彆鬨了,你們要去複仇,你們去,我隻想踏踏實實種地。

“楚王當王,和嬴政當皇帝,吾等生活有什麼差彆嗎?”

“現在始皇願意改,給了吾等希望,吾等又何必造反?”

民眾還反過來質問項家:“你們不是忠心楚國王室嗎?”

“那你們還不快去鹹陽,再不去楚王全家都要沒了。”

去還是不去,是個問題。

最終,項梁決定帶著項氏一族部分人去鹹陽,讓項羽出海。

然而項羽不去,始皇肯定不會滿意。

於是,項梁在家族中找了個和項羽身材差不多的死士,答應他照顧好他的妻兒。

死士拔劍自刎,項梁又命人用刀將臉皮割下來。

始皇問起來,就說:“項羽不願降秦,無顏以對先祖,遂割麵自刎而死。”

至於始皇信不信,那就是始皇的事了。

項羽帶著部分聲名不顯的族人以及家仆,踏上了出海的道路。

鹹陽城。

徐福仍然在做他的火器威力觀測員。

因為造船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墨家已經造出了煙花,等新年祭祀之時,鹹陽會有一場盛大的煙火表演。

告祭祖先,震懾反賊。

......

漢朝。

劉邦和呂雉忙著給劉恒生弟弟。

劉恒忙著處理朝政。

劉盈忙著解剖屍體。

韓信本來準備去草原逛一趟,但糧草還沒準備充足,就傳來草原內亂的消息。

因為匈奴人都有天幕,但部分人看不見指馬賽克,沒有聲音,隻有一塊天幕。)

又有部分人看得見天幕內容。

“或許是心底善良的人才能看見。”

“不,是有華夏血脈的才能看見。”

“不對,是被上天選中的人才能看見。”

因此,在有心之人的挑撥下,匈奴發生內亂。

連天幕都不待見你,你有什麼沒資格當貴族、當單於?

隻有我們這些能看見天幕的,被上天選中的人,才配當貴族、做單於!

韓信派人去查,想知道到底是誰挑撥的。

最後發現是陰差陽錯,罪魁禍首是自己。

自己派了探子去草原,然後發現有匈奴人和自己一樣也能看見天幕。

探子先拉近關係,表明大家都是天幕認可的華夏人,你們祖上一定有中原血脈。

然後又和他們講天命論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查清楚原因,韓信一時間哭笑不得。

能夠不動用軍隊,用攻心之計引得敵人內亂當然是好事。

但韓信很想和匈奴單於碰一碰。

聽天幕講,自己死後,劉邦就被匈奴圍了。

雖然自己總吐槽劉邦的帶兵技術一般,但除了自己和項羽,在剩下的人裡,劉邦的帶兵技術也是拔尖的。

打不了完全體的匈奴了,沒勁。

半殘的匈奴,韓信不想打。

隨便問了問誰願意去,派了些人去給匈奴添了把火。

......

武帝時期。

造船速度極快,因為舍得花錢,有足夠的人手。

錢不是國庫出的,也不是司馬相如出的,而是勳貴和藩王們。

霍去病與司馬相如召開了招商大會。

參會的貴族們,紛紛慷慨解囊,出錢、出人。

根據出錢、出人的力度大小,決定了大漢第一場海航通商的分配額度。

武帝聞言,表示自己也要占一份。

貴族:要麼出錢,要麼出人,沒有乾股的說法!

劉徹:朕是皇帝。

貴族:你是天帝都沒有用!

經過親切友好的會談,劉徹派兵捉奴隸,並對囚犯實行勞動改造製度,成功的占據了一股份額。

造船廠,日夜不停。

司馬相如在四周刷上標語,激勵工匠和民夫。

【隻要乾不死,就往死裡乾。】

【今日造船工,明日萬戶侯!】

十七釣魚的第三十天。

大漢有了九艘可以出海的船。

經過大漢皇帝劉徹同意,在大漢海軍指揮官霍去病、海商負責人司馬相如的率領下,帶著海軍士兵,進行為期五天的試航。

第五天,有一艘海船返航,在碼頭將書信交給官員之後,又立馬出海。

書信快馬加鞭送到長安。

【姨夫,船還行,我準備去周邊逛逛,做點小生意,勿念。】

劉徹傻眼了,環顧四周。

隻有衛子夫、衛青,還有南越王子。

“讓你出海!讓你出海!”

“讓你偷跑!讓你偷跑!”

“讓你做生意!讓你做生意!”

南越王子抱著頭,任由劉徹踢踹。

這一刻,他十分想念司馬相如。

平時霍去病惹陛下生氣,挨揍的都是司馬相如。

“衛青,去造船廠,督促他們繼續造船,要儘快!”


最新小说: 崩壞三:崩壞世界的奇妙之旅 惡雌挺孕肚養四崽,獸夫們追瘋了 我在星際送快遞 被廢靜心多年,你們才開始後悔? 白虎命,鎮龍妻 嬌美人帶娃去逼婚,首長跪求負責 陸總,太太拿到離婚證就跑了 崩人設後我成了人生巔峰 退親後我轉身嫁糙漢生多胎 苟成魔帝的我,被仙道女帝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