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王小波:仇富?我們是複仇!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刷視頻:震驚古人 > 第374章 王小波:仇富?我們是複仇!

第374章 王小波:仇富?我們是複仇!(1 / 2)

北宋,汴梁。

趙匡胤謀劃攻打燕雲十六州,但缺錢。

遂派弘文和尚趙光義)前往倭島,要求他們進貢。

名義上,宋朝是倭國的宗主國,這個要求合情合理。

實際上,倭國大概率是不會理會的。

因為趙匡胤的要求,稍微有一點點過分。

兩千萬兩白銀,一千萬兩銅,五百萬兩黃金,一百萬奴隸。

這要求,換誰都不可能同意。

即便打不過,也不可能同意。

現在的倭國是平安時代末期,班田製已經崩潰。

又發生了承平、天慶之亂,關東八國獨立,武士階層崛起。

倭王即便想給,也拿不出這麼多東西。

而且趙匡胤的要求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年都要進貢這麼多。

趙匡胤此舉,就是衝著倭國滿足不了要求,找個理由開戰去的。

天朝上國,不能無緣無故欺負藩屬國,開戰要有合理的理由。

現在這個理由就很好,不按照要求朝貢上國。

趙匡胤還推算了一下,倭人聽到要求之後,大概率就會馬上翻臉。

攻擊上國使者,屬於造反。

這下更好了,本來是不朝貢,現在是平叛,占據了大義名分。

派弘文和尚前去,趙匡胤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

統兵作戰之事肯定不能交給他,曆史上他打不過遼國。

雖然他不太可能輸給倭國。

但趙匡胤不敢賭,萬一他真輸了呢?

索性讓他在當地負責治理。

不可能把所有倭人都殺了,因為大宋需要奴隸。

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當奴隸,因為會逼得所有人造反。

大宋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提供金銀、奴隸,穩定產出資源的倭國。

而不是一個需要投入資源,常備兵員鎮壓造反的倭國。

所以就需要分化他們,給部分人上升通道,讓他們成為精神宋人,捉倭人奴隸就可以慢慢晉升,甚至可以入籍。

具體措施就不需要趙匡胤絞儘腦汁思考了,因為弘文和尚去了。

趙匡胤覺得自家弟弟最擅長陰謀詭計。

也算是做到了物儘其用。

萬一弟弟不小心死在倭國,那更是可喜可賀……呸,太令人傷心了。

朕一定為弟弟大操大辦、風光大葬,取一個美諡。

……

淳化四年。

王小波率眾攻破成都府。

於武侯祠前召開公審大會。

先審宋朝官員,給了官員申辯機會,讓民眾決定是殺、是流放還是服勞役贖罪。

隻有不足雙手之數的官員,因為沒做過什麼壞事、還做了一點好事,被判處勞役之刑。

其他的官員,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全被砍了頭。

宋朝的所作所為,讓蜀地民眾恨到骨子裡。

誇張一點來說,宋朝就差把川蜀大地掘地三尺了。

後審富豪地主。

同樣也給了他們申辯機會。

總結一下他們的觀點大致如下:

“我們有錢是祖上勤勤懇懇掙的。”

“你們是仇富!”

王小波怒喝一聲:“仇富?我們是複仇!”

苦主在台上一一訴說地主們是如何強占土地、如何放高利貸、如何逼迫自己賣兒賣女。

配合著從地主家裡救出來的女子,地窖裡挖出的白骨,還有一張張高利貸的條子。

從他們家裡抄出的金銀、銅錢、糧食,若是堆在一起,比泰山還高。

台下共情痛哭的民眾,逐漸變得憤怒起來。

“殺!殺!殺!殺!殺!殺!殺!”

公審完畢,高台之上滿是鮮血。

王小波站在血泊當中,命人送來九枚銅錢,朗聲向民眾說道:“諸葛阿公在上,宋室對外屈辱求和,對內壓迫民眾,吾等忍無可忍,唯有奉天靖難,求一條活路!”

“諸葛阿公若是保佑我們,就請讓銅錢全都正麵朝上!”

扭身,麵向武侯祠,王小波躬身行禮。

銅錢被王小波用力拋向天空。

不多時,又如天女散花般落在地上。

民眾屏息斂聲,等著王小波說出結果。

站在第一排的民眾,看的清清楚楚,不禁大吼出聲:“全是正麵,諸葛阿公保佑!”

民眾的呼喊聲如山呼海嘯一般,持續了數分鐘才安靜下來。

王小波虛壓一下手,待隻聽得民眾重重的呼吸之聲。

先命人用鐵製椽釘將銅錢釘在高台之上。

右手握拳於胸平齊,王小波猛錘胸膛。

咚咚咚,三聲回響。

隨即又迅速將右手向上方揮出,將手臂打直,拳變成了掌。

王小波怒吼道:“諸葛阿公在上,吾等立誓,三興漢室!”

藏在第一排的托還沒開口帶動,整齊劃一、響徹天地的聲音已經在天空回蕩。

“興漢!”

“興漢!”

“興漢!”

......

元豐年間。

王安石、蘇軾、張懷民快馬加鞭前往汴梁。

其中之事,乏善可陳。

隻有日複一日的趕路,夜裡觀看天幕播放的電視劇。

唯一可以言說的趣事,便隻有蘇軾曾搶到數次評論機會,和李太白交流。

每次都以“太白兄,近日可好”開始,又以“祝太白兄安好”結尾。

可惜的是,李白沒有搶到過評論機會,從來沒有回複過蘇軾。

但是杜甫成功搶了一次,說了句:“蘇軾!你!不要臉!”

結果被蘇軾調侃,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杜子美說話居然像個怨婦一般。

......

汴梁城。

民眾的熱情來的快,去的也快。

數日圍著包府的熱情,隨著西遊記與三國演義的播放,消散了些。

雖然門口仍舊擺著紙車、紙馬、紙人、紙錢,但包拯終於可以出門了。

然,市集上遇見的每一個民眾。

他們的稱呼從之前的“包青天”、“包大人”,變成了“包閻羅”、“閻羅爺”。

包拯又繞行,前往佛寺。

總不可能和尚也把我當閻羅了吧?

大相國寺,有富人出資,給閻羅王塑了金身。

站在金像前,看著等比例放大的自己,包拯沉默了。

一句話都沒說,又出城,前往道觀。

道觀沒有閻羅金身,卻有一尊泥像。

聽道士說,是附近的百姓請人做的。

泥像下方還刻有一行大字【救苦救難包閻羅】。

包拯:“……”

救苦救難是觀世音。

泥像新建成,依稀還能聞到泥土的芳香。

包拯沒有糾正百姓的錯誤。

隻是對著前來祭拜的百姓說了一句:“我會儘力的。”

便叫上兒子和仆人,準備回府。

路過橋邊,見土地廟的神像也換了,也是自己的模樣。

很多地方的土地廟,就是用磚塊搭個長寬高不過半米的小屋子,裡麵放尊神像。

掀開車簾,望著祭祀的百姓,聽著他們所求之事。

無非是有地種、有飯吃、家人身體健康、找個婆姨、生個兒子之類的話語。

偶爾有幾句“懲罰貪官”、“懲罰為非作歹的地主”的請求。

包拯沒頭沒尾的喃喃自語道:“他們應該快到了吧?”


最新小说: 命定反派之戀愛腦神女精神失常 窮掉渣老公竟是豪門繼承人 旗袍引夢,佛子為她殺紅眼 獸世萬人迷:五個大佬寵不停 主人說抽到的詞條不能浪費 HP我在霍格沃茨通關乙女遊戲 全球迷宮:開局設計精絕古城 本命花卉普通?我能無限升級花卉 幻界藥魔 榜一姐姐等返現,年下弟弟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