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趙匡胤時期。
和明朝眾人不同的時間,但是同樣的地點,有著兩群人。
一方是宋朝,一方是遼國。
在海上就遇見了,弘文和尚大喊:“靠過去!靠過去!”
弘文和尚想用跳幫戰術,一雪後恥。
以此來證明自己打得過遼人。
但統兵的將領沒同意,士兵也沒搭理。
大家都看了天幕,都知道趙光義打不過遼國,屬於黴運纏身之人。
要是打輸了,怎麼辦?
趙光義在陸地上可以騎驢跑八百裡,說明他打遼人的時候是黴運纏身,但逃跑的時候是福星高照。
雖然是在海上,但他萬一騎著海裡的大魚,一路跑回大宋,吾等怎麼辦?
他倒是活的好好的,自己等人可沒有他的本事,隻能葬身大海。
遼人也不想打,因為船隊裡除了士兵,幾乎所有將領都是來鍍金的。
打草原,會輸,有可能會死。
和宋國打,會輸,也有可能會死。
但來倭島搶金銀、捉奴隸,基本不會輸,隻要靠岸基本可以一路碾壓過去。
最可能死的因素,反而是在大海上。
這種好事,貴族們當然是派家中文不成武不就的兒孫們來撿功勞。
雙方不約而同的命人打起五方旗中的黃旗。
五方旗用不同顏色的代表五個方位,也可以代表五行,所以又被稱為五行旗。
《倚天屠龍記》中的五行旗就是借鑒了這個概念。
青、赤、白、黑、黃五色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的旗幟,相傳為黃帝所設。
很早就在華夏古代的軍中使用,相當於古代版的旗語。
五方旗中,黃旗代表前方為廣闊平地,且沒有突發狀況,軍隊可以安全通過,也稱為合旗。
雙方的心思大抵是一樣的,海上就不打了,上了岸好好談談。
遼將說道:“上麵打生打死,不妨礙我們下麵合作共贏嘛。”
宋將回應道:“有道理,你我雙方都是能天幕之人,都是華夏人,沒必要拚個你死我活。”
遼將又道:“兄長,宋遼之矛盾不過燕雲十六州,那是陸軍的矛盾,關我們海軍什麼事?”
宋將笑道:“賢弟言之有理。”
不出意外的話,兩國的船隊就是未來的兩國海軍。
負責出海通商、捉奴隸、搶錢。
陸地上打生打死,關我們海軍什麼事?
海上風浪大,大家一起還有個伴,出了事還能互相拉一把。
弘文和尚不同意,宋將說道:“海上多風浪,晉王殿下若是不小心出了事,我想官家一定會很傷心的。”
趙匡胤:哈哈哈……嗚嗚嗚,朕的親弟弟,你死的好慘啊。
誰知,遼將勸道:“兄長此舉不妥,會壞了兄長的名聲。”
“不如今晚開戰吧,晚上我來劫營。”
“史書上肯定會記一筆:兩軍火並,晉王殘死。”
“既少了個礙事的人,又幫宋皇除了大患,還給宋皇向我大遼開戰的理由,一舉三得。”
弘文和尚表示自己剛才是在和大家開玩笑。
“什麼燕雲十六州,哪有掙錢重要?”
“貧僧武不就,但是弄心眼,貧僧一生不弱於人。”
弘文和尚強調自己的重要性。
被人利用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利用的價值。
雙方指天盟誓,未來在海上守望相助。
雙方一起進攻倭島,金、銀、奴隸平分。
還可以設個倭島都護府,弘文和尚當大都護,遼方派個人當副手。
趙光義:朕要收回燕雲十六州。
耶律賢:朕要南下中原,一統華夏。
雙方海軍:我們要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