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天京。
打不過就加入。
傳教士麥克斯降了洪天王,組建了一支洋槍隊,名曰:萬勝軍。
同時期,還存在一支全由外國人組建的洋槍隊,名曰:常勝軍。
不過,他們是幫清朝打仗的。
常勝軍領頭人叫華爾,美國人。
這是一個奇人,16歲入讀美國文理軍事學院,然後退學,先後在墨西哥和法國投軍。
隨後自己組了個隊伍,長期在中美洲從事冒險活動。
得知亞洲是冒險家的天堂,又來到華夏,在“孔夫子號”上當大副。
後來,又受蘇鬆太道吳煦委派,招募外國人組成洋槍隊,任隊長,幫助清廷鎮壓太平軍。
1862年,入籍中國,將洋槍隊改為中外混合軍,並得到朝廷賜名“常勝軍”。
不過,這一次,他比曆史上早了數年入籍。
不為彆的,他想看天幕。
十九世紀,華夏人往外跑當假洋鬼子的多,真洋鬼子想入籍華夏,對清廷來說,這是莫大的榮耀。
所以,華爾火速入籍,賞黃馬褂、賜姓。
原本的曆史線上,是沒有賜華爾爵位的。
但這次,不僅華爾入籍,他還帶著手下的雇傭兵一起入籍。
這對清廷更是喜上加喜。
雖然打不過洋鬼子,但洋鬼子自願入籍大清,這何嘗不是一種勝利?
所以,清廷賜華爾正七品恩騎尉。
恩騎尉是乾隆朝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追封康熙一朝有功績,但功績又不足以封賞世職的戰死者。
也有活人被封為恩騎尉的,但數量極少。
清廷就是欺負華爾不懂滿清爵位構成。
雖然我封了你爵位,但你是要我為大清死戰的。
不得不說,清廷太懂精神勝利法了。
而常勝軍,也比曆史上更早組建。
麥克斯的萬勝軍,便是針對常勝軍。
常勝,含義為經常勝利。
經常勝利就意味著不是百戰百勝,有失敗的時候。
而我劉興漢的萬勝軍就不一樣了。第313章,麥克斯自認漢朝後裔,名劉興漢。)
萬勝,說明至少贏了一萬場。
贏了一萬場,即是打下了天下。
畢竟要是贏了一萬場,還沒有贏得天下,那打的可能不是滿清,打的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天兵天將。
麥克斯最近的主要工作,是幫洪天王完善教義。
他創造性的提出,上帝給世人的天賜之地乃是華夏,上帝鐘愛之人乃是漢人。
並引經據典駁斥西方曆史,表示他們都是偷華夏的。
言及此處,就不得不提一個冷知識。
西方偽史論,並不是華夏人士首先提出的,反而是西方學者發起的。
他們的觀點是,隨著唐宋時期,傳教士大規模進入華夏,從華夏不停抄錄典籍帶回歐洲,才有了文藝複興。
到了元明時期,隨著中原的火器、海航技術的大發展,傳教士偷學了技術,才有了後來歐洲大航海的開啟。
對於羅馬,他們也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羅馬不存在,羅馬的曆史就是將華夏上古三皇五帝時期的故事,換個人名,簡單改編一下。
第二種觀點:羅馬是華夏人建立的,他們的依據是,春秋戰國時期乃至秦漢之交的時候,中原的失敗者來到草原,漫長遷徙,到達羅馬。
他們甚至還根據典籍,證明草原上的人是不蓄發的,留短發,和羅馬曆史記載的一摸一樣。
然後,他們又引用《後漢書》中的:大秦有類中國。
為什麼有類?
因為是同一個祖宗。
隻是因為長途遷徙,換了居住的地方,所以生活細節上有略微差異。
《後漢書》中,還有甘英想要渡海前往大秦,但被安息阻止的記載。
他們認為,這是因為安息知道大秦人就是華夏人,所以才不能讓他們見麵,否則兩方夾擊,安息就沒了。
以上種種,均是西方專業學者、民間學者證明西方偽史論的觀點。
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翻牆查閱外網。
包括麥克斯認為上帝天賜之地是中原的說法,很早就有外國人提出了。
大家都知道,某個宗教有個上帝應許之地。
某個愛做生意的民族,認為是如今經常打仗的那塊地。
阿美的人則認為是他們居住的新大陸。
但信奉西方偽史論的西方學者,認為這片大地是中原。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傳承數千年,文化未曾斷絕。
即便稍有衰落,那也是上帝對他鐘愛之民的考驗。
隻要他們稍微努力一下,就能重新崛起。
而且,華夏還幾乎占據了整個亞洲最為富裕的土地。
這不是應許之地,那什麼是應許之地?
距今六十多年前,有一場戰爭,先生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
而發動戰爭之前,身毒就有一種觀點,華夏是應許之地,他們如果攻占華夏,就代表自己才是上帝賜福的子民,他們就比曾經殖民自己的宗主國更為高貴。
不得不說,確實離譜,離大譜。
最先提出西方偽史論的,便是清末來華的傳教士。
他們通過學習華夏文化,閱讀華夏典籍,發現華夏傳承有序,怎麼興盛的、怎麼敗亡的,都有跡可循。
反觀西方,數千年前莫名其妙的就興盛了,然後莫名其妙的就落敗了。
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他們是因為蠻族入侵。
蠻人類比到華夏,就是胡人。
華夏也被胡人入侵了,但五胡亂華、蒙古人入主中原,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他們都在學習中原的先進文化。
甚至連滿清,即便搞出剃發易服、隔絕滿漢,他們進入中原也開始學習華夏的先進文化治國。
怎麼到了西方,羅馬被蠻人入侵,那群蠻人就好的都不學,敗亡了一千多年?
總不可能,華夏的胡人就聰明,西方的蠻人就傻吧?
他們是傻的,那傻子是怎麼打敗羅馬的?
由此,他們引申到文藝複興。
早不複興,晚不複興,蒙古人打過去了,宋元明航海技術發達了,西方就複興了,這是什麼道理?
所以,麥克斯,也就是劉興漢的觀點和他的同輩們相比並不激進。
不過,那隻是暫時的。
自從降了洪天王,劉興漢大變樣。
雖然我穿的神父袍,長得是洋人模樣,但我真的是大漢後裔、劉氏宗親。
此情此景,唯有一句歌詞,可以表達劉興漢的心情:“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天幕講了海地,對於此地,劉興漢也是有所了解的。
原罪論,他更是了解,畢竟他就是神學院畢業的,本職工作就是傳教士。
想到人人生而有罪,需要努力贖罪,劉興漢想起一個人——商鞅。
通過嚴苛的法律,哪怕一點小事情,都有可能觸犯律法,這便是人人有罪。
通過努力種地或者當兵打仗,就可以憑軍功抵罪,這不就是贖罪論?
贖罪之後,再有功勞,就可以封爵、賜地,這不就是上天堂?
越想越覺得對,劉興漢便請求洪天王將關押在大牢的、不願意投降的士子和官員交給自己。
你們不願意投降洪天王,但幫華夏正名總沒有關係吧?
你們認為清廷代表華夏,我認為洪天王代表華夏,這是小矛盾。
歸根到底,你們仍然認同華夏,所以諸君,請幫我完善西方偽史論吧。
至於西方會不會派人親自下場,來進攻洪天王?
嗬嗬,他們要能團結起來,歐洲早就有秦始皇了。
再者,不管是閱讀史書,還是親眼所見,華夏不愧東亞怪物房老大之稱。
在這片土地上,一旦發生戰爭,不管是改朝換代,還是外族入侵,動則死傷數百萬、數千萬。
數十萬的死傷,根本排不上號。
就拿戰國之時,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之事類比,彆說同時期的歐洲,現在的歐洲有哪個國家敢拍著胸脯說自己不怕死四十萬青壯年?
依劉興漢的見解,他覺得西方出錢、出武器幫清廷的可能性大,但絕對不會自己親自下場。
你有西方支持?我難道沒有?
隻要錢到位,他們連自己的屁股都可以賣!
而且華夏有天幕,隻要天幕多放點科技視頻,誰求誰幫忙還不一定呢!
劉興漢忙著寫書,洪天王忙著改革。
其他的要緩慢動,但有一項是立馬要改的,那便是男女大防。
太平天國有十誡,第七便是不好奸邪淫亂。
聽起來很正常,但實際執行起來特彆不正常。
具體規定為:“天堂子女,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雜。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為變怪,最大犯天條。”
剛開始是為了保持士兵的戰鬥力,畢竟天天交作業,人哪來的精神打仗?
男女分開,軍事化管理。
但後來,就演變成了禁欲令。
天國夫妻,隻有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可以同房,名曰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