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大奇案之楊乃武與小白菜#】
【很多人用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誇讚慈禧,這個觀點是不是對的?事實的真相是怎麼樣的?
以下內容基本取自於申報和公開的文史資料。
楊乃武案發生於公元1873年,同治十二年,這也是同治大婚後第一年親政。
當時浙江省餘杭縣有個舉人叫楊乃武,排行老二,家境富裕,為人樂善好施。
業餘時間,楊二爺就喜歡幫著街坊鄰裡寫點訴狀,所以嚴格來說楊乃武也是個訟師。
餘杭縣漕運發達,老百姓納稅交糧食,官府的陋規又極多。
交銀子有火耗,交糧有折耗。
老百姓交完糧食,收糧官就要用腳踢上三下,讓米撒出斛外。
撒出的米,不許農民自己掃取,最後這些折耗就都歸了官府衙役。
也就是所謂的淋尖踢斛。
長時間被欺負的老百姓們就請楊二爺代他們交米,楊二爺心地善良也就答應了。
反正楊家家大業大,衙役不敢踢他的米斛。
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樣一來楊乃武就得罪了縣裡的收糧官和公務員們。
而且這種事,你能幫的了一戶兩戶,整個餘杭縣的老百姓你不可能全幫。
但楊乃武竟然愈演愈烈,他開始幫著老百姓們寫狀子,向縣衙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縣衙不許再踢米,減輕百姓的負擔。
這個情況就很逗,因為大清律裡明令禁止了踢米斛,踢了本質上就是違法。
但現實情況是每個縣都踢。
換句話說:懂法的有實力打官司的,我們不敢踢,我們隻敢踢弱勢群體。
但現在已經有鄉紳為民請願,狀告縣衙違法,按理來說實力一般的縣長就應該選擇息事寧人。
畢竟縣衙理虧嘛,對方又有實力。
可當時的餘杭縣縣令劉錫彤可不一樣,他為官剛猛霸道,比較注重政績。
而且劉縣長還加著知州銜,他是七品知縣,享受五品知州待遇。
這種縣長在當地,肯定就比較權威。
劉縣長認為楊乃武屬於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縣裡為了出工作成績,為了流暢運轉,我踢幾腳米斛怎麼了?
江浙一帶乃富庶之地,踢幾腳又餓不死人。
又特麼沒踢你的,你鬨個什麼勁?
所以劉縣長就把楊乃武傳到了縣衙,對其一頓批評教育。
楊乃武也不服氣,你縣衙違法還批評我,憑啥?
於是據理力爭,倆人就吵起來了,最後弄得不歡而散。
出了縣衙以後,楊乃武仗著自己的舉人功名,是天子門生,就在縣衙門上寫下了一副對子。
“大清雙王法,浙江兩府台。”
大清律有明令,量米時不能用腳踢,浙江府台也發過明確的布告。
但你劉縣長就是不改,你牛啊!你就是大清的第二王法!浙江的第二府台!
等於是在說劉縣長權勢滔天,給劉縣長上眼藥。
所以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楊二爺他算個英雄。
可這樣一來,他也算把劉縣長完全得罪透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楊乃武家是個大彆墅,樓下有幾間閒房,其中一間就租給了一對夫婦。
男的叫葛品連,女的叫畢秀姑。
小兩口十七八歲,新婚燕爾,靠賣豆腐為生。
畢秀姑長得漂亮水靈,又喜歡穿白衣綠褲,所以街頭那些混地痞就給她起外號叫小白菜。
又因為賣豆腐,也叫豆腐西施,帶點侮辱和調侃的意思。
楊乃武當年33歲,對小兩口印象不錯。
小白菜聰明好學,經常跟楊乃武請教讀書寫字。
楊太太也拿這孩子當自己人,經常留小白菜在家裡一起吃飯。
某一次地痞們在楊乃武家樓下調戲小白菜,正巧被楊二爺撞見。
楊二爺作為全縣唯一的舉人,黑白兩道通吃,說話特彆硬氣。
“滾蛋,人家租著我房子,你們再敢來,把腿打斷!”
就這樣,小混混們記上楊乃武的仇了。
也沒什麼報仇方式,就傳閒話,造黃謠。
說這餘杭縣的舉人楊乃武吃白菜,也就傳出了羊吃白菜的奸情。
閒話越傳越邪乎,就到了葛品連的耳朵裡。
葛品連心生懷疑,就經常偷偷回家準備捉奸。
但一連幾次都隻是看到楊乃武正襟危坐教小白菜讀書、寫字。
葛品連也不好發作,隻好作罷。
幾個月之後,葛品連欠了楊乃武的房租,索性就借著租金貴的由頭帶著小白菜搬走了。
但搬走之後不久,葛品連卻突發疾病去世。
葛母覺得自己兒子二十來歲突然死亡,肯定事有蹊蹺,狀告到餘杭縣大堂,要求做司法鑒定。
縣太爺劉錫彤樂了,這死的可不是個普通人,死的乃是仇家楊乃武的姘頭的丈夫,楊乃武就是第一犯罪嫌疑人!
於是劉縣長官威大作,帶著縣衙仵作沈祥跑去驗屍。
葛品連死於流火症,就是現在的急性網狀淋巴管炎。
所以口鼻內含有大量的分泌物流入耳內,屍體又放了幾天,有些發黑,看起來就像七竅流血中毒而死的樣子。
仵作銀針驗屍之前需要將銀針用皂角水清洗。
但沈祥沒按規矩對銀針進行消毒清洗,銀針從喉嚨紮下去,取出來就有一點發黑。
知縣劉大人就問仵作:“葛品連是否中毒而死?”
仵作業務不過關,但他想到楊乃武與知縣有仇的事,就隻好支支吾吾給出了疑似中毒的結論。
於是劉大人直接審問小白菜:“大膽民婦,楊乃武是不是你的奸夫?”
“你是否與楊乃武合謀毒殺了葛品連?”
但劉縣長的問話是極其不符合大清律審訊規定的行為。
打個比方,比如通奸案。
審訊的時候可以問:“你和誰通奸了?”
但不能問:“你是不是和誰通奸了?”
後者屬於引導口供,是非常違規的庭審行為。
但劉錫彤報仇心切,違反辦案原則。
他這麼問了,但小白菜拒不承認,於是劉錫彤開始對其用刑。
因為這一段被拍成過電影、電視劇,改編成小說,所以大家印象中有小白菜被騎木驢、鐵絲穿胸、錫水燒化了澆後背的情節。
。
實際上,幾棍子下去,小白菜皮開肉綻,疼的招供了,根本沒用到後邊的刑罰。
小白菜承認了與楊乃武通奸,並且在劉縣長的引導下,承認了楊乃武將一包砒霜交給她,二人合議毒殺葛品連。
然後,劉知縣馬上報批,停了楊乃武的舉人功名,也對楊乃武用了重刑。
據記載,楊乃武被上了三次夾棍,夾到暈厥,卻拒不招供。
劉錫彤索性不問了,直接將二人打包發往杭州府。
杭州知府陳魯與劉錫彤是好友,也是行伍出身,最討厭讀書人。
對楊乃武更是嚴刑拷打,酷刑折磨之下,老楊最終還是承認了是他給出的毒藥。
接下來,小白菜被陳魯以通奸殺夫之罪判決淩遲處死,楊乃武判斬立決。
但老楊家也不是吃素的,一大家子人開始在浙江各級政府衙門喊冤,不過也徒勞無功。
如果你了解過“刺馬案”就知道,此時兩江一帶的官員都是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後的湘係軍閥。
大夥都是一起上過戰場的親密戰友,肯定官官相護。
但巧合的是,楊乃武的親姐姐在兵部侍郎夏同善家裡當保姆。
夏同善不光是兵部侍郎,他之前曾是詹事府詹事。
這職位有些類似於慈禧的秘書。
夏同善聽到這個冤案之後,很敏銳的察覺到這極有可能是對浙江官場的突破口。
所以,他把楊乃武的案通天了,送到了慈禧手中。
此時,距離刺馬案過去不到三年。
慈禧之前派馬新貽上任兩江總督,結果沒多久就被刺殺了,整個兩江屬於鐵板一塊。
加之曾國藩兄弟上報朝廷並沒有發現太平天國的寶藏。
日常的工作中,湘軍係也都是唯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後馬首是瞻,不拿慈禧當回事兒。
慈禧此時正在氣頭上,索性就借著楊乃武和小白菜這個案件對浙江官場搞了一次大清洗。
既然太後下場要求重新審案,真相也就很快大白於天下了。
做證說把砒霜賣給楊乃武的藥店老板,莫名其妙死亡。
仵作不符合規定的驗屍流程也被追究。
葛品連二次開棺竟然是一副白骨,並無任何黑色中毒的痕跡。
劉知縣跟楊乃武的恩怨也被翻了出來。
徇私枉法、公報私仇的罪行基本坐實。
接下來就是最終判決,非常簡單粗暴。
涉案的兩江官員上百位被革職,永不續用。
罪魁禍首劉錫彤因為玩忽職守,被發配黑龍江,但上路之前就因病死亡了。
葛品連之母因為誣告罪被杖責一百,判刑四年。
仵作杖責十下,判刑兩年。
其餘參與誣告的相關證人杖百,流放兩千裡。
最後就是二位受害人,楊乃武因小白菜同桌吃飯教讀書寫字不知避嫌,且誣告儲糧官何春芳調戲小白菜,杖責一百,革去舉人身份,不可入仕為官。
小白菜因與楊乃武同桌而食,不守婦道,杖八十。
風波過後,楊乃武出獄過著平靜的生活,他養兒育女植桑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