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曆了苦難,卻依然喜歡幫鄉親們代寫訴狀。
不過後來的他變得比較謹慎了,他將訴狀寫完以後,再讓鄉親們自己臨摹抄下,不敢再參與實名訴訟之事。
小白菜削發為尼,法名慧定。
終日誦經禮佛,她一直懷著對楊乃武的愧疚。
1930年,小白菜75歲,圓寂之前,她讓人寫了一張字條。
大意是:對楊二爺遭受的無妄之災感到內疚,也對楊家的救命之恩無以為報,最後她強調自己與楊乃武之間絕無半點私情,純屬清白,後人如有懷疑,可憑此字條作證。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因為被改編的版本很多,所以在講訴中,相當多的支線情節被當做野史直接去掉了。
比如民間傳說:楊乃武和小白菜從小青梅竹馬,楊乃武中舉之後,小白菜已經嫁人,所以倆人才勾搭成奸。
凡是涉及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基本都有這種情節,所以不予采信。
因為二人年齡相差太大,不可能是青梅竹馬。
所有版本中,最有趣的一個版本是楊乃武女兒的回憶錄。
這版本中其他的都和剛才說的故事差不多,唯獨在小白菜這件事上就比較誇張。
回憶錄中記載:劉縣長有個兒子叫劉海升,此人玩世不恭,喜歡沾花惹草。
楊乃武仗著舉人功名敢欺負我爹,我要報仇!
我報複不了你,我還報複不了你相好的嗎?
於是劉海升就讓一個富人假借幫工之名將小白菜騙到家中。
自己早就潛伏於此地,等小白菜進門,便鎖上門,二人便將小白菜強暴了。
事後,小白菜害怕劉家權勢,又怕丈夫責罵,不敢聲張。
這不聲張更完蛋了。
劉海升床品不好,把得手小白菜的事跟運糧官何春芳說了。
結果何春芳就去要挾小白菜,來回三番五次,基本都是:“太太,你也不想你老公知道吧”,這種倭人電影劇情。
楊乃武女兒說法的不可信之處在於官方審判之後是杖了楊乃武一百的。
杖一百的原因裡就有一條:誣陷何春芳。
全浙江省官場都大地震了,怎麼會漏掉一個試圖強奸小白菜的儲糧官呢?
而且劉錫彤要究竟有沒有劉海升這麼個兒子,史料也根本沒寫。
如果他真的強暴了小白菜,最終判決結果裡不會將此人漏掉,隻字不提的。
當爹的保護傘都判了,惡少根本沒必要留著。
最主要的是劉錫彤最後發配黑龍江的罪名是失察失職。
如果他真是縱子行凶,顛倒黑白,那不會按照失職發配邊疆這麼簡單。
慈禧太後都已經動刀了,根本沒有必要給罪魁禍首留下體麵。
楊乃武的女兒是1902年生人,也並不是案件的親曆者,相關回憶都來自其家人的口述,就難免會主觀一些。
或許就連楊乃武本人也更願意相信這是一起顛倒黑白,故意要弄死他的冤案。
老百姓們也更願意相信在冤案產生之初,縣太爺就已經做好要草菅人命的打算。
站在客觀的視角來看,清末的刑事訴訟還是具有相當的嚴謹性和公開度的。
雖然嚴刑逼供是古代陋習,但從後續翻案要素就能看出來。
楊乃武案件的司法糾錯主要體現在仵作沒按照規定驗屍、劉錫彤審訊小白菜時故意引導口供。
清政府的專案組在給出最終審判結果時,也認為劉錫彤是有預設立場和個人恩怨,加上件作不按照流程驗屍導致的冤假錯案。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用楊乃武案誇慈禧對不對?
單論楊乃武案,誇慈禧一句青天大老爺沒問題。
因為,這件事,隻能論跡不論心。
誠然,慈禧是為了打壓湘軍派係才派人嚴查。
但許多事隻能論跡不論心,宜粗不宜細。
如果論心,就會產生無數種假設。
比如:製造冤案的不是湘軍派係的官員,而是慈禧好不容易插入兩江官場的釘子,她還會翻案嗎?
也許不會,甚至還會做成鐵案。
但人不能雙標,如果以論心看待楊乃武案慈禧的所作所為,那中國曆史上的其他朝代發生的同樣案件和國外曆史上的案件,也需要用論心的角度看。
你就會發現,這曆史根本沒法看。
政治鬥爭,重要的不是真相如何,而是需要什麼樣的真相。】
......
評論區:
〖我記得不是因為申報的原因,這起案件才能沉冤得雪嗎?〗
〖有部分原因,但沒辦法細講,講起來能講兩天兩夜。〗
〖刺馬案大事小辦,楊乃武案小事大辦。〗
〖楊乃武和彆人老婆一起吃飯讀書也是挺離譜的事情。〗
〖我感覺楊乃武算是地方上的大哥了,德高望重那種,這樣算的話,也沒多大問題了。〗
〖離譜啥呀,楊差點死了後還是繼續替百姓寫訴狀,至死不變的好人,教人讀書寫字,太符合他的助人性格了。〗
〖差著輩分呢,楊乃武那會兒都三十好幾了,能自稱老夫的人了,畢秀姑才十幾歲。〗
〖在政治上無法攻擊,就在私德上攻擊他人,政治上這種下三濫套路彆當真。〗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不是因為慈禧打擊湘軍還真成冤案。〗
〖時代的塵埃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滅頂之災。〗
“好慘啊,明明什麼都沒做,卻被打了一百板子。”
“應該說他命大,一百板子都沒打死。”
“嘿,這你就不懂了,衙役厲害著勒,麻布包塊豆腐,打一百下,掀開布,這豆腐還是好的,一點沒散。”
“聽說傷到腿了,瘸著的。”
餘杭鎮,澄清巷。
“謝謝。”楊乃武坐在木輪椅上,潸然淚下。
命人尋來一塊木牌,要為視頻博主做個神牌,燒香祭祀。
餘杭鎮,準提庵。
“謝謝。”
不知是謝天幕,還是謝慈禧。
慧定敲打著木魚,繼續誦念佛經。
清朝,光緒年間。
“親爸爸,申報……”
“申報是英吉利人的。”
慈禧淡然道:“輿論從來都不是公正的,它隻是一把刀,取決於它的主子想做什麼。”
“真相真的和後人說的一樣嗎?”光緒不解的問道。
畢竟年少,雖然貴為皇帝,但吃瓜是人類永恒的基因。
“真相從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什麼樣的真相。”慈禧用視頻裡的話回答了光緒的疑惑。
正如天幕所說,若是辦理冤案之人,是自己插入兩江的一根針,那或許……
慈禧微不可察的搖搖頭,苦笑一聲。
辦不成鐵案,兩江鐵板一塊。
等不到辦成鐵案,他們就會鬨得天下皆知,不可能給自己留下辦成鐵案的機會。
“親爸爸,兒臣是不是不適合當皇帝?”
迎上慈禧疑惑的目光,光緒解釋道:“兒臣覺得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有赤子之心是好事,你去處理內閣之事吧。”
“兒臣告退。”
赤子之心,是個褒義詞,也可以是個貶義詞。
慈禧把光緒打發走了,免得氣死自己。
……
大唐,貞觀年間。
萬州。
程大都督迎來了奸臣路上的第一道考驗。
“混小子,為何刺馬案之時慈禧隻能忍氣吞聲,短短三年之後,卻能借著小白菜一案清洗兩江?”
“規則!”程處默語氣高昂的解釋道。
“因為他們都在規則內,利用規則。”
“刺馬案,雖然口供漏洞百出,但符合規則,有人認罪,慈禧隻能認了,除非她翻臉,但她沒有翻臉的武力。”
“即便有,她也不能用武力翻臉,因為會破壞規則,隻能用規則內的手段,所以她輸了。”
“然而小白菜一案,恰好送到慈禧手上,不需要用武力,隻需要動用規則內的手段,湘軍必輸!”
“除非他們想造反!”
“但他們既然在刺馬案之時沒有造反,反而選擇給慈禧台階下,那就決定了他們也隻會用規則和慈禧鬥。”
“官場,就像賭坊賭錢一樣,要願賭服輸。”
“在賭坊,你可以和倒黴之人反著買,也可以跟隨運氣好的人買,這是規則。”
“但你在賭坊不能出千,賭徒也好、莊家也罷,這是規矩。”
“當然,你可以偷偷出千,隻要不被抓住。”
“賭客出千,要被砍手。”
“莊家出千,要被賭客掀了賭坊。”
“但若是沒有出千,賭客贏了,莊家必須給,賭客輸了,也要認,這便是規矩。”
“總不能賭客贏了錢,莊家派人在小巷裡堵人搶錢吧?”
“也不可能莊家贏了錢,賭客把賭坊掀了吧?”
“這便是壞了規矩。”
“哈哈哈。”程咬金笑的胡須儘抖,“果真是麒麟兒,有奸臣的潛質。”
“程黑子瘋了?第一次見有大人誇兒子有奸臣潛質。”魏征驚訝道。
裴寂無語的解釋道:“起點越低,進步空間越大。”
一個溜雞鬥狗、吃喝嫖賭的紈絝子弟,突然說自己想當一個奸臣,這能算是一種進步嗎?
嗯~怎麼不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