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吟詠性情,不可誣以謗訕。倘是謗訕,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
隻要按時交稅就行了,文人愛說啥說啥。
但帶清就不行了,彆說文人直接諷刺朝廷,就是有諷刺朝廷的嫌疑,哪怕是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那也得抓起來。
照大不敬律,斬立決。
更何況帶元也沒有多少人跳出來逼逼賴賴,給祖宗洗白,帶清就....嗬嗬~】
——————
評論區:
〖元初有人於牆上作反詩懷念大宋,被人告到官府,蒙古官員反倒還認為思念故國乃是人之常情,並沒什麼錯。〗
〖因為蒙古人對治理國家的理解就是,圈地放牧,收稅,除此之外,你愛乾啥乾啥,跟我沒關係,造反也不是不行,隻要你能打過我就可以,完全的草原風格。〗
〖蒙元是憑實力打下來的,滿清嘛,過於機巧,不自信。防內如防賊。〗
〖這就是內心強大與否的區彆,蒙古人那會打遍天下無敵手,你喜歡bb也沒事,畢竟也就隻能bb了。
但愛新覺羅可不敢,因為它知道自己能贏是多僥幸的一件事。〗
——————
【因為滿清是小人,蒙古是惡漢。
遇見惡漢,你隻需要跟他拉開架勢,打一場惡仗,贏了搶他家業,奪他妻兒,輸了就做奴做婢,任他欺侮。
遇見小人,強盛時他卑躬屈膝,落魄時他落井下石,還要再啐一口痰,變著花樣侮辱你。
待你卷土重來,準備找他報仇的時候,他又跪地求饒,悔不當初,並表示我也要為中華複興儘綿薄之力,你心一軟原諒了他,結果,人家在背後笑著說你傻哩!】
~~~~~~
評論區:
〖蒙古是殘暴,滿清是陰毒。〗
——————
北宋。
運河船隻上。
“懷民,吾總算明白明末為何會喜迎滿清入關了。”蘇軾感慨道。
宋末,華夏第一次失天下。
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雖然失了半壁江山,卻也能在南方苟安。
唯有宋末,莫說南方,在陸地上連立足之地都沒有。
這和牲畜做主,人淪為肉食,並沒有多大區彆,所以數十萬軍民投海。
然而,蒙元入主,對百姓是禍事,對士紳們卻是喜事。
包稅……這和兩晉的世家有什麼區彆嗎?
【清在諸國眼中形象。
日本:中華文化已經被摧毀,現在中原不過隻是一群野蠻人。
偉大的帝國,沒想到連你也會毀滅,從此我就是它的文明繼承者。
朝鮮:我將砥礪前行,保存最後的中華文明。
我會努力保護最偉大的華夏文化!你說要我不得祭祀?我可去你的吧!
越南:可憐、可悲、可歎,千年古國毀於一旦。
好吧,我就勉為其難了我就是最後的中華。
諸蕃國:偉大的王國已經被摧毀。
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文明,他嘎了我們咋辦呀。
歐洲:我們東方的同胞血已經流乾。
東方的英雄們已經戰死了,我們高貴的同胞毀於野蠻,這些人不過隻是一些籍他名的竊國大盜。】
——————
評論區:
〖前麵的還勉強,歐洲這個從何而來?〗
“從何而來?洋人都要反清複明了,還從何而來!”
光緒看著冒煙的方向,那是軍機處。
想起存放在軍機處的英吉利檄文副本,心中的火,比軍機處正在燃燒的大火更為熱烈。
還三大恨,一恨大清海軍欺負外國商船,二恨占外國土地,三恨大清不分青紅皂白,煙土非外國輸入,乃是不法商人私自夾帶。
要點臉吧。
浙江定海、舟山什麼時候成你英吉利的了?
還有煙土,明明就是你國販賣,卻妄稱,乃是藥材物產,間吸食以避海患煙瘴,偶有奸儈夾帶內地,期售漁利。
越想越氣,更可氣的是,英吉利人居然嚷嚷著進攻大清是為明朝報仇。
乾戈昕指,掃戮梨庭,將為明季複仇。爾國軍民人若知向化投誠,即早獻地,迎降我國,亦無庸殺戮。倘執迷抗拒,立轟西洋大炮,弗謂果逆犯順、夷夏之防為口實也。
況爾主亦係遼東海外女貞後裔,乘故明流寇傾覆社稷,甲申之難,爾坐享漁利,襲奪明朝天下貳百年,以華夏之淳風,儘染犬羊之擅俗。
茲當天祿永終,天眷我邦,為故明克複舊業,在此一舉!爾國水陸將帥果敢交鋒決戰,我三軍依期赴敵,列陣對壘。特檄。此通諭知之。
想起這些,光緒心裡滿不是滋味。
祖宗們怎麼想的呢?
既知海外,已經殖民中原,為何不去殖民海外?
你們倒是天朝上國君主,到我這就要賠款賣國了。
順治:你來平定中原?
康熙:你來收拾鄭氏和三藩?還殖民海外!讓你來,你連台灣都收不回!
雍正:朕在收拾難攤子。
乾隆:打完準噶爾,大清已經是紙老虎,外強中乾了,否則為何準噶爾之戰後,朕頻頻掀起文字獄?還不是為了穩住大清的統治。
嘉慶:你太看得起朕了,朕差點連白蓮教之亂都無法平定。
道光:朕打不過。
鹹豐:太平天國之亂時,朕都做好了退到關外的準備。
同治:弟弟,你去問問皇額娘,為何將江南許給湘軍一係,還不是因為江南滿城幾乎被屠戮殆儘!防內勝於防外呀!
光緒:……
——————
大明,崇禎年間。
南直隸,應天府。
“建州蠻夷,畏威而不畏德,當滅族!”這是聚集在北京的文人、士紳、地主、富商最近常說的一句話。
太祖高皇帝有言:元以寬失天下。
所以洪武一朝,官員也好、文人也罷、以及商賈,活的都挺累。
但陛下不是仙人,是會死的,忍忍也就過了。
迎來建文帝,結果他不爭氣,四年失天下。
永樂帝靖難起家,手握大軍,但他也不是仙人。
等啊等,永樂帝駕崩,我們又回來了,雖然掌握大權,但終究比不上宋元時期。
本以為,你們女真建奴又是蒙元一樣的政權,誰知道你們比洪武爺、永樂爺更狠!
“男的閹了當奴隸,女的發配給士兵、孤寡老人為妾!”
“陛下有令,漢兒不為奴,女真能看見天幕者,投降不殺!”
“屁!看見天幕就能算漢兒了?哪有這麼好的事!東北女真即便算漢兒,但建州女真不可留!”
“投降不殺,隻要沒有投降的,不就行了?”
“陛下可不是從前那個陛下……”
“我捐錢!捐一百萬兩!滅建州女真。”
大明在的時候,我們還是人上人。
女真來了,連奴才都不給當!
那女真進來,乾什麼?
“嘶~劉兄,我現在突然相信哪個謠言了。”
“???”
“你祖宗把下西洋的海圖據為己有!”
劉希孟拍案而起,“胡說八道!”
劉希孟祖宗為劉大夏,劉大夏為大字輩。
之後的字輩為:祖如世可希,好學師允在。
所以,劉希孟是劉大夏兒子的孫子的孫子,也就是來孫。
自家祖宗絕對沒有燒毀、也沒有藏匿鄭和下西洋的檔案!
太宗征安南的檔案也沒有藏!
“劉兄,是某失言了。”王俊熙連忙請罪,但心裡誹謗不已。
安南是天然的停泊港岸,欲下西洋,安南必須握在手中。
宣宗末年,安南丟失,下西洋就停了,這裡麵能沒有關聯?
再往後,朝廷想要收複安南或者下西洋,民變、倭亂、皇城裡鬨鬼、天子落水……諸如此類,和你們沒關係才是真的鬨鬼了!
也是宣宗死後,江南士紳突然就能下西洋,還有詳細的航線圖,這和你們沒有關係?
王俊熙也不再追問,你說沒有就沒有唄,也不關自己的事。
真要刨根問底,當年追查海圖案的人,就是自己的下場,連屍骨都不知道埋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