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承認漢獻帝的合法地位,劉備統一天下後,讓漢獻帝繼續當皇帝。
第二步,私底下溝通好了,一年後,漢獻帝發表重要講話,痛哭流淚的講述三國時期的日子,嚴厲批判魏吳搞叛亂,巴拉巴拉一大堆。
然後大幅度抬高劉備地位,感天動地講述劉備事跡,充分肯定劉備的作用,給劉備各種爵位啥的,能加上去的都加。
最後表示朕累了,想要退下來了,我大漢需要傑出劉姓人士繼承,劉備就非常合適,並且要求效仿劉秀世祖,開創船新的大漢王朝。
劉備拒絕,表示:你說我一個漢室宗親,怎麼就當皇帝去了呢?
但漢獻帝表示,朕都決定好了,你來當皇帝。
劉備依舊想拒絕,漢獻帝隨即與劉備大戰三天三夜,劉備哭泣著表示一定守好大漢江山。
第三步,劉備正式登基,繼承東漢,開創季漢王朝。
漢獻帝退下來後,依舊享有皇帝的一切權利,宮殿裡麵橫著走,甚至明麵上都有軍權,但漢獻帝的腦袋瓜子聰明,不會乾這種事情,並且也不敢乾。
第四步,劉備與漢獻帝在大街上,在茶樓裡談笑風生,讓百姓們都知道這件事情。以上,整個流程就走完了。
至於諸葛亮,會如何選擇?
諸極大概率如隆中對所言,選擇歸隱,但很可惜,劉備集團是不會讓諸葛亮歸隱的,季漢第一丞相非你莫屬,漢丞相的名號不是你諸葛亮不想要就不要的。
但諸葛亮很可能當個幾年就選擇退下來了,然後逍遙自在了,至於誰接任,無非法正龐統蔣琬費禕董允他們了。
此外,季漢的政治環境也極可能進一步影響後世:有仁義,有忠義,有忠心,有孝心,甚至還有了天命。
高層全是非劉姓,並且關係都極其好,目標都是興複漢室,也沒奪權篡漢的想法,一定不會出現西晉東晉的情況。】
~~~~~~
法正:吾在後人眼裡,就這麼衝動?吾會弑君?
龐統:後人這想法,吾也能想出來。
“孔明,你會如何做?”鳳雛剛離開東吳,加入劉備集團不到數月,三方就開啟和談。
所以,龐統的地位有些尷尬。
既非老臣,又無寸功。
本來是有功的,但三方和談,也就沒有了施展的機會。
不過天幕提過,龐統為劉備入川,慷慨赴死,死於落鳳坡。
雖然有可能是三國演義編纂的故事,但按常理來說,大抵也是為季漢而死。
所以,公安縣的眾人,雖對他談不上多親近,也不至於疏遠。
大抵友人之上,親人未滿。
吾投左公,不僅僅是因為東吳不識英才,吾就是想和被後世吹得神乎其神,三國第一人的諸葛孔明比一比!
時勢造英雄,吾若是先入劉營,後被托孤,必不比諸葛孔明差!
龐統等著諸葛亮的答複。
我倒要瞧一瞧,古往今來的第一丞相,到底用何種方法讓今帝退位、左公登基。
“士元,我從來沒設想過。”孔明緩緩搖頭。
龐統愣住了,我不是問你想沒想過,我是問你會怎麼……
一抹苦笑揚起,龐統瞬間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轉而仰天大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孔明,吾不如你!”
“嫂嫂,他們打什麼啞謎?”
聞言,孫夫人揪住張飛耳朵,大喝道:“多讀書!”
~~~~~~~
【走流程唄,先老三套,然後三辭三讓,最後諸葛亮裝病給劉備一頓忽悠,最後ojbk。
大團圓結局,劉協當陳留王,衣食不愁。
劉備去世後傳位劉禪,劉禪當好守成之主,諸葛亮回歸南陽,沒事給蔣琬他們講講課。
若乾年後北方少數民族南下打架,被劉湛錘爆了,史稱五胡歸化。】
~~~~~~
【如果我是漢獻帝,麵對曹賊這麼多年,皇叔把我救出來,又是漢室宗親,我心甘情願讓位給他,以劉備的人設,自己家還能保留爵位富貴一生。
不然還想咋滴,曹賊我都乾不過,還想乾皇叔?】
~~~~~~
【劉備連黃權的家人都能善待,不知道怎麼會有人覺得他會殺劉協這麼個橡皮印章。】
~~~~
東漢,建安十三年。
雒水。
“玄德,今日沒有外人,你我三人說說心裡話。”
“孤不敢自比周公,卻也是伊尹霍光……”
劉備斜眼望去,這也叫說心裡話?
“好吧,王莽,王莽,這總行了吧。”
“孤剛開始難道不想匡扶大漢?可漢室衰微,這天下是孤一步一步帶著家族兄弟打下來的,到了那步,不管孤願不願意,終究是要走那一步的。”
孫權插話道:“剛開始,你也沒想匡扶大漢啊?”
“唉……難道就孤心裡有想法?你孫仲謀沒有?你劉玄德沒有?”
“天下起兵十之有十,嘴上說的都是匡扶大漢,但心裡難道都未曾想過有一日也被叫天家、縣官?”
“君子論跡不論心,孤至少沒有行董卓之事。”
“孤就是想問問,怎得你和孔明雲長是匡扶大漢的正麵人物,孤就是一個處心積慮要奪漢室江山的反派?”
話音剛落,孫權便回答道:“孤知道!因為你好色!”
“孫權!不要給臉不要臉!孤是真心實意與你和玄德談心!”
被人直呼其名,孫權沒有不開心。
人都是賤皮子。
天天打你,手腳棍棒並用。
突然有天,打你隻用手,你反而感覺得到了莫大的恩賜。
畢竟被人叫名字,至少比被叫孫十萬好聽。
“孟德,我沒開玩笑。”
曹操見孫權一臉正色,嘲諷道:“好色?隻有孤一人好色嗎?”
“古往今來,凡有點權勢者,娶寡婦、寵秀女,姬妾成群者,何其多也!”
“單說後世,即便一夫一妻沒有妾,有錢有勢者難道沒在外麵養幾個?”
“不要名分的女人多了去了。”
“即便為了名聲,不養小的又能如何,等正妻人老珠黃,離婚再娶,再娶離婚,離婚再娶。”
“所謂新聞皆是舊聞,所謂當代史,不過是古代史。”
“孤的名聲差和好色有一文錢的關係嗎?”
“嘖嘖嘖——”孫權不知從哪兒掏出一把羽扇,“哈哈哈。”
曹操:……
你特麼有病?
有羽扇就是孔明?大笑兩聲就是智囊軍師?
孫權:……
你不按套路來啊,這時候你應該問我笑什麼啊?
劉備微不可察的搖搖頭,開口為孫權解圍:“仲謀何故發笑?”
“孤笑孟德少智。”
“哦~這是為何?”
孫權斜了曹操一眼,瞧瞧,這才是正確的問話方式。
“黎民百姓所愛者何?”
“後人言之八卦也。”
“黎民百姓可能三妻四妾、姬妾成群?”
“孟德好色之名,遺臭……流芳百世,可好色之人,在百姓心中是何形象?”
“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最差也得是個欺壓良善的二世祖。”
“玄德,孤笑孟德無智,可有錯?”
“孟德名聲之優劣,可與好色有關?”
劉備又搭話道:“此為一,可有二三?”
孫權笑而不語,羽扇虛點曹操三下。
曹操假裝沒看見,自顧自的飲酒。
裝什麼隱士高人,還想孤學玄德對孔明三顧茅廬?
愛說不說,憋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