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退位當太上皇,托孤給自己,輔佐正度?”
越想,司馬炎越覺得可以做。
天幕說正度癡傻,以至後宮乾政,朕殺母留子,以太上皇之名把控朝政,豈不是剛剛好?
劉徹:你在內涵誰?
乾隆:你在內涵誰?
楊豔:乾政的是兒媳賈南風,你殺我?
司馬炎:不殺你,朕怕朕這太上皇,真成太上皇了。
正度,是司馬衷的字,按照曆史線,明年,即泰始三年被冊立為皇太子。
司馬炎不是沒起過換太子的心思,但牽一發而動全身,司馬炎始終沒有下定決心。
但現在看來,當太上皇把持朝政,既讓兒子當了皇帝,也不會鬨出後宮乾政、八王之亂,簡直兩全其美。
“安樂公,如何?”
“……”
劉禪有太多的槽點,不知從何說起。
托孤二字是這麼用的?
托孤,一般是一方即將死亡,把家族、親人或者某點事托付給另一方。
您活的好好的,去當太上皇,能用托孤二字嗎?
而且,就如今之朝堂,您不怕假太上皇變成真太上皇?
說出自己的憂慮,劉禪總結道:“陛下想這樣做,是可以的,但具體怎麼樣做,還得看陛下想怎麼做,隻要知道了具體怎麼做,陛下想怎麼做,就能怎麼做。”
司馬炎:……
安樂公,朕也當過臣子,也會糊弄上官。
朕也和你一樣能看見天幕,也見識過後人的廢話文學。
不過,司馬炎也理解劉禪的難處,沒有過多苛責。
這事,即便是朕最親近的人,怕是也隻會用廢話文學糊弄朕,何況安樂公一個亡國之君。
【東晉:司馬睿司馬德文:能被掌握東晉集團35股份的王導拿捏得死死的司馬睿,讓他去對付已經掌握全公司98股份的劉裕,顯然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劉宋,劉裕劉準:如果穿劉彧,哪怕是劉昱,倒是大概率能翻盤,但是魂穿劉準的話恐怕有些難了,理由類似於上條,雖然劉裕比司馬睿強得多,但也無濟於事。】
【南齊,蕭道成蕭寶融:南朝幾個政權的命運基本類似,末代皇帝都是權臣篡位之前的過渡,所以同東晉、劉宋之事,況且個人感覺蕭道成各方麵能力都要比劉裕低一檔。】
天幕評價自己到王朝末年不能翻盤,劉裕沒有生氣。
雖然不知蕭道成是不是君流的後人,但大抵是蘭陵蕭氏,這是沒錯的。
就他們那家族,能出一個隻比朕低一檔的人才?
嗬,不知是喝了多少綠蟻酒,才能說出這樣的胡話。
劉裕很自信,但蕭太後很苦悶。
族人未來篡位奪國,是為家族,還是為自己考慮,值得深思。
~~~~~~
【南梁,蕭衍蕭方智:與劉裕、蕭道成相比,蕭衍後期表現更菜,所以同樣不能翻盤,不想再重複解釋了……理由同上……】
【南陳,陳霸先陳叔寶:終於來了個能擺脫南朝曆史周期律的了,陳霸先vs楊堅,又是一場巔峰對決,雖然不一定打得過北邊,但是偏安一隅還是可以保證的。
不過如果陳霸先繼續統治南陳的話,陳朝內外不會暴露出那麼多問題,所以楊堅未必就敢南下,南北朝的分裂局麵可能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隋朝。
“陳武帝那樣的英雄人物,怎得有個這樣的後人?”
想起陳叔寶的所作所為,楊堅由衷的為陳霸先感到惋惜。
荒淫無度、不理朝政,亡國之君不僅不因為自己亡了國而感到羞愧,反而因為沒有官職、品級,上朝時感到丟臉,趁著酒醉來求朕給他封官。
這樣的人,全無心肝。
李淵小聲開口提醒:“姨夫,陳後主是始興昭烈王一脈。”
“大野淵!!!”
楊堅一聲怒喝,半分體麵不給李淵,嚇的李淵連忙縮回腦袋。
“普六茹!”獨孤皇後輕聲喚道,“叔德好心提醒,你怎能侮辱他!”
大野是李淵家族的鮮卑姓氏,楊堅建立隋朝後李家才恢複漢姓李。
若在前朝,喚李淵一聲大野淵不奇怪,是很正常的稱呼。
但在隋朝,叫大野淵和指著鼻子罵娘,沒區彆。
楊堅的鮮卑名為:普六茹?那羅延,前麵是姓,後麵是字。
喚字是夫妻之間的愛稱,喚名……由此可見獨孤皇後有多生氣。
生氣是因為獨孤皇後知道,楊堅不是因為李淵指出他的錯誤生氣,而是借題發揮。
得知未來,獨孤皇後退了一步,允許楊廣納妾、花天酒地,免得憋久了,將來登上皇位又和曆史上一樣。
獨孤皇後認為自己為了國政,在原則上退了一步,已經對得起天下和楊堅了。
沒想到楊堅得寸進尺,兒子都能娶,那當老子的是不是也能?
和天下大部分的母親一樣,兒子若是受女孩子喜歡,哪怕腳踏幾隻船,罵歸罵,但母親隻會覺得兒子厲害。
但同樣的事,發生在兒子的父親,即丈夫身上,大多數女子,隻想弄死丈夫。
所以,不出意外,獨孤皇後拒絕了。
楊堅覺得委屈,找李淵喝酒訴苦。
結果李淵灌醉楊堅之後,就去找獨孤皇後告狀,把楊堅賣了個乾乾淨淨。
吵架都是其次,主要獨孤皇後認為楊堅是精力太過旺盛了,居然還有心情想找其他女人。
隻要讓他有心無力,自然就沒有這些想法。
楊堅扶著腰,對著李淵冷哼一聲,又坐下了。
【北魏,拓跋珪元修:拓跋珪晚年已經精神失常,顯然不可能扳倒高歡,大概率還是重現元修的局麵,投奔宇文泰。】
【東魏:……………………最難繃的一集,不予置評。】
大明,永樂年間。
應天府。
太白樓。
太白樓是座酒樓,高三層。
同時期,各地還有數百座太白樓。
他們除了名字一樣,其他毫無關係,都是取“李太白”之意為名。
一樓為大廳,主要招待家境普通的客人。
窮酸儒生、碼頭工人、農民,隻要舍得花幾個大錢,就可以點一壺高沫,配兩碟小菜,聽先生說書。
“咦,怎麼東魏不予置評?連皇帝名字都不提一下?”
“老倌兒,給咱們講講,這是為啥?”眾人起哄,讓說書先生講講東魏。
合上折扇,在桌上輕輕一拍,說書先生開口解釋道,“好教諸位曉得,這東魏的開國皇帝叫元善見,亡國之君也叫元善見。”
碼頭做工的楊興插嘴問道,“哦,聽這名字像是胡人?”
被人打斷,說書先生沒有半分不耐煩,心裡還挺感激這人。
因為東魏之事,說書先生不甚了解,能想起名字已是不易。
恰好趁著彆人打斷,好好回憶一下東魏之事,才能講得下去,免得丟了顏麵。
“然也,話說這東魏之主乃是大丞相高歡……”
“怪不得,怪不得。”楊興恍然大悟道。
說書先生麵露不悅,好不容易想起來能從高歡開始講起,被人打斷,差點忘了內容。
“什麼怪不得?”
“胡人,蠻夷也,不讀經典,不知禮節,像咱們漢人,哪怕大字不識一個,也該知曉一個道理。
若是知道祖宗名字,給兒孫取名的時候,萬萬不能與祖宗重名。
看這東魏,亡國之君取個和祖宗一樣的名字,大不孝,連老天爺也看不下去,怪不得亡了國。”
說書先生:……
有沒有可能,他們就是同一個人?
回過神來,說書先生仔細打量楊興的麵容,越看越像某個很討厭的楊姓“故人”。
“你他娘的找茬!”說書先生一聲怒喝,就要呼喚在後堂休息的打手。
“博士勿怪,俺這兄弟不識幾個大字,一根筋。”
有宋以來,博士一詞流落民間,賣茶的叫茶博士,說書的也可以叫說書博士,甚至連妓,也可以叫姬博士。
“不知者不怪。”
說書先生通情達理,絕對不是因為連續站起數人,儘皆膀大腰圓,手裡還提溜著板凳,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