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朱元璋朱由檢:同樣很有希望的一集,畢竟崇禎的開局和上麵各家相比還算是比較好的了,換上朱元璋實現中興不在話下。
朱元璋對皇太極多爾袞,同樣是高端局,結局應該是女真重新成為藩屬國,皇太極有望封個建州左衛指揮使之類的,由袁崇煥監視。
個人感覺,比起穿朱由檢,朱元璋穿成某一明末農民起義軍中的領袖部將,或許會更加精彩一些。】
~~~~~~
朱元璋問道:“你這後代,難道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當真了吧?”
“守不住,該南遷就南遷,至少還有一分希望。”
“即便自己不走,也該把太子送來應天,有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南明也不至於那麼亂。”
朱棣結合天幕講過的崇禎故事,加之崇禎的發言,苦笑著提出一種可能性:“可能剛開始要臉,想讓大臣提出建議,再來個三辭三讓,無奈之下南遷,但由於之前罷免、殺掉的大臣太多了,導致無人敢提。”
“李自成大軍威逼京師的時候……舍棄臉麵想逃,卻發現逃不出去,乾脆自縊,保全顏麵。”
頓了頓,朱棣又恭維道:“爹去了,肯定像如今一樣,再造華夏。”
朱元璋擺擺手,“咱不了解明末,咱還能不了解大臣?”
“他們要是知道咱是朱元璋,或者咱有點像朱元璋,大臣們第一個要弄死的就是咱。”
“他們盼著咱死,好不容易盼來朱允炆,結果你靖難了。”
“等你死了,享受了數百年的歡樂時光,突然來個朱元璋,對他們來說,還不如喜迎建奴入關。”
“咱與其穿成崇禎,還不如穿成義軍領袖,彆的不說,咱要是李自成,早把天下坐穩了,何至於當個一月天子?”
“或者,咱穿成李定國、鄭成功也成,無非再打一遍天下,再差還能比咱元末的時候還差?”
李自成:朱重八,你了不起,你以為額容易,你說說,額應該怎麼做,才能坐穩皇位?
朱元璋:你讀讀史書,看看朕怎麼做的,你要聯合士紳啊。
李自成:額手下都是義軍,怎麼聯合?
朱元璋:朕手下不是?朕怎麼聯合了?智不達,怪途迷!才疏學淺休言路難行!有時候多從自身找找原因,有沒有任用人才、虛心納諫、觀史明智。
李自成:……
李定國:太祖爺,我應該怎麼做?
朱元璋:你把永曆帝當小明王不就得了?合縱連橫,找機會發展壯大,埋頭發展自己。
鄭成功:太祖爺,我呢?
朱元璋:你家是最大的海商,航道也在你把控之中,你把海事的利益許給南方士紳、拉他們進朝堂,再拉他們族人入軍中,不就能爭取他們的幫助了?
鄭成功:可是……朝堂這關怎麼過?
朱元璋:你特麼傻,你和李定國一樣,把你頭上那個朝廷當小明王不就得了!
~~~~~~~
【清,努爾哈赤宣統,沒有什麼討論的意義,宣統這個開局就是換李世民來都沒用……即使退一步,努爾哈赤穿到光緒帝,大概率還是改變不了曆史。
平心而論,在開國皇帝中,努爾哈赤隻能算是中下水平,隻比朱溫李元昊稍好一點,不見得就比光緒帝強多少。】
評論區:
〖難繃的可不止東魏元善見啊,王莽:“嘿嘿嘿來了嗷。”〗
〖武曌也算吧。〗
金,正大二年。
宋,寶慶元年。
大蒙古國,二十年。
銀州。
篝火衝天,烤全羊的焦香彌漫銀州城頭。鐵木真端坐主位,大手撕下油亮的羊腿,塞進嘴裡大嚼!金杯高舉,美酒四溢,群臣圍坐,個個麵紅耳赤,狂呼痛飲。
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在火光下刺眼奪目,鐵木真仰頭灌下一杯烈酒,一抹胡須上的酒漬。
“後人的意思是兒孫不能打?隻要能打就能解決問題?”
脫脫:我能打,但皇帝不信我。
鐵鍋:你的所作所為讓朕怎麼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