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劉知遠劉承佑:與後唐類似,劉知遠不會激化與郭威的矛盾,所以不會亡國,但是想要統一全國還是有些難度,收複燕雲十六州更是遙遙無期,不過內部治理應該會比李存勖李從珂的後唐好一些。至於後漢往後幾代未來會如何發展就完全不可知了。】
~~~~~~~
【後周,郭威郭柴)宗訓:陳橋兵變很可能不會發生,也就沒有北宋了。
有郭榮留下的好基礎,加上趙匡胤的輔佐,大概率可以統一南方諸國,小概率收複燕雲十六州。
不過郭宗訓畢竟身體不太好,如果也是英年早逝並且沒有處理好繼承人問題的話,陳橋兵變可能還是會發生。
但無論怎麼說,郭宗訓都會成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天才少年。
7歲阻止政變,10歲滅南平、楚,11歲滅後蜀,17歲滅南漢,不到20歲基本完成全國統一。
隻是不知道這位“郭宗訓”在麵對自己的“父親”郭榮的牌位時會作何感想。】
郭威:後人對朕的評價這麼高?
~~~~
柴周,顯德五年。
“香孩兒,你怎麼看?”
見趙匡胤隻是一味請罪,柴榮輕笑道:“七歲的孩子能乾什麼?”
“是附身,又不是起死回生,誰能阻你?”
“恐怕隻有太祖複生,才有可能阻攔你吧?”
趙匡胤:“臣死罪!”
“起身吧,還沒到你死的時候。”
~~~~~~
【北宋,趙匡胤趙桓:隻剩下一年多時間了,這個場麵誰來都沒法救……
如果穿到徽宗時期還有點希望,但也隻是有希望,並不一定能挽救大宋的命運,畢竟北宋長期重文輕武、積貧積弱的局麵改變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北宋,汴梁。
“一年多,不能救?”
趙匡胤微微皺眉,這是有多慘?
一年多的時間,至少能構築防線,層層抵抗,打不過也能為南遷爭取時間。
怎麼誰來都沒救?
趙桓:太祖,您可能高估我了……
趙匡胤:你廢物不代表朕廢物,朕變成你,難道還救不了大宋?
趙桓:您也高估了自己。
趙匡胤:……
【南宋,趙構趙昺:拋開趙構的個人能力和抵抗意誌不談,都被逼到海岸線上了,還能怎麼翻盤……】
停靠在南越的船隊營地中,趙昺感慨道:“翻盤確實沒希望,但可以逃。”
頓了頓,趙昺又安排人去給陳都頭送補品。
畢竟,陳都頭現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國生子。
他有女兒,比趙昺有兒子更能讓眾人充滿信心。
因為原本的曆史上陳都頭有個外孫,名叫朱重八。
大家就等著陳都頭生女兒,然後在軍中尋一朱姓之人的兒子結親。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樣生下來的孩子,肯定不是原本曆史上的朱重八。
但不重要,圖個吉利,給大家留個念想,就像望梅止渴一樣。
~~~~~~
【遼,耶律阿保機耶律延禧:遼亡國完全就是耶律延禧自己作的,換上耶律阿保機可以避免覆亡。
耶律阿保機可以在一定程度修正遼末期的弊政,不過想要滅宋估計還是做不到,蒙古來了照樣打不過,但是至少不會輸給起義的女真部族,所以隻能為遼延壽,不能實現突破。】
~~~~~~
【西夏,李元昊李睍:李元昊與朱溫類似,在開國皇帝中算是比較菜的,而且就西夏的處境,無非死早死晚的區彆。】
李元昊承認自己成為末代帝王,也挽救不了大白高國的滅亡。
這是大白高國所處的位置決定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大白高國能存在這麼久,無非是中原沒有統一,遼也好、金也好、宋也罷,都沒有能力在其他國家虎視眈眈之下,吞掉大白高國。
中原被統一了,大白高國的覆滅就進入倒計時了。
但李元昊不承認自己菜,尤其將自己與朱溫並列。
趙恒:你們李氏一族還不如朱溫,你們是石敬瑭!
嵬名曩霄:朕是嵬名氏!
~~~~~~
【金與秦一樣,由於完顏承璘一般不被認為是正統金帝,同樣分兩種情況討論。
完顏阿骨打完顏承璘:最沒有懸念的一集,嬴子嬰好歹有40多天的時間,完顏承璘就隻剩2小時了,換誰來都一樣。
完顏阿骨打完顏守緒:總體上來看,金哀宗在末代皇帝中算是天花板水平了君王死社稷最早說的就是金哀宗),可惜生不逢時,匹配到了iba級的對手。
如果換上軍事能力強一點的金太祖阿骨打,或許能在戰場上取得一些優勢,但是對於已經失去過半疆土、內部社會矛盾大爆發、南西邊被南宋西夏背刺的金來說,小規模軍事勝利也隻是杯水車薪,依舊無法挽救滅亡的局麵。】
金,正大二年。
完顏守緒坐在幽蘭軒,眺望著南方。
天幕出現,講了南宋軍民跳海之事,完顏守緒敏銳的察覺到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派出使者,聯宋、聯西夏,抗元。
“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製。”
“吳有夫差,宋有趙昺,大金有朕和你!”完顏守緒對東麵元帥完顏承麟說道。
“臣有負皇恩!”
“是朕負了你,朕不願做亡國之君,傳位給你,才會一個時辰的天子。”完顏守緒將完顏承麟扶起,自責的說道。
完顏守緒很確定,不是完顏承麟造反,也不是自己死後,眾大臣推舉天子。
因為無論怎麼推,也輪不到他。
隻有一種可能,自己不願做亡國之君,傳位給他,隨後自縊。
站起身來,完顏守緒環顧四周,笑道:“若是聯宋、聯西夏都不能抵擋,此處便是朕的埋骨地。”
“陛下……宋人不會和我們聯合的。”
“天幕都已經揭示了未來,宋人怎麼會拒絕大金的善意?”
“陛下,宋人好臉麵、善內鬥,在他們心中,聯金比被蒙古滅國更恥辱。”
“……”
事實證明,完顏承麟太了解宋朝君臣。
直到現在,大宋朝堂還在吵。
一派支持聯蒙滅金。
一派強調唇亡齒寒。
原本的曆史線上,宋既不聯金抗蒙,也未聯蒙滅金。
等到金朝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最終才作出了決策——聯蒙滅金。
而此時,即便有天幕警示未來。
兩派仍然在吵。
一派認為,有了天幕啟示,研製出先進火器,什麼蒙古、什麼金國,一路平推過去。
先滅金、夏,洗刷恥辱。
再滅蒙古,一路西征,打到歐洲。
另一派認為,可以聯合金、西夏,先擋住蒙古南下。
前者罵後者賣國求榮、忘了祖宗恥辱,
後者罵前者異想天開,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