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漢傳教士麥克斯)盯著評論區的【阿門陀佛,願聖靈官大羅漢保佑你,買桑】哈哈大笑。
“後人得付我版權費!”
卻說劉興漢自從加入太平軍,負責宗教事宜之後,做了幾件大事。
解決楊秀清天父下凡、聯絡各國交易等事,以後再提。
單說宗教方麵,劉興漢派人聯係回人,解決了兩教爭端。
移鼠,即耶穌,回人稱爾薩。
劉興漢的宗教認為他是聖子,天國的教義也是這樣認為的,隻是給他加了幾個兄弟姐妹。
但回人認為爾薩和老穆一樣,隻是其中一位先知。
劉興漢認為可以一人各表,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即雙方都認為隻有一位至高神,這是求同。
但雙方對移鼠的身份定論不同,這是存異。
雙方可以擱置爭議,先把清朝解決了,再討論宗教問題。
劉興漢承諾,打敗清朝後。
兩方開戰,如果回贏,太平敗,太平軍便承認回的說法,將移鼠是先知的說法印在經書上。
如果太平贏,回敗,太平軍不強迫他們改變信仰,也不要求他們改經書,但會協助他們前往西域更西、遠離中原之地,派兵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宗教國。
為了證明自己的誠意,劉興漢在秦淮河邊立上十字架,指秦淮河水為誓,若有半句虛言,天打雷劈。
和回人談好條件,定下雙方的進攻方向,劉興漢又入了道、拜了佛。
和道教使者王道士等人會麵的時候,劉興漢拿出一本皺巴巴的《老子化胡經》,上麵每頁都有劉興漢自己做的筆記,他好奇的問了個問題:“老子聖人能化胡為佛,有沒有可能老子聖人去了更西之地,化胡為景呢?”
景即景教。
聰明人不需要說太多,王道士等人感受到了劉興漢的誠意,遂操辦儀式,引劉興漢入道、傳度授籙。
送走道教使者,劉興漢又馬不停蹄的邀請佛教使者會麵。
同樣拿出一本皺巴巴的書,每頁都有劉興漢的筆記。
這本書叫《辨偽錄》,全稱《至元辨偽錄》,是元代僧人祥邁編撰的佛學典籍。
劉興漢翻到駁斥《老子化胡為佛》的頁麵,義憤填膺的說道:“他們無恥!佛即是佛,還需老子來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陪著元惠和尚痛罵道教,末了,劉興漢無奈的說道:“佛教入中原千年,也承認昊天上帝,如今內有建奴、外有紅毛蠻夷,大敵當前,大家還是要團結一心,不要鬨矛盾。”
聊到深夜,劉興漢又拿出一本筆記遞給元惠和尚。
“根據我的考證,今之尼泊爾,也就是尼婆羅,是原國被滅國之後,後裔遷徙到此地所建。”
“原國位於今懷慶府濟源縣,當地盛產李子,距離李姓祖祀鹿邑縣更是僅僅不到千裡的距離。”
“原國被滅國後,後裔避禍,一路逃到今尼泊爾處繁衍生息。”
“因祖地盛產李子,原國為周朝伯爵之國,遂稱李伯國,以示不忘祖宗之意。”
“然而山川險隔,久不與中原來往,後人便忘了國名之意。”
“中原也不知冰雪之外,居然還有華夏苗裔,居然將李伯國,音譯為尼婆羅,何其可悲。”
“如今到了撥亂反正的時候了。”
“原國始封君乃是文王十六子、武王十六弟——姬原伯。”
“佛祖乃是李伯國王子,正統姬周後裔、華夏血脈,怎得成了外國之人呢?”
劉興漢眼含熱淚,懇求道:“元惠長老,您一定要幫佛祖落葉歸根啊。”
元惠和尚也眼含熱淚,緊緊握住劉興漢的手。
你怎麼不早生些年,魏、周、唐、周之時,你若在,佛教又怎會被道教欺淩!
永平十年,若是來的不是攝摩騰、竺法蘭,來的是你劉興漢,佛教早就壓著道教打了。
就光憑剛才這一套邏輯縝密的瞎話,將來你死了,佛祖高低也得封你個羅漢、菩薩。
次日,秦淮河岸邊又立起一尊佛像,劉興漢再次指秦淮河為誓。
佛祖是姬周後裔,佛教乃是正統的華夏宗教。
吐蕃佛教是異端、身毒佛教是異端,至於倭、朝、越等地的佛教,更是異端中的異端。
將來太平軍一統天下,會派遣士兵,幫助中原佛教剪除異端,去往各地幫他們教導當地佛教改邪歸正。
除了兩大宗教,天地會、漕幫、白蓮教,劉興漢也沒放過。
雖然漕幫因為太平天國占據南方,失業了,已經加入造反行列。
但劉興漢還是加入進去,當上了“少君”。
在天地會,劉興漢當上了“京官”,在內八堂的禮堂,掛名當了個“東閣大爺”。
在白蓮教,劉興漢當上了榮譽“香長”。
所以,現在劉興漢,穿的是道袍、胸上掛的是十字架,左手手腕處戴著一串開過光的佛珠,右手手腕處戴著銀環,外圈雕刻“法蒂瑪之手”,內圈雕刻讚美安拉的經文。
講話的時候,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句天地會、漕幫的黑話切口,還有“真空家鄉,無生老母。”
如果用現代網絡熱詞來形容,劉興漢就是:白蓮教、天地會、漕幫駐太平天國辦事處首席和尚劉道士。
雖然不倫不類,但劉興樂在其中,還經常參與法事幫人祛災祈福。
“三清在上,昊天老爺會派無生老母去請天王的兄長移鼠和他父親安拉,讓他帶著萬雲龍祖師來為你賜福的,阿彌陀佛,y,son!”
深夜入睡前,劉興漢都會翻開《論語?學而篇》,看著聖人語錄,三省自身。
“今天有哪裡做的不足?”
“明天能做的更好嗎?”
“我還有多久能當上漢王……呸,罪過罪過,天下百姓何時能安享太平?”
司馬迪、司馬固:光憑你指秦淮河水盟誓的操作,我們司馬一族認可你這個漢王。
劉淵:你承認我是太祖高皇帝後裔,我就承認你也是太祖後裔。
李壽:朕當皇帝前曾督巴西軍事,聽說後世也有個巴西,朕允許你選擇巴西作為封地。
成漢?李廣:如果你有兄長,彆猶豫,先乾掉他。
侯景:漢王怎麼夠,還得加個宇宙大將軍!
宇文讚:小心你兄長的嶽父!
邢杲:造反要選對時機。
楊諒:同上。
王玄恕:投對胎很重要。
李元昌:造反一定要選對時機,遇見鮮卑族的人就殺,鮮卑族沒一個好東西!
李元慶:孤……
李恪:你就當了兩年漢王,你有什麼資格……
李貞:你還不如他,你就當了一年,孤當了整整五年,孤很認真的給你個建議,殺女人,要趁早!
耶律貼不:造反一定要做好萬全準備!
蕭德:彆和他學,跟我學點好的,我被加為尚父,壽終正寢,活了七十二,所有漢王中,就數我活的最長。
趙椿:阿巴阿巴,阿巴阿巴阿巴活的久點,否則隻能被追封。)
完顏烏故乃:孤隻強調一點,滿清和我大金沒關係!
陳友諒:你和天地會有關係,你這個漢王,朕不認可!
朱楧:呸,你個失敗者,誰稀罕你的認可?
朱高煦:十四叔,您消消氣,沒必要和一個失敗者計較。
洪釮元:你當漢王,那我當什麼?
劉興漢:你都還沒出生,你著什麼急?
思索著從史書上了解到的各位漢王,大多結局都不怎麼好。
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還有短命的。
細想想,好像隻有劉邦和蕭德的結局好一點。
一個登基稱帝,一個榮譽加身、壽終正寢。
雖然自己是太祖高皇帝後裔,但自己既沒有三興漢室的願望、也沒有當皇帝的奢望。
還是看看史書,多研究蕭德的生平,爭取活到八十歲。
剛好,蕭德也是胡人,我也是胡人,有共同之處。
蕭德:你**才胡人,我是大漢酂侯、高祖摯友——蕭何後裔!
蕭何:……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