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農工商為何會演變成士商工農#】
【高讚評論:
士農工商一直沒有變,隻是你沒有理解對罷了。
在古代,士指的是讀書人。
這個讀書人,不是說是識字的人,而是有功名在身的人。
如果中了進士,就是朝廷的高級官員。
舉人和秀才,是基層治理人員的一部分,也是管理階層的一部分。
農,指的是地主,並不是農民。
並不是種地有多麼高貴,而是指擁有土地而比較厲害。
工,指的是百工記裡、是墨子說的手工技術人員。
商,指的是不能夠自己生產,而隻靠純販賣賺高低價差的人。
這個邏輯,換到現在,仍然沒有變。
對應到現在,士農工商指的是誰?
士,那就是各級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具有政府管理職能的人員。
就常見的事業編人員教師,就相當於古時的秀才,他們雖然沒有管理職能,但是輔助政府施行教化,社會地位仍然是較高的,至少在政府係統眼中,其中的優秀分子是隨時能夠轉過去的。
農,就是那些掌握著大量生產資料的人。
現在生產資料是什麼?
是工廠、礦山、生產性房產,是生產體係中的必需資源。
所以現代的農,指是具有一定壟斷性質的大型企業。
工,靠技術活著的人,也就是現代社會的專業技術人員,上到科學家,下到成熟的技術工人。
商,指的是純靠販賣的商業人員。
在現代社會裡,這種人其實很少了。
因為賣東西的人往往也是生產東西的人。
就是一個煙酒店的老板,雖然人家不生產,但是人家手裡的那個煙草證也是重要生產資源,你至少也要算到農裡麵去的。
如果非要對比,現代的商,隻有那種純競爭性行業,企業平台給不了任何優勢純靠努力推銷人人都能乾的銷售人員。
但凡企業能夠提供一點點優勢的銷售人員都算不上商。
所以,你按照這個邏輯去看士農工商,至少在老百姓眼裡,是不是這麼個排序?
就好比家長們想孩子找工作,是不是公醫師公排第一?士也。
然後是大型壟斷國企,農也。
然後是學點技術進廠,工也。
最差最差混不下去了,才去找個那個沒有任何門檻和優勢的銷售乾乾,商也。
比較遺憾是,不管是古代和現代,那種純靠體力乾活的農民和工人,始終是沒有排位的。
就好像印度的四大種姓沒有賤民一樣。十分地悲哀。】
~~~~~~~
評論區:
〖本就如此,不會真有人以為在古代那些農奴佃農地位能排第二吧?〗
〖物以稀為貴,純靠體力乾活的人,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是最不稀缺的。〗
〖還有與民爭利這個詞,這裡麵的民,起碼得是個能經常見到縣官的鄉紳地主。〗
〖商有很多,許多鞋子手機電腦產品都有人在發布當天去搶然後高點價格賣出去,還有許多遊戲賬號商人也算是商。〗
〖實際上“科學家”是被劃到士裡麵的。〗
〖我原來以為自己是刹帝利,排第二,被你這麼一理解,我連首陀羅都算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