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大臣不敢瞎摻和。
連君王都不敢隨便發表意見。
因為他們也怕自己提議,宗室裡跳出來個人說自己是叛徒、是間諜,要奪了自己的位置。
雖然君王不太可能是間諜。
但人家造反,差的就是一個理由而已。
你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覺得你是。
以至於如今這戰國時期,所有國家私下都用著後世語言文字,卻沒一個敢官方認證。
這麼說吧,方國林立、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的夏商時代,都通過各種方式,大家達成一致,統一使用後世語言文字。
戰國七雄這哥幾個,居然還在為“精燕”還是“精秦”吵得麵紅耳赤。
“放屁!”姬延直接開罵。
“什麼叫燕地口音?”
“燕地不是我大周王室分封給你祖宗的?”
“什麼叫嬴秦文字?”
“嬴政書同文,基礎不還是我大周的文字?”
“我大周立國之初就書同文了。”
“你燕國也好,秦國也罷,不都是我大周的諸侯國?”
雖然姬延很不要臉的,給自己要了一波臉。
但諸王聞言,非但沒反駁,反而肉眼可見地鬆了一口氣。
好好好!
隻要不是“精燕”或“精秦”,啥都好說。
天子聖明!
什麼燕音、什麼秦字,那都是咱大周的口音、文字。
這一刻,七王瞬間變成了團結友愛的“周朝好臣子”,齊聲高呼:“天子聖明!”
這事,還就得姬延這個名義上的天子來乾,名正言順。
享受完一波虛假的恭維,姬延拋出第二件事。
組建聯合探險隊,去新大陸、身毒、歐洲尋找高產良種、玉米、土豆、番薯、棉花等等。
彆的可以緩,這幾樣是救命糧,必須儘快找。
雖然知道這些東西找回來,肯定達不到後世的產量。
甚至都達不到宋明的產量,需要慢慢培育優化。
但培育的前提是,你得有啊!
自從得知域外之肥沃富饒,其實各國早就偷偷派人去尋找了。
團結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
但是眾所周知——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戰國不相信承諾。
他們從不團結。
各國打到現在,哪國和哪國又沒有深仇大恨呢?
各國仇恨拉滿,探險隊在野外碰見,不下黑手捅刀子都算菩薩心腸了。
合作?想都彆想!
這事,又隻能姬延來牽頭。
名義天子也是天子,大家都是周臣嘛!
由他組織,至少明麵上大家不敢直接動刀兵。
至於背後使絆子、見死不救?
那再說,總比見麵就拔刀互砍強。
七王眼神交換一番,覺得這事可行,紛紛點頭。
但燕王又跳出來了:“且慢!那倭島上的金銀,怎麼分?”
魏王:“平分唄。”
燕王:“啊呸!你們魏國靠海嗎?見過海嗎?知道海長什麼樣嗎?”
“什麼都沒有,船都不會造,說不定還暈船,憑什麼平分?”
燕王指著魏王罵,但話裡話外,把韓、趙也帶上了。
燕王提出自己的方案:“燕、秦、楚三國占大頭,齊國出航海技術和人才,算小頭。”
剛割了地、喪失大量人口、正在氣頭上的趙王立刻炸毛:“秦國也特麼不靠海!他憑什麼占大頭?”
燕王懟回去:“不服啊?”
“不服你找贏小米再打一場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王氣短,轉而攻擊:“我打不過,你特麼就打得過?”
“你燕國連齊國都打不過,逞什麼能?”
燕王:“可我靠海啊,還挨著箕子朝鮮。”
“去倭島比你們近、比你們容易、比你們方便。”
“我占大頭,有問題嗎?”
眼見又要吵翻天,姬延拿出天子威嚴,使勁摔了下杯子,雖然沒什麼人在意。
“都閉嘴!”
“怪不得將來是秦國一統天下,看看你們這點出息。”
燕王冷眼瞪著姬延,大有一言不合就“小宗揍大宗”的架勢。
“沒有後世的肥料、機械,沒有高產種子,無論如何精耕細作,華夏的糧食產量都是可以估算的。”
“你搞那麼多金銀回來,是想乾嘛?”
“當飯吃嗎?”
燕王脫口而出:“我特麼統一貨幣,搞金本位、銀本位,行不行!”
姬延頓時用看勇士般的眼神看著他,緩緩豎起一個大拇指:“勇!太勇了!真乃壯士也!”
姬延敢統一文字語言,但他絕對不敢碰“統一度量衡”和“統一貨幣”這兩個雷區。
尤其是貨幣,那是各國的經濟命脈。
誰會把自己的貨幣,給一個名義上的天子管理?
這事,隻有等他們決出勝負。
隻有最後的勝利者才有資格乾。
燕王話一出口,見其餘六王,包括他一直覺得不太聰明的齊王,都眼神不善地瞪著自己。
雖然還沒完全想明白,但也知道闖禍了,燕王趕緊改口:“贏小米家那個小政,還能收天下兵器鑄十二金人呢。”
“我特麼用黃金鑄幾個真金人,不行嗎?”
燕王左一句贏小米,右一句小政,都把嬴稷氣笑了。
“燕王,奇觀誤國啊。”
燕王破罐破摔:“呸,不造奇觀,幾十年後還不是被你秦國滅了。”
“造個奇觀,史書上還能多記我兩筆,後人還能多討論我幾年呢。”
此言一出,連嬴稷都沒憋住,哈哈大笑起來。
嘿,趙王他不傻哎。
殿內氣氛瞬間緩和,賓主儘歡。
姬延趁熱打鐵,吩咐兩個大土豪,齊國出肉,秦國出酒,大家開宴。
慶祝慶祝,樂嗬樂嗬。
慶祝代國成立。
慶祝新製度試驗田開張。
慶祝天下雖未一統,但至少先統一了三分之一語言和文字)。
宴席上,姬延徹底放飛自我,毫無吃相地專注於肉,邊吃邊吐槽。
一會兒吐槽肉老,一會兒吐槽鹽重。
一會兒又吐槽他們不團結,早點聯手,去西域把香料找回來,這肉得多香?
酒過三巡,姬延拉著隨行史官,打著酒嗝囑咐:“聽著,予一人今日之功——重定文字雅言,撮合各國探險尋種,你必得給予一人詳詳細細、原原本本地記下來!”
“等回了王城,予一人就找最好的石匠,把這些功勞刻在石碑上,埋進予一人的陵墓裡。”
“予一人就算當亡國之君,那也要做千古以來名聲最好、功勞最大的那個。”
“要讓後世人一提起來就感歎——若是讓予一人生在周室強盛之時,必是那千萬年才出一個的聖明之君!”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