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這周天子姬延。
用東北話來說,那可真是支棱起來了。
因為他悟到了至高術——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一旦破罐破摔,反而海闊天空。
想他堂堂周天子,窮得叮當響,淪落到要向子民借債度日。
被各路諸侯呼來喝去,活得像個臣子。
從前還端著架子,覺得再落魄也不能丟祖宗的臉。
如今可好,天幕劇透,他已知自己就是那板上釘釘的亡國之君。
臉?
那是什麼東西?
能吃嗎?
他環視殿內諸王,氣沉丹田,猛地喝道:
“秦王、齊王、楚王、燕王、韓王、趙王、魏王、你們都給予一人聽著!”
雲鶴:我聽著呢。劃掉,竄台了。)
姬延直接以“王”相稱,按理說諸王該心下暗喜。
可看他那仿佛下一秒就要掀桌的精神狀態,誰都知道準沒好事。
諸王默契地保持沉默,靜觀其變。
隻見姬延雙手叉腰,一隻腳“啪”地踩上桌案,毫無天子威儀,活脫脫一個市井罵街的潑婦。
他清了清嗓子,左手挨個點過六國君王:“從今日起,爾等立刻恢複朝貢!”
六國君王:……
“氣糊塗了?”
“怕是失心瘋了。”
“快去取金汁來醒醒神!”
麵對六國君王的嘲諷,姬延絲毫不在意,麵不改色,像沒聽到一樣。
他右手猛地指向嬴稷:“秦王!你也不貢?”
嬴稷冷笑一聲:“得寸進尺,癡心妄想!”
讓你給趙括封個爵,還真把自己當根蔥了?
你以為自己又行了?
清醒點,你是姬延,不是姬發,更不是姬旦!
得了這回答,姬延竟哈哈大笑起來,隻是笑聲裡透著一股蒼涼。
“好!好得很!”
“既然你們都不貢,予一人這天子當著還有什麼滋味?”
“嬴稷,當年你兄長嬴蕩想舉鼎,予一人罵得他狗血淋頭!”
“但今日,予一人就把這九鼎送給你,你自己派人來拿。”
“還有你那未出生的兒孫嬴政,既然後世說他統一天下,便是天命在秦。”
“予一人今日就效仿上古先賢,將天子之位禪讓於你!”
“予一人將大周的天命,還給你這大商後人。”
“從今天開始,你便是秦始皇了!”
語驚四座,鬼神皆駭!
山東六王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躬身勸諫:“天子三思啊!”
連嬴稷都趕緊行禮:“天子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六王是怕秦國得了這“天命所歸”的大義名分,從此更加名正言順地揍他們。
而嬴稷嘛……
雖說曆史上,長平之戰四年後,秦國就揍趴了周天子湊合的聯軍,把周天子最後的直屬城池收了,拿走九鼎。
再七年後,把周朝僅剩的東周國一並滅了,徹底滅亡周朝。
但那是建立在長平坑殺數十萬趙卒、徹底打殘趙國,並通過一連串戰役削弱各國的基礎上。
再加上是周天子自己作死先動手,秦國才“被迫”反擊,還“仁至義儘”地等姬延死了才取鼎,給周天子留了體麵。
那時各諸侯國的勢力,已經不足以對秦國造成什麼致命的威脅。
秦國一家勢大,距離取得天下,需要的隻是時間罷了。
可現在呢?
那四十萬趙人還活蹦亂跳,隻是換了個“代”籍。
各國實力猶在。
雖然六國日常塑料兄弟情。
六國最團結的事是——六國從不團結。
但若姬延真把九鼎和天命送給嬴稷,他們絕對會曆史上頭一遭團結起來,往死裡揍秦國。
九鼎拿了也就拿了,關鍵是“禪讓”這麵大旗。
嬴稷不接吧,心裡癢癢,麵子上也過不去。
接了吧……看六王那恨不得生吞了他的眼神就知道,這絕對會觸發山東六國的求生聯盟終極形態。
所以,六王勸姬延三思,嬴稷勸姬延冷靜。
不就是朝貢嗎?
給!必須給!
天子都窮成這德行了,接濟一下怎麼了?
誰家還沒幾個輩分大、不要臉、窮的要死的窮親戚?
就當喂路邊的野狗,積德行善了。
“真給?”姬延斜著眼問。
“真給!”七王點頭如搗蒜。
“成,”姬延滿意地清了清嗓子,“那予一人還有兩件事。”
趙王立馬接口:“哎,天子,人不能太無恥,得寸進尺、癡心妄想就沒意思了。”
魏王道:“末代天子那也是天子,可不能學那末代皇帝,把皇帝的臉都丟淨了。”
燕王幫腔:“就是!大不了你把九鼎給贏小米,再禪讓給他。”
“我們山東六國無非再搞一次孟津會盟,學老祖宗小邦周克大邑商,再來一遍罷了!”
嬴稷不屑:“啊呸!給你們臉了?”
“來啊,你們集合聯軍,挑個地方,陪你們練練!”
“彆吵了,都彆吵了。”姬延怒拍桌子,雖然沒什麼用。
“予一人要說的事,是你們心裡想做,但又不好做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一件事,便是統一文字和雅言,就用後世的簡體字和普通話。”
古人隻是古,並不傻,更不迂腐。
先秦文字數量有限,一字多義,晦澀難懂。
有更好用、更簡便的文字和語言,自然樂意用。
但問題出就出在——嬴稷聲稱後世文字脫胎於他家政兒“書同文”的成果。
而燕王則跳出來譏諷嬴稷,問他知不知道後世對普通話的定義——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你嬴稷知道後世的北京,現在是誰的地盤嗎?
於是這事,就被扯上了政治色彩。
眾所周知,任何事一旦扯上政治,就會變得無比麻煩。
嬴稷心裡清楚,後世北京口音跟現在的燕國沒有絲毫關係,但他偏要堅持用簡體字,抵製普通話。
燕王也知道簡體字並非嬴秦獨創,但他死活要推行普通話,抵製秦係文字。
眾所周知,語言和文字是相輔相成的。
這麼一搞,燕國得忙著造字,秦國得急著定音,雙雙進入死胡同。
其他五國雖然早已因天幕,而廣泛使用後世語言文字。
但官方層麵,誰都不敢提將後世語言文字,定為通用。
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問題了。
是立場問題,是政治問題,是掉腦袋的問題!
提議用後世文字,就是精秦,是隱藏極深的秦國細作。
提議用後世普通話,就是精燕,是隱藏極深的燕國間諜。
誰敢提議定為官方用語,政敵立馬一頂“燕諜”或“秦細”的帽子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