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彆費勁打我們了,我們趙國直接投降……啊不,是合流。
即日起,趙國就掛秦國旗,行秦國法。
李斯驚愕:“趙王遷哪來這麼大魄力?趙國朝堂就任他如此胡鬨?”
嬴政沒直接回答,反而連發三問:“可還記得廉頗?”
李斯:“自然記得,他不是被趙王棄用,閒居魏國大梁嗎?難道被請回去了?”
嬴政:“可還記得李牧?”
李斯:“記得,他應在代郡雁門駐守。趙王調他回邯鄲了?”
嬴政再問:“可知他二人姓氏?”
“廉頗,贏姓廉氏;李牧,贏姓李氏,與秦趙同為一個祖宗,嘶……”李斯倒吸一口涼氣,想起一個特彆操蛋的可能性。
嬴政歎了口氣,聽不出喜怒:“趙王遷已將廉頗從魏國請回,又急召李牧回邯鄲。”
“他把從天幕聽來的內閣、軍機處都搬了出來,讓李牧內閣、主政,廉頗管軍機處主軍。"
說到這,嬴政揉了揉額角,頭痛不已:“而後……趙王宣稱國難當頭,需選賢任能。”
“又稱廉頗與李牧本就是一家人。”
“於是他立廉頗為王太弟,李牧為王次弟,言明自己死後,便依此順序繼位。”
李斯再次倒吸涼氣:“宗室與朝臣竟能容忍?”
“廉頗、李牧雖非完人,但既知天命歸秦,豈會因趙王昏聵之言,為一個注定引發內亂的繼承順序而互相爭鬥?”
“他們難道不該聯手施壓,逼趙王收回成命嗎?”
嬴政幽幽道:“在廉頗李牧回邯鄲前,趙王已更換禁軍統領。”
“新統領是郭開。”
李斯瞬間明了。
郭開這廝,若離了趙王庇護,怕是頃刻間就會被憤怒的趙人生吞活剝。
他急問:“如此說來,廉頗、李牧見不到趙王?”
嬴政:“見得到。”
“若見不到,他們豈不立刻以清君側之名攻打王城?”
“不過趙王隻是在城牆上與他們對話,表明自己安然無恙,並將軍國大事全權交予他們處理。”
李斯又問:“那趙氏宗族呢?”
“依他們優良傳統,不該想法子弄死趙王遷,另立新君嗎?”
嬴政被這句“優良傳統”逗笑了。
“趙王遷對宗室說:爾等即便弄死我,偽造遺詔也無用。廉頗、李牧在軍中和朝堂勢力盤根錯節,國難當頭,臣民是會擁立我親封的王太弟,還是你們這些廢物?”
李斯恍然大悟:“所以,宗室是想先下手為強,弄死廉頗和李牧?”
贏政點了點頭,拿起那份國書:“在趙國這般內鬥鬨劇麵前,這份欲降未降的國書,反倒顯得最正常不過了。”
李斯萬分不解:“可趙王圖啥呢?”
嬴政長歎:“朕若想得明白,朕就是趙王了。”
李斯啞然,轉而好奇:“此刻趙王在宮中作甚?”
嬴政表情古怪:“他在……修族譜。”
“他說姬姓、嬴姓皆出自黃帝,華夏自古便是黃帝之土。”
“如今姬周已亡,嬴姓即為大宗,而秦乃大宗中之大宗,天下合該歸秦。”
“他正寫信勸列國直接投降呢。”
李斯一時被趙王的腦回路驚呆了。
這到底是圖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被後人傳染了,準備搞樂子?
但仔細想想,李斯又覺得這些操作發生在趙王遷身上並不稀奇。
畢竟遷素以無行聞於諸國。
這孩子啊,打小就不是個正常人。
~~~~~~
趙國,王城。
莫說嬴政李斯想不通,就連最懂趙王心意、趙王頭號心腹郭開也想不明白。
郭開小心翼翼:“王上,您這是……”
趙王遷眼睛一瞪:“叫朕陛下!”
“他嬴政將朕作為皇帝獨屬,朕為何不可?”
為何君王都愛奸臣?
就因為奸臣太特麼懂事了。
郭開立刻從善如流,三跪九叩,高呼:“偉大的華夏統治者、趙地人民愛戴的官家、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愚鈍,懇請陛下為臣解惑。”
趙王遷滿意地點點頭,問道:“即便有天幕啟示,趙國能逆天改命,擊敗秦國一統天下嗎?”
郭開搖頭。
“那若國內不亂,廉頗、李牧那些人,會不會把朕趕下台,把你大卸八塊?”
郭開猛點頭。
這特麼還用說!
要不是我還有點用,您第一個就得把我剁了。
趙王遷一拍桌案:“人活一世,臣民求封侯拜相,君王求一番偉業。”
“所圖為何?”
“不就是為了青史留名嘛!”
“朕做不出豐功偉業,還不會搞點大新聞嗎?”
“搞事、搞樂子,朕這一生,不弱於人!”
他得意道:“你就說,朕這番操作,能不能在史書上狠狠記幾筆?”
“能不能讓幾千年後的後人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朕到底想乾啥?”
郭開瘋狂點頭。
能!
太能了!
簡直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全能!
趙王遷嗤笑:“韓王那嫁韓非的套路,頂多在史書上換一句‘某年某月,韓王昏聵,嫁韓非於秦’。”
“他隻是個配角,小配角。”
“真正的主角是嬴政、李斯、韓非。”
“他隻是個給贏政、李斯、韓非三角戀墊腳的小配角。”
趙王張開雙臂,傲然道:“朕!才是真正的主角!”
“朕要讓後人一提到朕,就爭論不休!”
“樂子人會奉朕為祖師!”
“陰謀論者會探究朕這麼做的深意!”
“找最好的刻匠,用最好的美玉刻塊碑,就放在朕陵墓最顯眼的地方!”
郭開問:“陛下,刻什麼?”
趙王遷大手一揮,擲地有聲:“朕是樂子人!”
“朕要讓未來的考古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為朕專門成立一個課題組!”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