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那座巍然矗立的大秦鐘樓,六國諸王私下裡沒少嚼舌根。
他們信誓旦旦地宣稱:那鐘樓,除了外麵那幾根會動的指針是真的,裡頭壓根沒啥精妙機械,全特娘的是人力在暗處吭哧吭哧推著轉!
直接罵嬴政?
算了算了,大家如今都是鹹陽的“高級囚徒”。
嬴政那家夥小心眼得很,還是彆觸這黴頭。
暗搓搓地罵罵墨家就行了。
畢竟指桑罵槐的精髓,就在於明著嘲諷墨家技藝不精,暗地裡諷刺嬴政好大喜功、虛張聲勢。
偏生你嬴政還沒法因為這等誤會就發作收拾他們。
我們罵的是墨家,又沒罵你!
你自己上撿著挨罵,這怪誰?
這就好比小時候對罵,你喊彆人“兒子”,彆人回一句“兒子說誰?”,你怎麼接話都是自認倒黴。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拳頭懟他臉上。
但嬴政顯然沒必要為這點嘴皮子小事動怒。
畢竟這幾位,可是他的大金主啊!
拿了人家的錢,讓人家過過嘴癮,怎麼了?
嬴政此番不僅請來了山東六王,更是把西周、春秋、戰國以來所有被滅、但尚有餘財或故土影響力的諸侯後代全搜羅來了。
正所謂:地圖開疆,海外封國。
嬴政直接將後世提供的全球地圖甩給他們看:“交錢!隻要錢到位,大秦就派兵助諸位前往域外建立封國!”
當然,這計劃目前純屬畫餅。
時間未定,方案暫無,突出一個空手套白狼。
但對於這些早已亡國的諸侯後裔而言,嬴政不就是想要錢嘛?
花錢保平安,這道理他們懂。
尤其那位名叫劉季的始皇義子,挨個拜訪時說得直白:“這位君王,您也不想陛下‘不得已’找個罪名,給您來個抄家滅族吧?”
非山東六國的諸侯們積極響應,花錢消災。
何況嬴政雖然臉厚、不要臉,但隻要大秦不倒,他的承諾應該還是管點用的。
真等能在域外封國之時,這個承諾不就派上用處了嗎?
其中,早在許多年前就已徹底臣服、成為秦國附庸的衛國最為踴躍,堪稱“哄抬物價”的急先鋒。
衛國就是營銷號常說的“秦未滅全”的諸侯國,理由諸如“商鞅是衛人、呂不韋是衛人,始皇念舊情”純屬扯淡。
真實原因是衛國早就躺平認慫,稱臣納貢,毫無威脅,秦國懶得特意去滅而已。
秦昭襄王五十五年,魏國囚殺衛懷君,繼任衛君是魏國的女婿,衛國成了魏國的附庸國。
秦王政六年,秦取濮陽等地,之後秦國在此基礎上設立東郡。
秦王政八年,嬴政將衛元君遷往野王,衛國此時已名存實亡。
衛國成為秦國的附庸,僅存野王一城以祭祀先祖,因國小而獨存。
商戰曆來搞對手,誰閒得蛋疼先捅自己一刀?
當然,嬴政也清楚歐洲、新大陸等地過於遙遠,光畫餅不夠,得拿出點“現貨”勾著,否則六國寧願被抄家也不願當冤大頭。
於是,朝鮮、倭島、南越沿海這些相對近便的土地被拿了出來,公開拍賣,價高者得。
六國諸王私下串聯,達成“價格聯盟”,約定統一出價,絕不內卷,隻給嬴政一點甜頭,但絕不多給。
他們算盤打得響:除了我們六國,還有哪個冤種能出得起大價錢?
然而,衛國代表跳了出來:“我們雖窮,但人多勢眾!”
“咱們聯合集資,先把地拍下來,再按出資比例分。”
“地再小,也是個王啊!”
“難道你們還想繼續在中原寄人籬下?”
一村之國王,那也是國王,不是村長。
國王可以按照國君禮儀修煉宗廟,祭祀祖先,但村長不行!
是在中原寄人籬下,按照普通百姓的禮儀祭祀祖先,還是去當一村國王,讓祖先得以享受國君血食?
對諸位早已滅國多年的諸國後裔來說,並不難選。
更狠的是,嬴政承諾:拍得土地者,可遷移適量故國人口前往封國。
這一招直擊要害。
戰國七雄的版圖都是不斷征服擴張來的,若讓嬴政把忠於六國的青壯和遺民都遷走了,將來還造個屁的反!
不過,楚、燕、齊三國相對淡定。
他們根基深厚,乃是周初之封國。
而且消化了征服地多年,不怕幾百年前的故主後裔還能有多大號召力。
突然冒出一個幾百年前的諸侯,說某地百姓是他們的國人,你不給足夠多的利益,你看百姓認不認?
所以,他們仍堅持壓價策略。
要我們買土地可以,但這價格得由我們定!
但這對韓、趙、魏三國簡直是晴天霹靂。
因為嬴政……把晉國後人給請出來了。
曆史上,秦晉都有聯姻,嬴政大談秦晉之好。
秦晉乃親戚之國,雖然晉國現在落魄了,但秦國不能不管窮親戚,於是借了二十萬金給他們,讓他們參與拍賣。
然後嬴政又說自己是華夏第一個皇帝,並且還是千古一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世晉朝的皇帝把晉這個國號的名聲毀了,自己作為第一個皇帝、千古一帝,理應有責任替後世皇帝補償,又借了二十萬金給晉國後人,五十年免息。
韓、趙、魏三家頓時坐不住了。
尤其是智氏、中行氏、範氏等家族也支持晉國後裔。
當初,三家合力將他們掀翻,才有韓趙魏三家分晉。
若讓晉國複辟成功,這還得了?
如今距離晉國消失不到兩百年,晉國舊地上認這筆賬的人可不少。
讓韓趙魏的人跟秦國走,他們可能不願意。
但若是跟“正統”晉國後人走,利益足夠的話,響應者恐怕不少。
於是,韓趙魏也慌忙加入戰局,絕不能讓晉國複國。
山東六國的價格聯盟,如同他們曆史上所有的同盟一樣,瞬間土崩瓦解。
韓趙魏想要朝鮮,再來一次三家分晉的劇本。
那地雖小,卻也能容下三個國家。
但燕國也想要,畢竟離得近,四舍五入也算故土複國。
幾家爭得麵紅耳赤,價格節節攀升。
這時,又一個意想不到的競拍者加入了戰局。
此人正是箕子朝鮮的國王本人!
還記得之前被始皇和巨子派去冰天雪地試驗“火藥在極度寒冷情況下威力”的那群人嗎?
這群膽大包天的墨家子弟和秦兵,他們到了燕地,準備開始實驗。
但是三個普通人都必出一個點子王,更何況一群膽大包天之徒。
點子王說:燕國不夠冷、不夠凍,既然都到了燕國,不如去更冷的朝鮮。
順便還可以“友好訪問”一下,給朝鮮國王帶來大秦的問候。
於是,這群人“一不小心、稍不注意”,差點把朝鮮王宮給炸上天。
這群人有多大膽呢?
這麼說吧,也就是火藥不夠,否則他們高低得試試能不能把長白山炸平。
朝鮮國王嚇破了膽,連夜跑到鹹陽,哭訴:“始皇陛下,這國家您想要就直說。”
“是郡縣,還是分封,隨您便。”
“我祖上是箕子,您祖上是惡來,大家都是商人後裔,都為商王流過血,是實在親戚加並肩與共的戰友啊!”
“這朝鮮,您要是想要,我們立馬奉上,彆派人用火藥嚇唬我們了。”
嬴政一臉正氣地拒絕:“朕若要你的土地,自會堂堂正正派兵取之,豈會用此下作手段?”
“皆是手下人自作主張,朕深表歉意!”
“大家不僅是親戚,在商朝還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朕絕不會要你的土地!”
一套標準官話之後,朝鮮國王心裡更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