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項羽:我特麼成嬴政兒子了? 荊軻:我和嬴政成兄弟了?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刷視頻:震驚古人 > 第550章 項羽:我特麼成嬴政兒子了? 荊軻:我和嬴政成兄弟了?

第550章 項羽:我特麼成嬴政兒子了? 荊軻:我和嬴政成兄弟了?(1 / 2)

除了統一國籍、族籍,鼓勵百姓尋根問祖之外,始皇還乾了一票大的——大規模賜姓。

先秦到秦漢這會兒,雖然正是華夏姓氏大規模融合定型的關鍵時期。

但甭管是“姓”還是“氏”,在那年頭都不是平頭老百姓能隨便擁有的東西。

即便到了後來,兩漢皇帝時不時“賜民爵”搞普惠,三國魏晉時期,隻有名沒有姓的人依舊一抓一大把。

在秦朝?那就更彆提了。

於是,始皇采納了劉季的建議,搞起了轟轟烈烈的“賜姓運動”。

首賜“秦”姓。

凡個人為秦國立過戰功,或祖上對秦國有貢獻,且目前無姓者,統統賜姓“秦”!

接下來是“華”和“夏”。

各諸侯國內,隻要祖上或個人曾為了華夏文明,參與抵抗過蠻夷。

無論是南蠻、北狄、東夷、還是西戎,隻要和這些外來戶乾過仗,都可以選擇“華”或“夏”為姓。

要是覺得“華”、“夏”太大眾,不想跟風,也沒問題。

六國國名、周朝諸侯國名,乃至夏商時期的方國之名,隻要史書上有記載,隨你挑!

這些要是都看不上?也沒事!

後世不是有本《百家姓》嗎?

裡麵除了“贏”和“秦”這兩個姓,其他姓任君選擇!

甚至,你腦洞大開想自創一個姓氏,隻要不違法、不違背公序良俗,並且能找到至少一百個誌同道合的人願意跟你姓這個,朝廷就認。

當然,你要是不願意接受新賜的姓,就想沿用現在用的,如果你有的話,也完全沒問題。

畢竟平民百姓無所謂,但那些貴族老爺們可不願意隨隨便便就把傳承了多少代的姓氏給改了。

同時,詔令還規定:同姓之人超過百口,互有親屬關係,即可向朝廷申請“認證族譜”。

這族譜將由孔子後人孔鮒親筆書寫,並由始皇親自蓋上傳國玉璽的大印!

此詔一出,民間取姓的熱情瞬間被點燃。

就像三哥家的火箭——炸了!

孔子後人親筆,也就那麼回事兒。

關鍵是傳國玉璽蓋的那個戳啊!

這玩意兒是可以當傳家寶世代流傳的!

用後世的話說,這叫“限量版官方認證文物”,保值增值潛力無限!

於是乎,能找到同一個祖宗的、沾親帶故的,紛紛湊一塊兒商量著取同一個姓,然後熱火朝天地申請族譜。

那些既不是同宗、也不沾親的,隻要選了同一個姓,立馬開始互相嫁女兒結親家。

沒女兒的,或者女兒已經嫁人的,甚至提前給孫子輩訂上娃娃親,就為了湊夠那“百人同姓、互為親屬”的硬指標。

拿傳國玉璽來乾這個,確實有點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

但始皇自有考量。

他想到後世傳國玉璽丟失。

自己原本打算把真的傳國玉璽放進陵墓,做個假的流傳後世。

但萬一……連假的也丟了呢?

萬一哪個缺心眼的大臣把自己用真璽陪葬的事給記錄了下來,又被後人知道了……那自己的皇陵恐怕不是被盜,就是被“保護性發掘”。

後人無非就是好奇傳國玉璽長啥樣、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篆是怎麼刻的。

乾脆,現在就用它可勁兒給百姓的族譜蓋章!

蓋它個幾萬、十幾萬個,讓後世學者隨便研究,看夠了就彆來打擾朕的長眠了!

按最保守估算,始皇時期人口,也有兩千萬人。

“百人即可為一族”,那理論上就能有二十萬份族譜!

當然,有的家族規模遠超百人,甚至達到千人。

也有的對始皇賜姓和孔鮒手書族譜壓根不感冒。

所以實際上不會有二十萬份,但再怎麼說,十來萬、好幾萬份總是有的。

真要讓孔鮒親手寫十幾萬份族譜,他的手得寫斷。

讓始皇親手蓋十幾萬個章,他的胳膊得廢掉。

所以,所謂“親筆”,實際上是叔孫通搞的“新儒家”團隊合力完成的,隻是掛孔鮒的名頭而已。

而那個“親自用傳國玉璽蓋章”的光榮任務,則交給了……劉季。

劉季一聽,臉都綠了:“義父!這、這事……兒臣恐怕不合適吧?”

始皇眼皮都沒抬:“傳國玉璽乃皇帝特有之物,關乎國體。”

“滿朝文武,除了你,還有誰更合適?”

“你雖是劉季,但那劉邦終究是漢家開國皇帝。”

“這份殊榮,非你莫屬。”

劉季急得直搓手:“義父,兒臣的好哥哥,您的好兒子,扶蘇皇兄乃是大秦太子,未來的國君,他來蓋章最名正言順啊!”

始皇歎了口氣,語氣“慈愛”:“扶蘇還年輕,朕怕他蓋完這麼多章,手會落下毛病,影響將來批閱奏章。”

劉季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義父,兒臣隻比您小三歲啊……兒臣這把老骨頭……”

始皇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唉,誰讓你是朕最疼愛、也是唯一的義子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就多受受累,幫你皇兄分擔分擔吧。”

劉季:……

親兒子就比義子金貴嗎?!

我這把老骨頭就不是骨頭了?!

但劉季也隻敢在心裡罵罵咧咧,臉上還得擠出感恩戴德的表情,接下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

數日後,項梁領著項氏一族主要成員,抵達了鹹陽。

一同運來的,還有一具躺在木板車上、麵部被劃得稀爛、根本無法辨認的“項羽”屍體。

項梁依計行事,指著屍體,向始皇稟報:羽兒倔強,不願歸降,又知反秦無望,自覺無顏麵對先祖,故而劃爛臉麵後自刎了。

言罷,項梁跪地請罪。

一旁李斯正想跳出來戳穿,指責項梁隨便找來個身材相仿的替死鬼,毀容頂替。

誰知他還沒開口,一聲淒厲無比的哭嚎猛地炸響!

保存屍體無非用石灰、鹽或冰凍。

但項梁什麼都沒用,就這麼讓屍體一路顛簸到了鹹陽。

此時屍首已經開始腐爛發臭,甚至還有蛆蟲在脖頸處蠕動。

但劉季可不管這些!

隻見他一個箭步衝上前,撲到屍體上就嚎啕大哭:“我的好弟弟啊,你怎麼就這麼想不開啊!”

“兄長我還沒為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向你道歉啊!”

劉季用力捶打著屍體的胸膛,引來一陣細微的蛆蟲騷動。

“我還等著你打我一頓出氣,然後咱們兄弟再把酒言歡,同遊天下,你怎麼就這麼走了啊!”

“義父他老人家連我這個‘亡秦禍首’都能容下,收為義子,怎麼可能會殺你呢?”

“你怎麼就這麼強啊!”

“我的好弟弟哎~~~你這讓為兄可怎麼活啊!”

劉季哭得那是驚天地泣鬼神,聞者無不動容,紛紛側目拭淚。

哭著哭著,他轉身就朝著始皇“噗通”跪下,聲淚俱下地請求始皇借他點錢,他要好好安葬他的“好弟弟”項羽。

始皇準了。

於是劉季忙活起來,請陰陽家在鹹陽城外尋了處“風水寶地”,又花錢讓人種上大片桃樹。

時人不解,劉季解釋道:“我與項羽弟弟的情誼,就好比後世那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生前不能與弟弟桃園結義,弟弟死了,難道還不能讓他在桃花林中安息嗎?”

他還特意囑咐製作棺材的匠人:“一定要用我弟弟最喜歡的桃木!”

匠人遲疑:“桃木……好像不太吉利吧?後世都說……”

劉季直接打斷:“後世的法律能管到秦朝嗎?”

匠人搖頭。

劉季:“那不就結了,後世的鬼神之說也管不到現在!”

“咱們現在不興什麼轉世投胎,流行的是‘九幽之下和人間一個樣’,陪葬什麼,在下麵就用什麼。”

“若桃木真能辟邪殺鬼,豈不是更好?”

“弟弟到了下麵,扛著這桃木棺材,什麼冥帝、閻羅、鬼王,統統都不是我弟弟的對手!”

“弟弟在人間沒來得及做出一番事業,我當哥哥的,還不能幫他在九幽地府闖出一番名堂嗎?”

“對了,彆用普通桃木,要用就用的雷擊桃木!要最好的!”

做棺材的匠人嘴角抽搐,心裡徹底明白了:劉季果然超愛項羽!

愛到要讓他永世不得超生!

大家都是看過天幕的,用雷擊木做棺材……這魂魄剛離體,就得被至陽至剛的雷霆餘威劈得灰飛煙滅吧?

不過匠人也懶得吐槽,反正劉季錢給得足,愛咋葬咋葬吧。

隨後,劉季又派人去泰山采石,為項羽立碑。

請來最好的石匠,刻上墓誌銘:

【弟項羽之墓,兄劉季立。】

泰山石當墓碑,雷擊桃木做棺材……

這“福氣”,一般人可真消受不起。

與此同時,在有意無意的輿論引導下,世人都交口稱讚:“瞧瞧,怪不得人家能當漢朝開國皇帝呢!”

“就這份對兄弟的深情厚誼,是我,我也死心塌地跟他混啊!”

同時,百姓們更在熱議另一件事。

劉季是始皇義子,項羽是劉季義弟,四舍五入,項羽是不是也算陛下的乾兒子?

乾親的親戚算親戚,那乾親的乾親算不算親戚?

大家爭論不休。

但隻要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算”,劉季的目的就達到了。


最新小说: 吞魂魔帝 重生七零:截胡廠花後,我成科技大佬 苟出一個武道天家 重生農女發家記 大唐:請陛下歸天 直播盜墓之最後一個摸金校尉 白四爺,夫人到處說你不做人 認錯崽崽後,京城大佬爭當我夫君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報係統 失業後,我選擇了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