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邊疆苦,卻不知道當川貴良田養不活那麼多人時,那才叫真苦。
而那些對“華夏”民族身份頗有微詞的人,也願意移民阿蘇家。
雖然成了阿蘇人就看不了天幕,但他們……尤其是故土新歸之地那些被宗教洗腦的人,根本不在乎。
若是不信,建議去看看相關視頻。
阿華和阿蘇還承諾:牛羊等財物,願意帶走就帶走,帶不走的按市價收購。
到了阿蘇家,按“一畝換兩畝”的原則發地。
也就是你在阿華家有一畝地,到了阿蘇家就給你兩畝。
並且,實際上甚至是一比五、一比十的發!因為阿蘇家真是地廣人稀。
更何況,阿蘇把這些移民都安排在各小弟家裡。
花彆人家的地,咱不心疼。
這群移民肯定會因風俗習慣和本地居民鬨矛盾。
而本地居民又會因移民分到的地多而恨上小弟們的朝廷。
“我祖祖輩輩在這,才這麼點田!新來的憑什麼比我多?”
小弟們明知這是陽謀,也沒法破解。
難道和大哥翻臉?
讓百姓跟著一起和大哥鬨鬨、多要點好處,百姓願意。
但真要掀桌子和大哥乾仗、分家……嗬嗬,百姓肯定會抄家夥,但衝的恐怕不是大哥,而是先把自己揚了。
郎有情,妾有意,這事就這麼成了。
阿美在一旁看的著急,你們怎麼越走越近,都快親上了。
怎麼又把我撇下了?
這不行!
於是阿美趕緊表示:我家也可以接受移民!
阿華說行啊,然後遞過去一份名單。
阿美一看就懵了:這名字……怎麼看著像中東那片的?
阿華:不是像,這些都是最虔誠的宗教徒,和你們信宗教的一樣。
阿美:這能一樣?
阿華:都是信上帝的嘛,隻是稱呼不同。
阿美:我要的是知識分子!
阿華又掏出一份名單。
阿美:……
我要的是能搞科研、搞理論、哪怕會打鐵的工人也行啊!
誰特麼要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隻會嘰嘰歪歪、一點建設性意見都沒有的窮酸文人!
阿華:這可都是你的鐵杆粉絲,連祭祖時都要在胸口劃十字的,真不要?
阿美:不要!哪怕給我隻會乾體力活的都行,這些人堅決不要!
阿華指著第一份名單,一臉“純真”地問:“這些不都是能乾體力活的嗎?”
阿美抓狂道:這些都是極端宗教分子!
聞言,阿華和阿蘇立刻義正詞嚴地指責阿美:“你居然搞宗教歧視!!!”
阿美頓時語塞。
阿華給的,都是阿美不想接的盤。
我阿美又不是垃圾回收站。
你都看不上的東西,往我家塞,你惡心誰呢?
於是,此事不了了之。
火熱年代,民族之事,大致如此。
其他種種,容後再稟。
至於春風的年代,關於民族一事……不提也罷。
~~~~~~
還是說回大秦吧。
除了統一國籍和族籍這檔子事,秦王政又順手解開了一道昔日禁令。
當年始皇一統天下後,曾明令禁止百姓以故國之名自稱籍貫。
比方說,你家住燕國舊都薊城。
出了門,你可以說自己是廣陽郡人、薊縣人。
甚至可以學某個在刻板印象中不團結的省份一樣,什麼郡、什麼縣都不提,直接精細到村。
甭管彆人聽沒聽過,反正我就住這兒!
但唯獨不能說“我是燕國人”或“燕地人”。
當然,這種禁令就算放到明朝錦衣衛、清朝血滴子眼皮底下,也未必能完全貫徹。
即便隻要使用通訊設備就能被記錄被追蹤的現代,也做不到同時監視所有人。
更彆提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秦朝了。
所以這條律令,差不多就跟現代查騎電瓶車戴不戴頭盔一個性質。
平時懶得較真的時候,你從交警隊門口漂移過去都沒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