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倭狗汪汪叫。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刷視頻:震驚古人 > 第529章 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倭狗汪汪叫。

第529章 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倭狗汪汪叫。(1 / 2)

宋,開寶二年。

遼,保寧元年。

韓德讓終究還是安然返回了遼國。

送死都沒送成,成了他一時之嘲。

雖然後人猜測其與蕭後有染,但耶律賢不可能因為後人猜測之言誅殺韓德讓。

耶律賢到底是一國之君,胸中自有丘壑。

他深知後人調侃多為臆測,若因幾句風言風語就誅殺重臣,豈不令朝堂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更何況,韓家樹大根深。

韓知古曾任尚書令,韓匡嗣更是官至太尉,封昌黎郡開國公。

韓家是遼國漢臣中舉足輕重的一支。

耶律賢當年能登大寶,少不了韓家與其他漢臣勢力的支持。

若因後世一句笑談而自斷臂膀,除非他真想做個孤家寡人。

遼雖自認漢裔,皇族姓劉,後族姓蕭,可韓家……又不是韓信後代!

所以韓德讓此番請命使宋,耶律賢也不過順水推舟。

他不敢殺韓德讓,卻不代表心中毫無芥蒂。

天幕之言,終究像根小刺,紮得人不舒服。

若趙匡胤當真一怒之下殺了韓德讓,耶律賢大概會一邊假惺惺地痛哭“失我賢臣”,一邊笑著給南征添個由頭。

韓德讓自己,恐怕也會覺得這死法頗具戲劇性。

既青史留名,又為國捐軀,堪稱另類漢使。

更重要的是,能借此試探趙匡胤的器量。

若因幾句書信調侃就殺使泄憤,這等君主,又何足為懼?

可趙匡胤偏不惱。

他不僅沒殺,還能談笑自若,反將一軍。

韓德讓站在遼國的土地上,抬頭望了望天,心中暗歎:天幕啊天幕,你若晚出現幾年,等那趙光義上位,我大遼又何至於如此棘手?

趙匡胤,真是個難纏的對手啊!

~~~

而汴梁城中,送走韓德讓的趙匡胤,正對著另一樁破事頭疼不已。

南漢劉鋹,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滾刀肉。

“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是既定國策。

南漢,就是那個想當官先割掉老二的割據政權。

它拒絕歸宋,正是出兵的好借口。

荊湖轉運使王明已備好糧草,大將潘美也整軍待發。

隻等來年,一舉拿下廣州,抄了那座自唐以來就富得流油的海貿重鎮。

但劉鋹這個混蛋,在天幕出現後,竟然上書請降了!

還不是那種討價還價、求保封地的降,而是徹底躺平。

“您若接受,我立馬帶全家老小來汴梁,南漢之地隨您處置。”

趙匡胤被這操作惡心壞了。

你特麼都這麼識相了,朕還怎麼打你?

朕不打你,怎麼搶錢?

劉鋹惡心就惡心在,他既不像南唐李煜,也不像吳越錢俶。

吳越錢氏,一直很識時務。

各個割據政權先後稱帝,吳越一直接受冊封,隻稱王。

新羅、渤海國等海外諸國皆接受錢鏐冊封,尊其為君長。

天幕出現後,吳越納土歸宋。

歸降之前,還清查了一波貪官汙吏,將土地、金銀一並充入國庫封存。

並且因海外之國尊其為君長,所以理論上趙匡胤成了新羅、渤海等國的爺爺。

這麼識時務的人,宋皇當然好生相待。

李煜也識時務,查貪官抄家,收入國庫,納土歸降。

因為識時務,更因為那不知真假的小周後之事,趙匡胤也善待了李煜。

李煜自從歸降,也不寫傷感詩詞了,沒事就來兩首詩詞誇讚趙匡胤。

伸手還不打笑臉人。

人家又給錢,又給地,還為你歌功頌德,就沒必要欺負老實人了。

但劉鋹就太氣人了……

他倒不是不給國庫的錢。

而是南漢國庫不僅空空如也,還特麼倒欠一屁股債!

趙匡胤看到劉鋹表示要“上交國庫”的奏表時,直接氣笑了。

合著朕一文錢撈不著,還得替你還債?

他派使者暗示劉鋹:你學學李煜、錢俶,先進步一下,抄幾個貪官,把國庫填滿了再降。

劉鋹兩手一攤:“我沒可用之人啊!”

“滿朝文武全是貪官,軍隊上欺下、下欺民,我讓誰去抄?”

“讓貪官抄貪官?第一個死的就是我!”

使者忍住罵娘的衝動:“就沒一個清官?隋煬帝手下都還有幾個清官乾臣!”

劉鋹一臉誠懇:“您說說,正常人誰願意自宮當官?”

“不是貪圖富貴,誰乾這缺德事?”

使者還不死心:“那女官呢?”

劉鋹翻了個白眼:“您讓女官帶隊去抄軍閥、士紳的家?”

使者:“……”

使者知道自己氣糊塗了,深吸一口氣,又問:“內帑呢?”

劉鋹理直氣壯:“國庫都虧空,內帑早花光了!”

“宗親總有錢吧?”

“有資格繼位的全被我宰了,錢也花完了,就剩些古董、女人,官家不嫌棄的話……”

使者被氣的說不出話。

雖是嶺南小國,但掌握海上貿易,被你玩的國庫虧空,你特麼還很驕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哪是國主?

這特麼分明是滾刀肉成精!

使者處理不了,如實上報,讓趙官家操心吧。

南漢要投降大宋之事已傳得天下皆知,趙匡胤既要臉又要名聲,硬打是打不了了。

最終,大宋君臣翻爛史書,終於從某本唐代筆記中翻出一樁舊案。

唐肅宗至德二年,波斯與大食軍隊曾在廣州屠城劫掠。

不教而殺,謂之虐!

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

大宋作為華夏正統,自然不能乾不教而誅之事。

所以趙匡胤立刻派出一位使臣前往廣州,向大食、波斯商人“問罪”,要求他們為祖先“贖罪賠償”。

傳口諭的使臣,是趙匡胤專門找的新羅土人。

漢話會三句,胡語一竅不通。

口諭說完,漢人、胡人沒一個聽懂的。

那使臣嘰裡咕嚕念完“口諭”,扭頭就走。

商人慌忙去拉他衣袖,剛碰到手,就聽四周宋兵齊聲高呼:

“蠻夷襲擊天使!蠻夷造反了!”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傳到江南成了:“蠻夷屠殺天使,攻占興王府。”

到了汴梁更是徹底離譜:“蠻夷占廣州、屠殺民眾,虐殺南漢國主,自立為王!”

趙匡胤“大怒”,立刻命潘美出兵“平亂”。

並義正詞嚴宣告天下:

“我大宋不是滿清!絕不容蠻夷為禍中國!”

劉鋹急了,我特麼沒死啊!

急忙去找宋使:“我錯了,我有錢!”

“我有很多很多錢,求宋皇饒我一命!”

使者微微一笑,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晚了。”

“你不是知道自己錯了,你是知道自己要殺了。”

引用了一句天幕評論,使者又繼續補刀。

一刀脖子、一刀心臟。

最後穩穩的將匕首,插在人中。

“混蛋玩意兒,你去下麵當官吧!”

~~~~~~

南漢既平,隻剩北漢。

但在此之前,還得先安撫蜀地。

趙匡胤怒斥群臣:“朕隻令官員搬孟蜀國庫,誰讓他們搜刮百姓的?”

總而言之,宋皇的政策沒問題,都是下麵的官員執行壞了。

他殺了幾名官員暫穩民心,這才將目光投向北方。

打北漢,就不需要到處找理由了。

其一:北漢冤枉郭威,我大宋繼承大周法統,幫前朝報仇,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其二:劉崇稱帝遼國後,遣使前往遼朝,自稱“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

劉崇去世,劉承鈞繼位後,又奉遼帝為父皇帝。

你這性質,和石敬瑭也差不多了。

但北漢夾在宋遼之間,如同一顆釘子。

宋取之則可望燕雲,遼取之則可南下攻宋。

在沒把握應對遼國反撲之前,趙匡胤寧可維持現狀,讓北漢繼續當“緩衝帶”。

小國有小國的生存智慧。

一邊當兒皇帝,對遼國稱臣,表忠心。

一邊又時不時騷擾宋國邊疆,證明自己重要性。

同時又威脅遼國,你要是想要劉家國土,我就投宋。

所以,趙匡胤樂的保持現在的狀態,積蓄國力。

但你們不準再騷擾大宋邊疆了!

你特麼再騷擾,信不信我和遼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波蘭:???

北漢答應了,隻要你保證我不會被遼國吞並就行。

遼國也不介意保持原樣。

隻要你不投宋,一切都好說。

遼國忙著理清國內思想,論證“大遼才是漢家正統”。

第一:大遼軍民都能看見天幕,說明天幕認可大遼為華夏。

第二: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認證耶律氏為劉漢後裔,大漢酂侯蕭何,也認證了拔裡氏為蕭氏一脈。

劉邦:乃公和蕭何什麼時候認可了?

大遼:您默認了!

劉邦:乃公那是沒搶到評論機會!

大遼:那我不管,我們默認您默認了。


最新小说: 苟出一個武道天家 重生農女發家記 大唐:請陛下歸天 直播盜墓之最後一個摸金校尉 白四爺,夫人到處說你不做人 認錯崽崽後,京城大佬爭當我夫君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報係統 失業後,我選擇了修仙 小燕爾 妖魔亂世逢災年,我每日一卦糧肉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