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康熙明白了,恐怕四川駐防八旗已被張德地設計拿下,交給李定國祭旗了。
“川蜀既失,我大清……”康熙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然明了。
鼇拜卻話鋒一轉:“李定國,性雖剛毅,實則心善。”
“鄭成功,商賈出身,務實善變。”
見康熙麵露不解,他繼續道:“若無天幕異象,此二人皆當殞命於今年。”
“天幕現世,逆天改命,他們強撐一口氣續命,然這口氣能撐多久,猶未可知。”
“若我大清願讓出中原,甚至讓出關外龍興之地,讓他們在有生之年得見漢室光複……”
康熙眼中一亮:“相父之意是……遣使議和?”
“然也。”鼇拜點頭,“但須隱秘行事。”
“主要與吳三桂談,而且要大張旗鼓地談。”
他忽然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正藍旗不是一直想劫走吳應熊嗎?便讓他們得手,將和碩建寧長公主一並送去。”
“讓長公主充當信使。”
“無論談成與否,皆可給吳三桂添些麻煩。”
“吳應熊庸碌卻是長子,吳應麟無才無德卻野心勃勃,以唐太宗自居。”
“讓吳應熊回去,夠吳三桂頭疼了。”
“還有那長公主,吳三桂殺不得,也留不得。”
“她未曾作惡,唯一的‘罪’便是出身愛新覺羅家。”
“吳應熊能活至今,全賴長公主回護。”
“身為吳氏兒媳,又保全其子,若吳三桂殺之,將來還有誰敢降他?”
“況且長公主現已懷有身孕,若將來產下男丁……嗬嗬。”鼇拜笑聲中帶著冷意,未儘之語,不言自明。
“那與李定國、鄭成功聯絡之事?”康熙問。
“此事,便交由正藍旗去辦。”
鼇拜篤定道,“他們絕不會向吳三桂告密。”
“若這天下終歸吳三桂,正藍旗所得利益,與眼下並無多大區彆,或許更差。”
“唯有永曆帝重掌天下,他們方能獲得優容。”
“漢人講究恩怨分明,漢家皇帝更需彰顯仁義。”
“縱使實權不增,虛名厚賞,永曆帝絕不會吝嗇。”
聞言,康熙認可地點了點頭。
有的事,論跡不論心。
無論是天幕講的原本曆史,還是這個時空已經發生的事,都是正藍旗擁護永曆帝,想把他從吳三桂手下救出。
鼇拜接著部署:“故我等需與李定國、鄭成功密約,陸路倚仗李定國,海路借助鄭成功。”
“同時,要大張旗鼓與吳三桂和談,此為李、鄭二人日後與吳三桂翻臉,預留借口。”
“隻要前線攻勢受挫,吳三桂為奪首功,無論是想做曹操還是曹丕,都很可能同意和談,以求進退自如。”
康熙頷首,認為此計可行。
鼇拜麵色轉為凝重,低聲道:“接下來,臣會密調心腹精銳入京充入禁軍。”
“同時請陛下下旨,命滿洲八旗各戶推舉一人,編入禁軍。”
“對外便宣稱陛下欲破釜沉舟,禦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