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八年。
江南暮色漸沉。
馮盛安與周黍易拖著疲憊的步伐,朝著記憶裡那間能遮風避雨的破廟走去。
可到了地頭,兩人都愣住了。
眼前的廟宇雖談不上金碧輝煌,卻也牆垣完整,屋瓦齊整,與他們記憶中那個殘破不堪的落腳處判若兩地。
“這廟……何時修葺了?”周黍易疑惑地低語。
馮盛安心頭掠過一絲不安,“事出反常必有妖,繞開走。”
二人正欲退走,廟門卻哐當一聲猛然洞開。
幾條彪形大漢如猛虎出甲,不由分說便將他們擄了進去,徑直關進一間陰濕的地牢。
“說!鬼鬼祟祟的想乾嘛?”一個大漢用火鉗夾起一塊燒紅的炭塊,惡狠狠地逼問。
周黍易強自鎮定:“好漢息怒,我們兄弟是活不下去了,想去鄖陽府尋條活路。”
那大漢嗤笑一聲,唾沫星子幾乎噴到周黍易臉上。
“在魚米之鄉的江南都活不下去,跑去那山旮旯就能活?”
“把爺當三歲小孩糊弄呢?”
說著,那通紅的炭塊便作勢要往周黍易臉上烙去。
馮盛安腦中急轉,在這荒廟私設地牢的,能是什麼良善之輩?
他急忙喊道:“好漢且慢!我們兄弟實是想去鄖陽投白蓮教,反了這滿清朝廷!”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好漢若是順民,便將我二人捆送官府領賞。”
“若是那劫富濟貧的梁山好漢之流,便請劃下道來,我們兄弟願納投名狀。”
“隻要有口飯吃,跟定好漢。”
“要殺要剮,要放要留,還請好漢給個痛快,莫要折磨我們。”
那大漢聞言,倒是來了興致,上下打量著馮盛安。
“看你像個莊稼把式,說出的話倒不像地裡刨食的。”
他擺擺手,命手下嚴加看管,自己則將這事報給了青幫老太爺。
這等小人物,老太爺眼皮都懶得抬,直接吩咐:“拖出去,埋了。”
正與老太爺議事的和珅心思一動,竟開口攔下:“且慢,帶那兩人來偏廳,本官倒想見見。”
偏廳內,燭火搖曳。
和珅好整以暇地看著麵前兩個麵帶菜色的年輕人,語氣帶著幾分玩味:“本官,和珅。”
“就是天幕裡說的,家產比大清幾十年歲入還多的那個和珅。”
周黍易抬起頭,臉上寫滿了不信。
“好漢,我們都認了要謀反,何必再找人冒充和珅來詐我們?”
和珅像是聽到了什麼極好笑的事情,哈哈大笑,笑得身子都微微發顫。
“你們兩個小人物,捏死你們比捏死隻螞蟻還簡單!”
“殺你們還需要口供?”
“我大清律法,寧可錯殺三千,不放過一個!”
“彆說你們親口承認,就算沒承認,爺說你們反了,你們就是反了!”
“天下間,又有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冒充我和珅?”
周黍易將信將疑:“您……真是和珅?”
“如假包換!”
“看著不像啊,”周黍易小聲嘀咕,“天幕裡那位,明明是個又老又胖、一臉富態……”
和珅臉色瞬間一黑,仿佛生吞了隻蒼蠅。
他至今想不通,後人為何偏找個喜慶的胖子來演他!
我特麼很帥的,好不好!
全大清朝的帥哥,本官能排進前三。
他強壓下吐槽的欲望,回歸正題:“聽說,你們想去鄖陽投白蓮教造反?”
周黍易點了點頭。
“為何造反?”
“為口飯吃?”
“博取富貴?”
“還是單純想推翻滿清?”
和珅踱了一步,“你們今日運氣不錯,遇上了爺。”
“爺,也要造乾隆的反!”
“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你們想要的,爺都能給。”
“留在爺身邊,打個下手吧。”
周黍易一時不知如何應答,下意識看向馮盛安。
平日裡是他更有主意,但先前一番深談後,他覺著這事得聽馮兄弟的。
馮盛安不再沉默,他深吸一口氣,目光直視和珅,毫無懼色:“您?八旗子弟,乾隆皇帝的心腹重臣,要造反?”
“您要造反,我信。”
“畢竟天幕透露,您的結局可不怎麼好看。”
“但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馮盛安嘴角勾起一絲譏誚,“恕我直言,您當皇帝,和乾隆當皇帝,有何區彆?”
和珅不怒反笑,聲震屋瓦:“哈哈哈!”
“爺乃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之後,爺不是八旗,是正兒八經的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