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管家劉全,便是爺的遠房族親。”
馮盛安輕笑一聲,帶著看穿一切的淡然:“自打天幕提了那麼一嘴,如今這天下,但凡是姓劉的、姓牛的,乃至姓王姓胡的,但凡想成事,都忙著認劉邦當祖宗。”
“也不知他在地下作何感想。”
他話鋒一轉,語氣不卑不亢:“劉大人既然看得起我兄弟二人,我們也不是不識抬舉之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即便是逛窯子也講究個你情我願,此等掉腦袋的大事,更需誌同道合。”
“有些話,還是提前講明白為好。”
和珅挑了挑眉,示意他繼續。
馮盛安目光灼灼:“敢問劉大人,若造反成功,您將如何治國?”
和珅大手一揮,豪氣乾雲:“自是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大人,我問的是您,具體如何治國?”馮盛安緊追不舍。
“輕徭薄賦,效仿文景之治,貞觀之治!”
“然後呢?”
“解決倭寇!”
“百姓能吃飽飯嗎?”馮盛安問。
“征伐西洋,揚威四海!”
“百姓能吃飽飯嗎?”馮盛安再問,語氣加重。
“開疆拓土,奠定萬世之基!”
“百姓!能!吃飽!飯!嗎?!”馮盛安一字一頓,聲音陡然拔高。
和珅被他問得心頭火起,不耐煩地斥道:“你特麼能不能換句詞?!”
馮盛安毫不退讓,聲音帶著壓抑的憤怒與期盼:“百姓能不能有飯吃、有衣穿、有地種?!”
“能不能不受達官顯貴的欺壓?!”
和珅深吸一口氣,勉強壓下怒火,念誦起標準的仁政答案。
“朕登基之後,自會勉力為之。”
“曆朝開國之君,皆會與民休息,輕徭薄賦,分發田地,鼓勵生育。”
“太平一二十年,盛世自現。”
馮盛安不再糾纏於此,轉而問道:“劉大人如今聯絡了哪些義士,共襄義舉?”
“天地會、白蓮教、青幫,還有江南諸多士紳。”
馮盛安聞言,竟哈哈大笑起來,笑聲中充滿了悲涼與嘲諷。
“是不是連那八旗內部,隻要有人願意反正跟從您,您也照單全收?”
“甚至,那些王爺貝勒,隻要能助您登上帝位,您也願意幫他們找個漢人祖宗,將他們過往罪責一筆勾銷?”
他收斂笑容,目光如炬。
“您肯定會成功,但也注定會失敗!”
成功,是和珅個人的成功,他能坐上龍椅。
但他許諾的善待百姓,注定是鏡花水月。
或者說,根本談不上失敗,因為他或許從未真正在意過百姓。
和珅皺眉:“反清義士,自然可將功折罪。”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馮盛安厲聲道,“一個人傷天害理、貪贓枉法、欺男霸女、戕害百姓,隻因對上位者有功,便可前罪儘免,這特麼是什麼狗屁道理!”
和珅冷冷反問:“對錯重要,還是讓百姓吃飽飯重要?”
馮盛安寸步不讓:“劉大人,您這是貪官有用論?”
“隻要他能辦事、能成事,貪點錢、強搶幾個民女也無所謂?”
“您莫要偷梁換柱、偷換概念!”
“仿佛爭論對錯,就吃不上飯。”
“要想吃飽飯,就不能講對錯!"
他的聲音因激動而變的顫抖: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皇帝貴族們都喜歡說與民同樂,但他們骨子裡又不喜歡民!
“這個世界,不該是這樣的!”
和珅語氣冰寒:“那富裕、號稱人人平等的後世,不也一樣?”
“後世都辦不到,現在又如何能辦到?”
“有理想是好事,但若把幻想當做理想,那是得了失心瘋!”
馮盛安卻笑了,笑容乾淨而堅定。
“所以,後世人懷念他們的先生。”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此生若能有一分像他,便足矣。”
和珅冷冷地凝視著馮盛安,目光銳利如刀。
馮盛安坦然與之對視,毫無怯意。
“道不同,不相為謀。”
“大人可將我送官,我絕不攀咬。”
“大人若信不過,現在便可一刀殺了我。”
言罷,他竟真的轉身,大步向廟外走去。
和珅看向周黍易:“你呢?”
周黍易一咬牙,對和珅匆匆行了一禮,轉身快步跟上馮盛安。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