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他一個人偷。
後來他覺得人多力量大,又叫上兩個朋友一起偷。
偷了銅皮銅環,他還不知足,又開始偷各殿大門上,用以裝飾的銅葉子。
幾天時間,各殿大門上的銅葉子一片不剩。
官兵過於懈怠,沒有發現橡木櫃子的銅皮、銅環被偷,情有可原。
但大殿門上的銅葉子都被偷光了,官兵難道還是沒有發現嗎?
當然……沒有發現啦!
夜班的不來,白班的也不來,平時巡邏的也特麼不來。
能發現,就有鬼了。
按理說,能偷的東西都偷個乾淨,鄭汶得應該收手了吧?
然而並沒有。
他轉悠來轉悠去,發現大殿上固定瓦片用的是銅釘,於是全被撬走。
但這一撬,出事了。
銅釘的目的是為了固定瓦片,現在銅釘被撬走,天氣好還沒事,但遇到刮風下雨,屋頂的瓦片就會接二連三往下掉。
一個下雨天,有個新來的官兵正靠在柱子上睡覺,瓦片直接砸在他頭上。
到此,此事才算事發,鄭汶得和兩個朋友被抓。
《大清律》:盜大祀神禦之物,不分首從,皆斬。
按理說他們三人適用於此條律令。
但任何一件事,都能被用於政治鬥爭。
有官員認為,應該按照偷盜禦物,判處死刑。
有官員認為,他們偷的不是祭品,也不是禦用之物,他們偷的隻是物品裝飾物,不適用於此條律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在雙方角力之下,鄭汶得等人被判處徒刑五年,流放充軍。
過後,同治帝撥款命人修繕皇史宬。
~~~
李蓮英回來,稟告了一個好消息和兩個壞消息,外加一個更壞的消息。
好消息:銅件沒被偷。
壞消息一:一些珍貴典籍被偷了。
壞消息二:是巡邏官兵和太監乾的,理由是為將來投靠新主子預備“獻禮”。
更壞的消息:當年同治朝修繕時,工匠用木頭刷銅漆冒充黃銅,以致瓦片鬆動,這才漏雨。
光緒怒不可遏,下令嚴查、處死相關人犯。
李蓮英卻跪地不起,並未接旨。
光緒暴怒:“朕指揮不動你?非要親爸爸下旨嗎?”
李蓮英惶恐叩頭:“奴才不敢!隻是……此事不能查!”
“不能查?難道指使偷書、以次充好的幕後主使,是親爸爸不成?!”
李蓮英壓低聲音:“當年修繕是工部負責,采買歸內務府。”
“工部將工程外包給一家民間商號,內務府亦從此處采購。”
“這家商號的股東囊括了內務府、軍機大臣、王爺貝勒,甚至……醇親王也有乾股。”
“被盜的書籍,大半也流入了這些府邸。”
醇親王,正是光緒的生父。
光緒如遭雷擊,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半晌,他才澀聲問:“你……告訴親爸爸了嗎?她怎麼說?”
李蓮英回道:“老佛爺說‘裝聾作啞,有時亦是政治智慧’。”
光緒徹底癱軟在椅中,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氣。
最終,無力地揮了揮手,讓李蓮英退下。
而真正讓光緒決定擺爛的,則是和“棄醫反清”之人的一番對話。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