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些,光緒又命李蓮英打探旗人對自己要娶漢人女子為後的看法。
大多數旗人都表示無所謂。
皇上是天下之主,咱們旗人是高等奴才,漢人是低等奴才,但歸根到底都是奴才,皇上愛睡哪個奴才就睡哪個奴才唄。
得到回複,光緒本想順勢放開旗民通婚的限製,但僅有少部分相對開明的旗人願意。
大多數旗人都表示,和漢人通婚可以。
第一:漢人得給高額嫁妝。
明明是娶妻,為何說是嫁妝呢?
那是因為他們表明最重要的第二點就是:漢人得來當上門女婿。
就這,還得旗人家無子,或家庭特彆貧困,漢人肯出高額價錢娶妻的情況下,旗人才考慮給漢人一個當上門女婿的機會。
聽聞這些,光緒直接氣笑了。
李蓮英倒是說了句大實話:“皇上,彆看他們現在嘴硬。”
“若真到了大廈將傾那日,他們保準第一個跪在漢人門前倒貼,忙著改漢姓,恭迎王師呢。”
“京師八旗,在乾隆爺之時就已不堪用了,除了喊萬歲,彆無長處。”
光緒問:“長毛之亂,江南滿城被屠,他們就不怕嗎?”
李蓮英意味深長:“皇上,您不如旗人了解漢人。”
“那股殺氣,路上泄得差不多了。”
“到了北京,新朝要彰顯仁德,或許會清算貴族,但不會為難這些窮得叮當響的普通旗人。”
“殺了他們,除了惹一身腥,能得到什麼呢?”
光緒還想嘗試:“若朕放開限製,允他們自謀生路?”
李蓮英搖頭:“前明也曾想放開宗室限製,結果呢?”
“咱們八旗比前明宗室更廢物,那點‘鐵杆莊稼’,怕是不出幾個月,就得被人吃乾抹淨。”
光緒不解:“剛放開限製,漢人敢如此明目張膽對待八旗子弟?”
李蓮英露出一個古怪的笑容:“皇上,您怎麼就認定,一定是漢人動的手呢?”
光緒聞言,默然良久。
~~~~~
最後,他讓李蓮英去查皇史宬漏雨的問題。
前幾日軍機處剛燒,這裡又漏雨,他懷疑是不是又遭了賊。
東華門往南走,便是皇史宬,大殿、東配殿、西配殿等等一應俱全。
此地用來存放國家檔案,如:皇帝實錄、曆代史書、宗族玉碟等。
這些資料,都用上好的綢緞包裹著,放在一個個巨大的樟木櫃子裡。
樟木櫃子四個角用銅皮包裹,櫃子外有用來拉拽的門環,使用黃銅打造。
此地除了皇帝,隻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才能進入。
平時都有重兵把守,看管十分嚴格。
但是,嘉慶後此地的官兵就懈怠了。
夏天熱,就找地方躲涼。
冬天冷,就進房間取暖。
夜班官兵來了就找地方睡大覺,到最後乾脆不來了。
白班的,後來也學著夜班。
反正這地也沒啥值錢的,這些書偷了能賣誰?
不是某某實錄,就是某某聖訓,這東西誰敢收?
同治年間,此地負責端茶倒水、打掃衛生的是一個叫鄭武的雜役。
俸祿極低,地位極低。
但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史宬,有皇史宬各個殿、各個房間的鑰匙。
這麼大的地方,鄭武一個人忙不過來,經常帶著兒子鄭汶得一起。
鄭汶得遊手好閒,好賭博,抽大煙。
臨近年關,沒錢用了,於是鄭汶得把主意打在皇史宬身上。
書偷來沒用,樟木太大不好偷,但銅皮、銅環,可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