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進暑呂伯奢家的是劉備#】
【呂伯奢,生卒年不詳,河南成皋今河南滎陽)人,是曹操的故人。
中平六年,曹操逃亡途中投宿其家,因疑呂伯奢家人欲加害自己,持劍擊殺八人後逃離。
此事在《世語》、《魏書》及《孫盛雜記》等史料中均有記載,但細節差異顯著。
《世語》記載:曹操經過呂家,當時呂伯奢外出,他的五個兒子都在家裡,五兄弟很客氣,以賓主之禮對待曹操。但曹操認為自己不受命得罪了董卓,懷疑呂家人是想暗算自己,於是在當天晚上持劍殺死八人,然後離開。
《魏氏春秋》記載:曹操在呂家時聽到食器聲,懷疑他們要害自己,於是連夜殺死八人,之後才看到呂家準備的飲食,淒愴地留下一句:“寧我負人,無令人負我!”
《三國誌·武帝紀》未載此事,裴鬆之注引史料存有矛盾。
但裴鬆之注《三國誌》引《魏書》時提到此事,並且內容與其他書籍記載完全不同。
此處稱當時呂伯奢本人不在,他的兒子和賓客共謀搶劫曹操,取走馬和物品,結果曹操手刃擊殺數人。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將此事件戲劇化:
曹操在中牟得縣令陳宮相救後,兩人前往成皋,借宿呂家。
呂伯奢為款待兩人,親自去西村打酒。
曹操休息時,發現莊後有磨刀聲,又偷聽到莊中人相語“縛而殺之”,懷疑呂家想謀害自己,於是與陳宮拔劍殺死呂家八口,結果發現呂家是打算殺豬,連忙上馬逃走。
途中遇到打酒回來的呂伯奢,曹操為除後患,將呂伯奢殺死,說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
那,假如呂伯奢的故友是劉備,劉備在此借宿,遇到《三國演義》中曹操麵臨的情況,他會如何做?】
~~~~~~
評論區:
〖劉備的劍法,離董卓這麼近,沒有必要遇到呂伯奢了。〗
〖劉備甚至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高尚品德。
“玄德,他們磨刀是要乾什麼?”
“公台安睡,一聽這聲音就知道磨的是短刀,殺豬放血用的,我三弟整天早上都這玩意。”〗
〖劉備和曹操互換,獻刀的時候,董卓直接就噶了,然後劉備上刺客列傳。〗
〖呂伯奢全家一起上,都不夠劉備一個人打的,這貨武力值很高的。〗
〖還得真正參與勞動的人,不會在技術上有這麼多疑惑和懷疑。〗
〖曹操:“能放豬血,那能放人血否?嗯!”〗
〖如果按照演義裡劉備的性格,大概率就是跑出來和呂伯奢的家人說:“欲縛而殺之,不若備引頸就戮,殺我一人即可,勿傷我友陳公台。”
看到呂家人在燒水殺豬,麵色大慚,沒等到呂家人說話,又長揖及地,痛哭流涕地說:“備行刺董賊不利,遭天下緝捕,幸得呂公收留,設宴以待,備竟起疑心,是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愧對諸君矣。”
結果陳宮經此事對劉備傾心,終身追隨左右。
等到呂伯奢回家大家一起吃著豬肉唱著歌,賓主儘歡而散。〗
〖我記得曆史上有個刺客要刺殺劉備,被劉備說服了。〗
〖不是說服,是被劉備品行折服了。〗
〖啥說服啊,劉備都不知道他是刺客,就按平常招待了他一下。〗
〖昭烈帝和漢高祖都是遊俠,說白了就是老流氓頭子啊,善於武德服人。〗
〖老劉家祖傳:吃飯、喝酒、聊天下大事,這麼晚還不走就一起睡吧。〗
〖這要分演義劉備和正史劉備:
演義劉備大概先哭一場,讓陳宮先走,然後自己去吸引火力,發現其實在殺豬就大慚再哭一場,最後陳宮大受感動表示除了您我誰也不認,劉備陣營喜得軍師。
正史劉備會跟陳宮說瞎bb啥呢我呂叔不會害我,放心睡覺就行。
晚上果然沒事,大家開開心心吃了頓白肉火鍋,陳宮大受震撼表示除了您我誰也不認,劉備陣營喜得軍師。〗
〖三國演義裡的陳宮是愛曹操之勇而恨曹操之德,劉備不缺勇武而德行知於天下,陳宮很難不喜歡劉備。〗
〖如果是正史的劇本,恐怕就是陳宮教唆呂伯奢刺殺劉備,結果呂伯奢刺殺失敗,陳宮大慚,劉備喜得軍師。〗
〖總之一句話,先主喜得軍師。〗
~~~~~~
東漢,建安十四年三巨頭共和二年)。
春意漸濃,楊柳拂堤。
左、中、右三位丞相難得清閒,處理完堆積如山的政務後,相約至雒陽城外踏青。
三人圍坐在錦墊之上,麵前擺著滋滋作響的炙肉,杯中斟滿了經過數次改良、醇香撲鼻的白酒。
他們正興致勃勃地討論著天幕上一個關於昆侖石刻的視頻,氣氛尚算融洽。
然而,當光幕流轉,新的視頻內容開始講述“呂伯奢”之事時,現場的溫度仿佛驟降了幾分。
“羅貫中!欺人太甚!”曹操猛地將酒杯頓在案上,酒水四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麵色鐵青,胸膛微微起伏,顯然是動了真怒。
孫權依舊是那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老樣子。
眼見曹操不悅,他嘴角反而勾起一絲戲謔的弧度,伸手一指天幕,慢悠悠地開口:“《世語》有載……”
他話未說完,便被曹操極其不耐煩地揮手打斷:“那《世語》算個什麼東西?”
“稗官野史!後人稱其為段子集,如何能當真?”
孫權也不惱,仿佛早就料到曹操的反應,又慢條斯理地接上:“《孫盛雜記》亦雲……”
曹操眉頭緊鎖,語氣更衝:“你都說了它叫‘雜記’!”
“雜七雜八,何足為信?”
孫權依舊笑眯眯,如同貓戲老鼠般,再次開口:“那《三國誌》……”
“你眉毛下麵的兩個窟窿眼是留著出氣的嗎?!”
曹操終於忍不住,伸手指著天幕,聲音拔高,“看不見上麵明明白白寫著《三國誌·武帝紀》裡根本沒有記載這件事嗎?!”
孫權這才收起幾分玩笑神色,但語氣依舊帶著探究:“《三國誌》是沒直接寫,但裴鬆之注解時,可是把這事兒引述進去了。”
“說明連裴鬆之都覺得此事值得一書,傾向於相信其真實性。”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看向曹操。
“依我看,甚至裴鬆之說的什麼呂伯奢家人搶你馬匹的故事,都是他為了給你這位魏武帝留麵子,特意編撰出來遮羞的。”
“搞不好,那羅貫中寫的,反而更接近真相!”
曹操被他一連串的搶白噎得夠嗆,知道跟這碧眼兒糾纏下去沒完沒了,索性扭過頭,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劉備,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望:“玄德,你呢?”
“你也認為那《三國演義》裡寫的,是真的?”
劉備放下筷子,麵色沉靜,斟酌著語句:“《三國演義》話本小說,或許情節多為虛構,但……”
他本想打個圓場。
“或許?”曹操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眼中閃過一絲譏諷。
“好,就算呂伯奢之事是真。”
“那《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獵戶劉安為了款待自稱豫州牧的你,殺了自己妻子,謊稱是狼肉給你吃。次日你發現真相,還欲帶他同行未果。後來我聽聞此事,賞賜了劉安黃金百兩。”
“玄德,你來告訴我,這件事,莫非也或許是真的咯?”
“此事當然是假的!”劉備立刻正色反駁,語氣斬釘截鐵,“羅貫中此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術不正!專好編排此類聳人聽聞之事!”
“或許因為他是戰亂年間的過來人,親眼見過易子而食、人性淪喪的慘狀,所以才把這些極端例子寫進小說,折射亂世之悲涼。”
劉備話鋒一轉,舉了個例子,“就好比我家子龍,演義裡他那白馬銀槍、一身是膽的形象,分明就是按那明朝開國名將李文忠的模樣套過來的。”
“我家子龍雖也常穿白袍,卻也不是日日如此,更非什麼特定標識。”
“現在可好,子龍被喜歡他的那些狂熱百姓盯上了,他隻要哪天不穿白袍出門,百姓就嚷嚷‘這不是趙子龍’,真真是奇哉怪也!”
孫權見火候差不多了,再次把話題引回曹操身上。
他湊近一些,臉上帶著純粹的好奇:“孟德啊,我就好奇一點,屠城的事,你乾過吧?你也認了吧?”
“怎麼偏偏對殺呂伯奢一家這事兒,反應如此激烈,抵死不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