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腳下移動,單腿卡進林遠雙腿間,肩膀一頂,將他創飛出去,隨後再度回到原位擺好架勢。
林遠爬起身來,再次準備進攻。
這次他沒有第一時間發動進攻,而是保持距離觀察著,嘗試著找對方的破綻。
因為他發現,這個ai在力量上是遠勝於他,是沒有辦法靠蠻力強取,隻能憑借技巧戰勝。
第二次,林遠把目標盯向壯漢的手指,做了一個叫“羅漢折枝”的關節技,也就是俗稱掰手指。
這招比較陰損,還是有點效果的,但是不多,林遠雖然抓住對方手指,但是卻沒有注意腳下的重心,再次被甩飛了出去。
隨後林遠嘗試著用腿法施壓,看看能不能逼出對方的破綻,不過卻被係統的空氣牆給擋住了。
【嘟——!】
【專項訓練必須嚴格按照規則執行,所有規則之外的招式,均為無效動作。】
“還挺專業啊。”
林遠撓了撓頭,看來想走捷徑逃課是不可能的了。
老老實實被摔吧。
想著他又朝著壯漢衝上了去,毫無疑問,再次被摔飛。
期間,他還時不時調看之前的錄像,回顧自己哪裡做的不對,有沒有犯什麼錯誤,或者沒把握住那些機會。
就這樣一次次的纏鬥,被摔飛,總結,再被摔飛,時間過得飛快。
期間林遠也成功過幾次,通過反複觀摩自身的問題,他進步很是顯著。
這就是刻意練習的神奇之處。
所謂專家和職業選手,主要就是靠科學有效的刻意練習,才和普通人拉開差距的。
而天賦,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罷了,沒有外行人想象中的那麼重要。
據一家權威科學雜誌研究采樣發現,常人眼裡所謂的大師,不過是在單一領域,進行了長達一萬個小時有效刻意練習,從而在這一項目上獲取的遠超他人的能力。
當然,必須是科學有效的刻意練習。
什麼叫有效呢?
比如一道應試題目,若解題者本來就能很輕鬆的解出答案,那麼再做一萬遍,也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
反之,如果一道題難度太高,遠超過解題人的思維能力,在一點頭緒都沒有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完成解題任務,那也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
最好的難度標準,應該是比當前水平高上一線左右。
這樣不至於完成的太輕鬆,也不會完全無法完成,努力下去,總也會能夠做到的。
這是公認行之有效的刻意練習方法。
這招適用於任何的技能或者應試學習。
係統顯然就是嚴格按照這個標準來的。
通過一個小時的訓練,林遠發現,他每進行十次交手,大概會有一次機會能製服ai壯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