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三弦計寶寶的圖圖???w????,超好看!求大家誇誇!·
·
為什麼呢?
因為這是幻境。
一切如夢幻泡影般的美好,歸根結底,不過是我虛妄的想象罷了。
地脈的記憶與汙穢給予了我二次選擇的機會,創造了一個絕對的理想環境,讓我體會到未曾擁有過的感受。
現在,
我與另一人之間的相處也隻需一句、
就能徹底扭轉成我曾幻想過的那種關係。
非常美好,不是麼?
然而……
我該這麼做嗎?
捫心自問。
去自省、去調控,我至今不願離開幻境的初心,究竟是什麼———
常世之中。
除去外界附加的身份,單個的個體總會在某個節點意識到什麼是“孤獨”。
一旦明白這個詞的含義,那無可避免的生存天性便會讓自身產生出一種微妙的本能,在潛意識中去渴求溫暖、尋找陪伴的方式。
飛蛾沉淪於黑暗中的光點。
同樣,
獲得救贖的雛鳥也是如此。
它們對施救方擁有天然的信任、無意識的好感。
在他們當下的認知中,與依賴之人求得一次親昵的互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不覺得熟悉嗎?
熟悉到仿佛窺見了曾經的自己。
那個,
曾在草棚裡獨自苟活的自己。
被村民們避讓、嫌棄,間接害死父母,視為「掃把星」的自己。
然而,為了活下去,依舊要腆著臉找人們要口飯吃的自己。
人人都苦難的環境下,一根還未成長就被壓彎了的秸草求不得彆人的注意。
累與餓交織了我短促而貧乏的一生,二者將我擰緊、結實,繼而生生吊起、讓我懸厄於苦難之上。
能夠捆紮人生的草繩還是太輕了。
繩子不堪重負。
試圖解脫的雛鳥卻在下墜之際獲得救贖。
依賴無可避免。
妄念和幻想在相伴中蔓生。
從此。
飛蛾撲火,如鯨向海。
誤會就此產生。
而我似鳥投林,用試探換來了一個教訓:
「家人」一詞,
即是聯係也是束縛。
是一道……我永遠跨不過去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