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往事,蘇渺忍不住笑了一聲,她就是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下,知道了“珍珠”粉圓的製作方法的。
當時她回去之後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同學們,但是風吹得實在太大,還說得那麼真,大多數人也還是半信半疑。
直到那家奶茶店的老板,為了徹底打消眾人的疑慮,主動聯係食品監督局的工作人員,邀請他們前往店裡進行全麵檢查。
後來食品監督局幫忙開具了食品符合安全標準的證明,這才讓這場風波漸漸平息,大家懸著的心也都落了地。
“渺渺,你笑什麼?是不是我的手法不對?”
夢姐的問話將蘇渺叫回了神,她看了看已經揉好的粉團,連忙點頭:“揉成這樣就行了的。
接下來趁熱把粉團擀開,切成長條,再切成小粒,用手搓成小粉圓,如果粘手的話可以撒一些乾的木薯粉。
我們一起搓吧,它現在有溫度的時候軟和有操作,一會兒涼了乾了,就不好搓圓了,還容易乾裂。
所以平時做的時候最好兩個人一起做,如果實在做不及有些乾了,就在手心沾一點水。”
三個人手腳麻利地搓起了圓子,一開始,店員們的動作還有些生疏,粉圓的形狀也是五花八門。
有橢圓的,有扁扁的,但這也不是什麼難事,十幾分鐘後,兩人動作愈發熟練,一顆顆圓潤飽滿的粉圓在她們指尖誕生。
“珍珠”做起來還是挺費工夫的,所以不必每天都做新的。
三天做一次就行,每次多做些,留好當天用的,其餘的密封好,馬上放進冰箱的冷凍層凍住。
第二第三天可以直接拿出來煮,這就很節約時間了。
煮“珍珠”的時候也有些講究,鍋裡的水量一定要充足,一碗“珍珠”起碼要配10碗的水比較好。
而且不能用太小的鍋,不然放的‘珍珠’太密集,煮的時候容易粘鍋,到時候裡麵糊味會直接影響到“珍珠”的口感。
用大火將水煮沸之後,再將珍珠放入沸水中煮,等“珍珠”浮上來轉為中火,繼續煮。
中途需要隔幾分鐘攪拌一下,以避免“珍珠”受熱不均或黏在鍋底。
10分鐘後就可以熄火,蓋蓋子再悶10分鐘,這悶的過程也很關鍵,能讓其更加軟糯q彈。
悶好之後用清水衝洗,然後用適量的糖水泡著。
雖然“珍珠”在製作的時候已經加入了紅糖,但是甜度還是不夠的,所以用糖水泡著既可以保持珍珠的q度,也可將甜度給蜜進珍珠裡麵。
忙碌了一番後,她們將明後兩天開業要用的“珍珠”都做好了,大部分凍進冰箱裡。
為了確保口感和流程順暢,她們還煮了一些讓大家試喝,並熟悉封口機的操作。
封口機的操作其實很簡單,但是要把握好壓口的時間。
時間短,口子沒封嚴實,時間太長,封蓋又會融壞,也會漏。
關於這個問題,蘇渺和廠子提過建議,能不能提高自動化,比如下壓後自動加熱自動斷電。
當然,這個就留給技工師傅們去研究了,目前隻要封口時自己數數就行。
她們做了好多杯奶茶,帶回店裡給員工們試喝,大家都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