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的三天優惠期過去,洶湧的客潮也稍微緩和了一些,但是仍然生意興隆。
飯館裡食客眾多,好在可以提供外帶,可以緩解一部分等位的情況。
來光顧的食客中,自然也有一些是吃不慣邕城菜的,這波客人大多數是不習慣酸筍和醃檸檬這類獨特配菜,但是對於鹵味還是認可的。
而到店的更多食客則對這裡的菜品讚不絕口,不少人第一天嘗過後,便拖朋帶友,連續來吃了三天。
在這幾天的高強度工作中,餐廳員工團隊的合作愈發默契。
點餐、上菜、收拾桌麵、解答食客疑問,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形成了一條高效運轉的服務鏈。
隨著團隊配合的不斷優化,餐廳的好評率直線上升。
食客們不僅為邕城菜的獨特風味叫好,也對餐廳高效、貼心的服務印象深刻。
下午三點多,和邕城的作息一樣,這是店裡的休息時間,要到下午四點半再開始進行晚餐的準備。
蘇渺主要負責前台工作,給客人介紹菜色、收費點單,相對輕鬆,所以並不怎麼累。
這會兒,她跟著方正去給客人送貨。
之所以讓方正負責送貨,是因為他對京城的路比較熟。
將來如果需要送貨的訂單增多,不排除讓他轉為專門送貨的崗位。
方正騎著三輪車,載著蘇渺和打包好的菜品,在京城的小巷胡同裡穿梭。
“要是走大街,得二十多分鐘才能到。我對這邊小路熟,抄近道能快十分鐘呢!”
方正一邊熟練地拐進一條小巷,一邊對蘇渺說道。
蘇渺笑著回應:
“正哥,幸好有你在。不然,咱們外送業務還得摸索好一陣。要是我自己來送貨,估計得一邊問路一邊找地方。”
“哈哈哈!沒事,其實總共就這幾條路,京城的格局還是很好記得,我多和你說幾遍,肯定就能記住路了。”
兩人一邊聊著天,不多時就來到了大叔地址上寫的院子。
是個非常典型的大雜院,從窄窄的門進去分成了很多戶,裡麵也是擁擠不堪。
方正停下車,說:“也不知道訂貨的大哥是住在哪一間,我們進去找一找吧。”
將車鎖好,方正拎著兩大袋菜品和蘇渺走進了大雜院。
原本的院子其實是很大的,但是再大的院子也架不住眾多的住戶入住。
每家都想多占一點,都想有自家的一小片地方,所以你隔一點我遮一點,裡頭變得七拐八拐的還挺容易迷路。
兩人一路問過去,訂貨的大叔在最裡頭的那間。
可當他們來到門前,還沒等敲門,房間裡頭就傳來了瓷碗摔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