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研磨機再次派上用場,曬乾的魔芋片用汽水瓶子壓成碎塊後,被分批放入機器,隨著“嗡嗡”的運轉聲,魔芋片被快速打碎。
為了防止機器過熱,蘇渺每次隻研磨少量原料,並且嚴格控製時間。
為了保證研磨效果,每次啟動10秒,停下整平後再次研磨,研磨3次得到的魔芋粉就已經很細膩了。
蘇渺去買了個80目的篩進行過濾,粉末在陽光下飛舞,形成一道朦朧的光幕。
篩過的魔芋粉更加均勻細膩,呈現出淡淡的米黃色。
蘇渺小心地將魔芋粉收進防潮袋裡,手指撚了撚,粉質細膩如沙,帶著淡淡的草木清香。
“成功了!”她在心裡歡呼,迫不及待想試試效果。
蘇渺按照舍友說的方法,取適量魔芋粉加入溫水調成糊狀。
起初水和粉是分離的,但隨著她不斷攪拌,混合物漸漸變得粘稠。
再加入食用堿水後,神奇的變化發生了:原本稀薄的糊狀物漸漸變得濃稠。
和前兩天使用的方法不同,之前是先煮再定型,用魔芋粉的話可以先定型再煮。
雖然在做魔芋粉的時候,已經采取了降低生物堿的措施,但沒經過高溫煮製的魔芋粉,她總覺得還是有毒的。
於是她趁著糊糊還沒有完全定型,倒入大盆中整平,魔芋最後凝固成半透明的膠狀物,像果凍一樣顫顫巍巍的。。
稍微定型後切成大塊,投入沸水中煮製,半個小時後,晶瑩剔透的魔芋豆腐就出爐了。
用它做出來的菜和用鮮魔芋直接做出來的,口感無二。
在一旁幫忙的蘇惠笑道:“哎呀!還是打成粉好啊,李嬸婆說這樣能存一年的時間,需要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加水,可比現磨漿要方便多了。”
聽到惠姐的話,蘇渺心思活泛了起來。
是啊!多方便啊,可以在原材料豐收的季節大量采摘製粉,這樣由魔芋衍生出來的副產品就不受原材料季節影響,能穩定很多。
她腦海裡已經開始盤算:據李嬸婆說,因為食用比較麻煩,魔芋在市場上並不火熱,售價也低,如果能做成副食產品規模化生產……
自家廠子專注生產軟薑糖和木瓜絲已經很久了,是不是應該上新啦?
在等待晾曬的這兩天,蘇渺研究了不少的吃法,最受歡迎的竟然是用魔芋做成的零嘴。
這種零食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將魔芋豆腐切成長條,先焯水去味,然後用特製醬料醃製。
調味類似於木瓜絲,在此基礎上做了改良,加入了少許辣椒粉和花椒粉,味道更重一些。
放在碟子裡用牙簽插著吃,不說味道由多麼驚豔,可就是吃了停不下來。
就和嗑瓜子似的,嘴裡空閒下來就想吃。
周圍的鄰居試吃後都說好,連一些平時不怎麼能吃辣的,寧願一邊喝綠豆湯也要跟著吃,喊著也要去買魔芋回家來自己做。
喜歡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請大家收藏:()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