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渺為著汝窯瓷器東奔西走的時候,“蘇記”的裝修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雖然天氣已經涼快了下來,田工頭和工人們在高強度的工作中,還是每天都出得一身的汗。
老客們每次過來吃飯,都會好奇的往旁邊探頭,看看以後的新場地。
蘇渺給國寶回歸捐款的事情,原本她是不想聲張的。
但根據上麵的指示,要作為典型宣傳表揚,於是她對張處長說:
“張處長,如果真的要報道的話,能不能報道我們家店鋪呀,以蘇記的名義捐的。要不然,我一個大學生拿出這麼多錢,說不定彆人還說作假呢,嘿嘿。”
“你倒是機靈,還想著給自家生意打打廣告呢。行吧,我去打個招呼。
反正,主要是讚美這個無私奉獻的精神,至於是個人還是企業,倒也不是那麼要緊。
如果你們不想透露具體的金額的話,也可以,到時候我們和記者說一聲,反正這個報道都是要層層遞交審核的。”
“好的,那麻煩您幫我們說一聲,如果可以不寫具體金額就是最好的了。”
事情說定後,安排得很快,記者直接打了店裡的電話,和蘇元正約好了周末采訪,因為蘇渺周末才在家。
秋日的陽光斜斜地灑進“蘇記”正在裝修的新店麵裡,空氣中飄浮著細小的木屑和灰塵。
田工頭正在組裝著新的櫃台,這邊店鋪的裝修已經進入了尾聲。
裝修結束之後那邊的營業就要挪過來,舊場地要緊接著進行裝修和加建,時間緊迫,他半點不敢懈怠。
蘇元正提著保溫壺和一摞杯子走進來,壺嘴裡冒出嫋嫋熱氣。
“各位辛苦了,喝口茶歇一歇吧。”
田工頭抹了把汗,接過茶杯:
“蘇老板,你看這櫃台,用的是你選的老榆木,結實耐用,等用桐油刷過三遍,保準油光鋥亮,摸著手感能潤出水來,用個二三十年不成問題。”
蘇元正伸出手,指尖輕輕拂過木料上天然的紋路,那紋路像山巒起伏,又似流水蜿蜒,帶著歲月沉澱的溫潤。
他由衷讚歎:“櫃台就是一個店的臉麵,田工頭,你這木工做得好啊。我還以為要去定製呢,沒想到你就能做好了。
我以前在家也有自己做木工,都是很簡單的,沒你做得那麼精致,這裡竟然還有雕花,你可真是全才啊。”
“害!這沒什麼,以前大家還不習慣請裝修隊幫乾活,我為了能接單子,特意拜了師傅學木工,這些都是送的,不另算錢。就是因為這樣,才能把隊伍拉起來呢。”
蘇渺也進店裡轉了一圈,她手上拿著一本雜誌,翻開的那一頁有張造型新穎的長桌。
“田師傅,這拐角處能不能做成弧形?這樣不容易磕碰,也更有設計感。”
田工頭眯起眼睛看了看,說:“沒問題,小蘇老板,那我再打磨一下,把尖角削了。”
“好的!田師傅您辛苦啦!”
蘇渺笑得眉眼彎彎,有個年輕小夥打趣道:
“小蘇老板,等改建全部弄好是不是要重新開張呀?我們能不能來吃個開業優惠啊?”
“那必須的!”蘇渺爽快地答應,“到時候我請大家吃飯,給你們留最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