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鄉,一個依靠在漢河邊的鄉鎮。
有水便代表著生機。
真正的魚米之鄉,從建國起,這裡就一直保持著豐富的物資,供百姓生活。
說不上富足,但也沒餓死過人。
侯亮平躊躇滿誌被分配到了這裡。
在河洲鄉政府開展的一段工作後,很快,他就發現自己完全不適應這裡。
他遇到與祁同偉同樣的問題,固化的領導層,不思進取。
但他沒有祁同偉係統帶來的人脈。
他想乾事,但乾不成事,因為鄉鎮的發展不是他一個小小科員能決定的。
一個小小的沒有品級主任,就能壓著他寸步難行。
天天給這些領導處理著文案工作,讓他絞儘腦汁。
忍無可忍的他,隻得求助趙小慧。
隻過了一天,侯亮平便被提拔為黨政辦副主任,兼小河村駐村支書。
雖然這隻是大家口中俗稱的副股級,但就已經脫離了辦事員的階段。
他有些茫然,原來這就是權力的滋味。
僅僅因為縣長秘書一個電話,就能讓困住他的枷鎖被扯斷,撥雲見日。
黨委書記辦公室。
原本還對侯亮平這個孤傲的名牌大學生很不感冒的鄉黨委書記牛國濤。
轉眼就變得和藹可親,不但親自給侯亮平倒了一杯水,還將侯亮平這幾天的工作誇獎了一番。
又語重心長道:“亮平啊,你有福氣啊,找了個好對象,要好好珍惜。
鄉裡把小河村就交給你,做試點村,你得給我搞出點樣子出來。
要是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我,我儘量幫你解決。”
侯亮平欣喜道:“牛書記,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乾。”
談完話,侯亮平渾身充滿乾勁。
回到宿舍打包了行李,便馬不停蹄瞪著鄉裡配的自行車下到了自己駐點地方。
在下來之前,侯亮平就查找過大量資料。
像河口縣,水利建設做的極其不錯,年年糧食產量都非常可觀,就是利潤不大。
但是如果大規模種植一些蔬菜之類的,可比糧食值錢多了。
祁同偉的家鄉不就是如此。
他覺得完全能複製一下。
下到小河村後,侯亮平受到了村民們熱烈的歡迎。
村裡人還是非常渴望能夠改變現狀。
尤其在這個時代,政府的威望極其高漲,百姓非常信賴。
所以被政府派下來的侯亮平才會有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