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以為年輕就能得到上麵的看中,隻要上麵想,他隨時可以創造一個比他更年輕的乾部。
對上麵來說,你的能力才是他的真正的需求,但是這個需求不代表就是非要不可,除非真的能優秀到祁同偉這樣的地步。
可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無一不是萬裡挑一的人才,整個漢東省也就這麼一兩個。
除了祁同偉,他也就也就從自己的學生侯亮平身上看到那麼一絲亮點。可與祁同偉相比,那就是腐草螢光與皓月之輝。
“於書記您折煞我了,在您麵前我哪敢稱老師,您叫我小高就成。”
於華北任由他握著,笑嗬嗬道“老師可是個神聖的稱呼,隻要教書育人過,那就擔的起的。”
說話間,於華北還不忘拍了拍高育良的手背,以示親近。
高育良隻得連聲道“慚愧,慚愧。”
寒暄幾句,於華北招呼兩人入坐,飄著清香的茶水適時送入大人物們的麵前。
於華北端詳著高育良,“育良同誌,聽同偉說,你現在已經不教書了,在海州市當市長?”
“是的,於書記,差不多同偉剛畢業那會,我在機緣巧合下走向了仕途。”
“你這個仕途走的好,把你們那個海州市發展的很不錯嘛。”
高玉良謙虛道“於書記,您過獎了,海州發展的好,全靠前幾任班子打下的基礎,我隻不過適逢其會接下了這樣一個擔子,如今寸功未立,實在不敢居功。”
於華北擺了擺手,有意捧著高育良,“話不能這麼說,功勞並不隻是看發展經濟,gdp,保證一個地區的平穩發展,它也是一個很大的功勞嘛。
而且,從同偉以及這批漢東交流過來的乾部表現中,管中窺豹,就能看到你們漢東的同誌,走在很前列啊,尤其是在對領導乾部的任命使用上,那是眼光獨到。
所以你也彆妄自菲薄,你能擔任一市之長,一定有自己的優點,這點我相信我不會看錯,漢東省委也不會看錯。”
得到一個省委副書記的誇獎,高育良心中還是很高興的,麵上卻繼續放低姿態,“您過獎了。”
於華北笑了笑,有些露骨的說“對於你們漢東的同誌,我還是非常欣賞的。
實不相瞞啊,我剛剛還和我們省委裴書記通了個電話,提了個建議,想要開啟第二批交流,引進漢東乾部的計劃。
最好是引入一批高級乾部填充到北方六市,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比如像祁同偉和何安下同誌一樣,任職各地的一二把手。
相信咱們能依靠一批漢東同誌創造一個北山,就可以再創造一個文山,一個銀山嘛。”
高育良好歹是做過教授的人,再遲鈍也反應過來。
這位於副書記好像是在向他拋橄欖枝。
越想越可能,當年在漢東那些領導乾部不就是為了祁同偉,愛屋及烏,拉攏他嗎?
調任漢江?高育良心思一動。
這個決定不能說不好,來到漢江有祁同偉的幫助,他一定能過的比漢東那個外圍人員要好上不少。
但是漢東那麼多學生,下屬依靠著他,讓他怎麼狠的下心。
況且,故土難離呀。
雖然高育良不是漢東省人,但是這麼多年在漢大教書,他早已將自己視作漢東人既然能被趙立春推薦上省委書記,那本省的可能性應該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