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華北隻覺得祁同偉說到心坎了,“同偉,你說的這個很有道理啊。
就說文山吧,除了古龍縣,其他地方現在是一塌糊塗。
為什麼文山現在經濟這麼差,難道真是那些人不會招商嗎?還是說國有資產比重太大?
我看都不是,是有些同誌啊,把文山的經營環境給搞壞了。
之前就有不少商界的朋友和我說,文山有亂收費,亂罰款的現象,一個工廠就搬遷了一下,挪了個位置,就有七八個部門來罰款,當時我就把田封義訓斥了一頓。
不過那時候我也沒太往心裡去,今天你算是提醒我了,我覺得文山發展不起來,還是需要一個能搞政法工作的一二把手,先把經營環境搞起來,再談招商引資。
可惜呀,咱們漢江省,這樣的人才少啊,既要懂政法,又要有政府工作的經驗,咱們漢江除了同偉你,是找不出第二個咯。”
祁同偉卻暗道當年你不就是文山的市委書記嗎?可結果還不是這樣?
這知道是一回事,執行下去看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轉念一想,這個問題又得辯證的看,也不能全怪於華北。
文山經濟發展不起來,除了本身的經營環境之外,國有經濟的確占據著重要原因,這點和北山差不多。
想要徹底轉型,隻有像北山一樣破釜沉舟,一鼓作氣,砸他個上百億,那經濟自然就起來了。
可惜,北山的成功是無法被複製的。以漢江如今的財政來說,已經不足以再支持一個文山。
所以文山想要發展,除了自我涅盤重生,那就隻能等待機會,等幾年,漢江政府有足夠的財政支持。
高育良這次是真聽懂了,這位副書記是真想拉攏自己呢。
麵對這樣的誘惑,他有些難以抉擇。
如今漢東的政治形勢每況愈下,省委書記何繼雲在趙立春的強勢下,節節敗退。連帶著他這個何係的編外人員也不好過。
在海州市的工作上,他是接連受挫。
齊斌的軍人作風,很強勢,又有省委常委的支持,加上一把手的優勢,導致他在很多事上,都說不上話。
一句話,這個市長當的很憋屈。
他總結了原因,上下都沒人。
雖然明麵上,他是省委書記何繼雲的人,但卻並不是核心人員,能得到的支持實在不多,尤其是在海洲市的博弈中,何繼雲是不可能給他打擂台的。
畢竟是一把手,該有的公正還得有。
下麵呢,也沒有個什麼可以支持他的人。
侯亮平不像祁同偉,會有幫助他這個老師的思想,讓他開口明說,或者暗示,他又拉不下這張臉。
但如果換到漢江來,就完全不一樣,祁同偉的貼心,他是體會過的,過來根本不擔心沒有進步的機會。
而且,昨天他與那個朱宏文副市長交談得知,自己這位弟子,不但有省委副書記於華北的欣賞,就連即將接任省長之位的常務副省長趙安邦都另眼相看。
可以這麼說,隻要他來,很容易就能在祁同偉的幫助下打開局麵,獲得成績。
最重要,他如果來到漢江,就可以脫離趙瑞龍與趙家的控製。
他承認自己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