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宜陽鐵礦下,降卒們一個個地都能夠做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充分的休息讓他們感受到了自己作為人的尊嚴,而不是毫無尊嚴的奴隸。
這也一度讓他們提振了工作效率。
divid='gc1'css='gntent1'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所以三年多來,宜陽的鐵礦礦產數量不僅變多,而且質量也快速提升。
在這個缺乏工具、缺乏經驗的時代,不管再怎麼精進礦石開采的技術、改進提煉鐵、銅、鋼的技術,到最後還是要落到人的手裡來。
而宜陽鐵礦的降卒,不。他們已經是秦國的工匠們了。在他們這些人的手裡,那些配比繁雜的鋼、新鐵,質量一次比一次翻新。
因為他們感覺到季布對他們很合理,他們沒有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而相比周遭了解到的環境,他們明白此生遇到季布是他們的幸運。
於是乎,這些人抱著感激、報答季布的心態去做事。
也有的人覺得這都是季布該做的事情。他們雖然沒有報答的想法,可是做事的時候,不可能心裡產生怨憤。隻是每天把自己該乾的活都給乾完、乾好。
宜陽鐵礦,因此在短短數年間成為秦國產鋼鐵質量最好的礦區。
這一度讓季布的名號在大秦帝國潁川郡一帶十分響亮。
在這個時代,季布這樣的人,本身就是一道光。而他這樣的人,選擇跟隨扶蘇,那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除了季布,彆忘了我們大秦帝國另有一位壯士加盟。
劉季作為陽城鐵官,他做事不講求章法。但是他這個人,非常懂得體恤、同情受苦難的人。
他初次到達陽城之後,那些底下的官吏都在巴結他。劉季沒有反感。對他們獻上來的金銀,劉季也都收下。
隻是某位經常被偷偷摸摸溜進城裡喝酒、曠工的頭兒,他卻在看到城中有許多貧困百姓時,又會毫不猶豫拿出去這些錢財去救濟他們。
對於這些因為戰敗被拉過來做工的降卒,劉季也沒有苛責他們做什麼。
一來都算是楚人,二來劉季對待自己的手下的兄弟們一向極好。
第(2/3)頁
第(3/3)頁
他總是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他們的再生父親,此生有著好好照顧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於是陽城的工匠們,當他們乾完這個月的額定任務後,劉季就直接給他們放假了。
劉季尤其喜歡去礦井下麵去看看。每次工程量被提前完成後,劉季立刻下令讓他們出來休息,不會強行按著他們。
慢慢地,大家都被劉季這種鬆弛自然、散漫樂觀的精神給感染了。
於是當劉季在屋子裡呼呼睡大覺的時候,工匠們都在趕快地乾活,等到劉季睡醒了,他們也可以休息了。
人類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經常以群體組織形式活動。於是在這個文明進化的過程之中,領袖的好壞影響了太多!
劉季的作為,一舉一動都極大的影響著身邊的將士、礦工頭兒,還有那些前來的降卒。
除了思念家人之外,其實他們的這種每天乾很多活的生活比之前更有充實感。
畢竟在礦場這裡的生活,欲望的空間被壓縮到極致,繁重的工作讓每個人的肉體受到折磨,精力在汗水之中流失,充足的睡眠結束後清醒的大腦總是會幫助他們感受團體寫作乾活時的興奮和愉悅情緒。
人始終是觀念性的動物。在他們滿足了吃喝的需求之後,注定要追尋更高層次的東西。當他們認定了劉季對他們的行為值得讚賞,和以往楚國貴族們奴役他們的方式有顯著區彆後,他們自然開始死心塌地地跟著劉季。
畢竟大部分人,都能夠在這種合理的工作強度下,通過紮紮實實的勞動,流出汗水後感到滿足。
雖然有少數不甘心的野心分子,他們堅信自己這輩子活著是要來出人頭地,而不是在這受驅使奴役的。固然不甘心,可是這裡沒有他們使壞的空間,所以他們的危害等於零!
劉季在做亭長時,喜歡戴用竹皮編成的帽子,他讓掌管捕盜的差役到薛地去製做,經常戴著,到後來顯貴了,也經常戴著。
以前在鹹陽宮裡做事,必須要穿發放的衣服,戴規定的帽子。但是在鹹陽城居住的劉季,一回到家就會戴上這個冠子。
後來等到他來到了陽城,沒有人看管他。他就天天戴著這頂竹皮做的帽子。
好看――還環保。
因為他是一個極其富有人格魅力的領導,慢慢地他的作為和他的帽子一樣開始被人愛戴。
工人們給劉季的竹皮帽子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劉氏冠”。
在劉季趕到新鄭之時,這個劉氏冠已經風靡陽城了!
而他手下的工匠們,在早早做完工休息後,也在自己製作這樣的帽子。
在陽城礦場裡,幾乎人人都在戴這個‘劉氏冠’。
――
比起果實、稻穀那樣沉甸甸的豐收,扶蘇為大秦帝國網羅的人才,也在發揮著他們的實效,不斷地瓦解著六國庶民和秦國的矛盾,消除雙方的芥蒂。
這一個秋季,對於扶蘇來說,是謂小豐收。
前方還有更大的財富在等待著他去揭曉。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