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積心中一動,遂言:“老夫早年投身翟讓,入了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
一生曆事高祖、太宗、陛下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昔年也隨太宗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與崔堯一同剿滅遼東,收還遼東四郡……”
李承乾大手一揮:“愛卿的功績自然不可抹殺,其他人也一樣,比如在座的諸位國之棟梁,朕都會一一勒書崖上,想必青史留名是肯定的。”
崔堯提醒道:“我師父雖然致仕了,可人還健旺著呢。”
“放心,忘不了,宿國公、翼國公等淩煙閣上客,一個都不會落下。”
崔堯擺擺手道:“如此,微臣這裡便沒什麼意見了。”
許敬宗顯得有些糾結,遂開言道:“其實昔年天策府十八學士也是勞苦功高的,比如房相、杜相,再比如褚大人……”
“朕都記得,朕都記得,許愛卿莫要患得患失,朕對父皇的十八學士可是感念的很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敬宗一臉正氣的說道:“臣並非是因為自身出自十八學士,隻是為了褚大人打抱不平。”
褚遂良抬抬眼皮,淡淡的說道:“那老夫可謝謝你了,老夫的功績想來這天下還是認可的。”
身為前顧命大臣,褚遂良這點驕傲還是有的,不像許敬宗是個職業官僚,單單拎出來比較功績的話,確實有些拿不出手。
李承乾統一了戰線,顯得十分高興,就說嘛,在座的都是既得利益者,哪有什麼說不通的道理?
若是在朝堂上公開表態,難免會礙於身份、地位,說一些違心的不中聽的話。
還是照兒的謀劃好,先扔出個破綻,拉近關係,而後再憶往昔,找到共情點,逐漸統一戰線……
這皇帝當的一點都不難呢。
李承乾悶騷的掐起了腰。
“這一路行程呢,朕的意見是微服出行,一路漫遊過去,一應儀仗、場麵直接派遣去泰山腳下即可,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積皺眉道:“為甚要微服呢?又不是偷偷摸摸的事,依老臣看,不如一路排開儀仗顯得威儀。”
李承乾看了一眼崔堯,然後說道:“朕也是體恤民力,不忍太過勞師動眾,一路迎來送往,底下的官吏也不好做。
安排的合不合心意,排場大不大,他們也沒個標準。
排場小了,飯食不合心意,我等不自在。
排場過了,朕又要懷疑其中有沒有貪瀆之事,總之就很麻煩。
還不如我等自行安排,也好看一下我大唐的大好河山,何樂而不為呢?
怎麼樣?諸位有沒有興趣隨朕走一遭?”
崔堯率先說道:“臣要帶家眷,臣早就說過要帶新城她們遊玩一番,一直抽不出機會,如今卻是正好。”
李承乾點點頭:“如此的話,這一路的吃穿住行,就交給你了。”
崔堯點頭:“沒問題,臣全包了就是。”
李承乾滿意的說道:“那儀仗、排場的花費,就內庫出了。”
許敬宗眨眨眼,你們這就定了?你要說不是早就安排好的,我把招子扣出來扔糞坑裡。
長孫無忌追問起細節來。
“何時動身呢?今年嗎?”
“當然,中秋之後吧,屆時,四方朝賀的各國使節都在,正好一路都發配到泰山去。”
“妙!陛下胸有成竹啊。”
“哪裡,哪裡,適逢其會罷了。”
二人對視一眼,各自笑了起來。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吾乃世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