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程知節與尉遲恭左右對坐,卻是儀態閒適,一點不見緊張。
再往下排,還有幾個小輩也有幸與會,顯然是被大皇子青睞有加。
今年剛剛上任的大理寺卿狄仁傑正在給尉遲老大人奉茶,尉遲寶琪拿著工部的條子正與程將軍商量著什麼。
便是那京中傳揚惡名的王七郎也第一次踏入了甘露殿,此刻他已經是一名中郎將,雖然是最末等的將軍,可也算是踏上中層武將的名列。
李象查看完地圖,便說道:“兩位老將軍,還請拿出一個章程,此事愈演愈烈,總要有個收場才是。
雖說父皇言明隨他去鬨,可也不能當真威脅到了父皇的安危才是!
本王不才,奉陛下之令監國,卻不能任由吳王叔肆虐州府才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程知節笑道:“大皇子莫憂,老夫犬子程處默與崔家大郎正率那麒麟衛守護陛下左右,何況老牛鼻子也帶著五千人馬緊隨其後。
便是這八千人,便足以應對吳王那五萬烏合之眾,實在不足為擾。”
李象疑惑道:“程老將軍怎知吳王叔麾下乃烏合之眾?莫非程老將軍有所耳聞?”
……
程知節一陣語塞,心說這孩子當真不會聊天,難不成還能是老夫放任的不成?真是的。
尉遲寶琪卻插言道:“回大皇子,陛下身遭的八千人馬,都是末將昔日袍澤,那可都是上過遼東戰場,精通火器的精銳府兵。
吳王麾下的都是什麼人?之前也不過是山民與南中彝蠻、苗蠻罷了。
若說血勇,或是尚存幾分,可火器卻是不講這個的,講究的是一個紀律問題!
昔日在征遼大總管麾下,便是我等關中正統良家子,也因為軍紀問題,被大總管多次磋磨,才堪堪有了戰力。
何況南中山民?
許是上了戰陣,他們手中的火槍還不如拿著長矛大刀好使呢,至少不會自相殘殺。”
尉遲恭嗬斥道:“莫要輕視敵軍,你師弟平日裡怎麼教誨你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都被你學到狗肚子裡了?”
尉遲寶琪頓時啞然,垂頭喪氣的應道:“父親教訓的是。”
尉遲恭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這廝就是沒經過挫折。”
而後便對大皇子說道:“老夫觀那李恪小兒,如土雞瓦狗也,便是隨意差遣一二後輩,便可平滅!
老夫這裡舉賢不避親,便讓寶琪去吧,從右驍衛調五千騎兵、三千火槍手足以!我知工部存著新型火炮,隨便再調配個百十門就更萬無一失了。”
程知節皺著眉頭說道:“瞎攪合什麼?用的著嗎?我家處默的麒麟衛中什麼沒有?便是那種輕便的單兵火炮都有五十門!
還是讓寶琪賢侄歇著吧,用不著。”
李象疑惑的看著兩位軍中大佬不當回事的樣子,遂直言道:“那可是五萬大軍啊。”
長孫無忌也有些皺眉,他感覺這幫武人有些太輕敵了。
真當是個人就可複製名將的光輝戰績?
此時一直默不作聲的王七郎開口了:“賢弟……咳咳,大皇子!一百萬貫!某家遣王氏五千私兵,可一戰平之!”
李象頓時破口大罵:“姓王的,你忒黑了點吧?還敢敲詐灑家?”
長孫無忌頓時察覺出了不對勁,這位王家的浪蕩子似乎和大皇子關係不一般呐。
王七郎笑容滿麵道:“非也,非也,大皇子莫要著急,末將是說,我給你一百萬貫,換一個行軍總管的名頭,如何?屆時寶琪兄長為前鋒,狄兄為錄事參軍。
大家雨露均沾……
對了,趙國公家中若有什麼優秀子弟,自也可隨意安排,某家照單全收。
不過,若是詮兄弟能來,便更好了,我們可是老搭檔。”
程知節幽幽的說道:“我兒呢?”
王七郎謙卑的說道:“令郎乃是崔家大郎佐官,晚輩豈敢阻了令郎的前程?
屆時定是要與麒麟衛進行一場圍獵的。”
程知節點點頭,不再言語。
王七郎眼見李象仍在猶豫,便輕聲道:“大皇子,莫忘了陛下身邊有誰。
大總管可是在呢,參與圍獵的人手,半數都是大總管昔日的老部下……
您再想想,昔日在遼東我軍與遼東三國之間的戰損比。”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吾乃世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