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除了多平原,很多區域也多礦產。
不光是鐵,什麼礦都有,還是紮堆出。
管仲、於謙和蕭何他們選中試點的三潭縣,就可以說是一座被礦包圍的縣城。
像鐵在北方就十分普遍,所以挖鐵礦在原本是北方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冒著生命危險辛辛苦苦地挖礦,到頭來不值幾個錢。
經過一年多的整治,管仲他們已經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
原本的鐵礦被人厭惡到了什麼程度呢,
就是管仲表示他們會以一個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都沒有人相信的那種。
而且鐵礦的市場價太低了,哪怕是所謂的高於市場價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對此管仲采取了兩個對策。
第一是派人將碎銀淺淺埋在鐵礦當中,並派人傳播這個消息。
第二是立刻提高鐵價的收購價,將其拔到了原本大乾鐵價的均價作為收購價。
為了展示自己的誠意,管仲還派人抬了二十箱銀兩去那裡展示誠意。
一手交錢,一手交礦。
這個不能讓士兵來做。
一是士兵要訓練,二則因為這也是北方百姓謀生的一種方式。
若是由士兵來做,北方百姓就少了一種賺錢手段,將會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
這樣北方想要重回正軌就很難。
北方想要重回正軌,在管仲看來其實真的不難,不論男女,隻要讓他們找到謀生手段就行了。
不管是種地、挖礦、紡織還是基建...
隻要有糧食一切都好說。
糧價壓下來了,鐵價打上去了,
去挖礦就能生存下去,北方一下子湧現出了很多跑去挖礦的人。
北方去年一段時間有一個挖礦潮。
這也導致了北方的鐵多得離奇。
本來大多隻能用在鍛造武器、鎧甲、製造火炮,或者一些建築,
現在多了一個用途,製造鐵軌。
這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獲了。
北方壓根不用擔心鋼鐵不足,甚至可以支援南方。
通過戰船將北方的生鐵往南方送,彌補南方生鐵不足的問題。
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預料到,
實際上管仲之前在大乾看到蒸汽機車研發,就有預料到這個局麵了。
隻是顏少卿他們的研發速度,比管仲預料中的要快。
在管仲他們的主持下,北方的鐵軌當即投入生產,並且著手準備鋪設。
北方的迅速發展,著實令閻輔沒有想到,也讓閻輔佩服管仲、於謙、蕭何他們的能力。
不過於謙他們並沒有大包大攬地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他們也肯定了閻輔的貢獻。
閻輔讓他們在了解北方地形、世家等方麵少走了不少彎路,也提出了不少可行性建議。
閻輔屬於世家中的奇葩。
閻輔出身世家,但他所思所想並不為自己的家族考慮,而是為北方百姓考慮。
他有更加崇高的氣節。
正是因為這份氣節,
原本的拓蒼帝十分信任閻輔,
現在的於謙、管仲他們也信任閻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