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通力合作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北方便步入了正軌。
耕種、商業、交通、治安,一切井然有序,北方的民力迅速得到恢複。
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和組建,並且帶領新組建的六扇門剿匪,北方的六扇門算是組建完成。
不過王素素和謝靈蘊她們沒有第一時間離開北方,而是留下來做另一項工程的監督。
經濟、農業這塊都是由於謙、管仲、蕭何和閻輔他們負責的,王素素不操心。
管仲他們將溫飽和經濟發展問題解決了,王素素和謝靈蘊將北方治安整頓了,
接下來就該進入李承澤十分注重的教育問題。
王素素和謝靈蘊暫時留在了北方,
監督北方小中大三級學堂的興建。
北方各道暫時按一開始的配置來建,
在各道的治所建一所大學,大學分文學院和武學院。
每一座城池都要有中學和小學,
每一座小學學堂的覆蓋範圍是一定的,所以每一座城的小學學堂不固定,要看城縣麵積。
下到每一個鄉,至少也要有一座小學學堂,至於中學學堂可以不蓋。
鄉裡學堂的子弟,如果表現優異,會將他們送到城縣中讀中學。
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但是興建速度很快,因為有很多百姓自發參與。
是那種不要錢的自發參與。
這讓王素素和謝靈蘊看到了北方百姓的質樸。
他們是乾完了自家的農活,在很累的情況下還要來幫忙興建學堂。
王素素曾經阻攔過他們,畢竟他們不要錢,可是王素素攔不住他們。
“朝廷出錢給我們的孩子未來,讓他們讀書和習武,我們累點沒什麼。”
陽翟的三級文武學院,曾經一直是拓蒼皇朝百姓十分羨慕的一點。
如今終於輪到他們了,哪怕是這一段時間忙一點,累一點又如何?
他們的回答令王素素和謝靈蘊動容。
支撐他們的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力量。
北方百姓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
在那之後,王素素就沒有阻攔他們了。
更令人動容的是,這樣的場景不隻在一個地方發生,而是出現在北方各個角落。
王素素想起了李承澤曾經隨口說起的一句話。
“誰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就和誰站在一起。”
起初的王素素還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現在的她才真正理解。
當大乾在北方落實一係列真正有利於百姓的政策後,命運的齒輪就開始轉動了。
夕陽西下,看著逐漸加入興建學堂的百姓,王素素輕輕地哼起了歌。
這隻是大乾北方建設的一個小角落,
正是無數個這樣的小場景,共同構建了如今大乾北方的畫卷。
在大乾北方如火如荼建設中,一位身穿青色長衫的男子來到了大乾。
負手而立的他站在城門下抬頭看著。
大乾北方的城牆第一時間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城牆的設計與以往陳青衣看過的大不相同。
蘇定方是一個很喜歡親自出來巡視邊防的人,他自然注意到了突然出現的男子。
蘇定方對青衣男子的第一印象還不錯。
負手而立很容易給人一種狂傲的感覺。
大概是相由心生,眼中有美。
蘇定方從青衣男子身上,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