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四百萬石,怎麼追啊?”徐達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倒吸冷氣道:“怕是中產之家以上,都要在劫難逃了。”
“是啊。”朱楨深以為然道:“朝廷的糧食是省裡送來的,省裡的糧食是府縣送來的,而府縣的糧食,又是那些糧長富戶收上來的。所有經手過稅糧的人,都彆想逃過這一劫了,從上到下都得抓起來。”
“全都抓起來,那誰來乾活啊?官府不能癱瘓了呀。”徐達皺眉道。
“戴枷辦公唄。”朱楨苦笑道:“到時候堂下的犯人戴枷鎖,堂上問案的官老爺也戴著枷鎖,等問完了案子,大家一起流放,說不定還能坐一輛囚車呢……”
徐達一腦門子黑線,但他知道,以自家皇帝的脾氣,是很有可能乾出這等抽象的操作的。
“要是局勢的發展,真如王爺所料,那大明肯定要亂套好一陣子,這仗還怎麼打?”愁得徐達感覺背上又要鼓大包了。
“可不,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是北伐的前提。內部亂了套,還北伐個屁?”朱楨點頭道。
“王爺是想按住這個案子?”徐達沉聲問道。
“有這個想法。”朱楨也不諱言。
“但是他們如此目無法紀,胡作非為,確實該死。咱們如何替他們說話?”徐達知道老六跟自己說這麼細,是為了拉上自己,跟自家女婿也不好打太極,隻能接他的茬。
“不錯,郭桓確實罪該萬死,他的同黨也人人一屁股的屎,但問題是有必要把他們一網打儘嗎?”朱楨緩緩道:“換上來的人會不會很快又走上他們的老路呢?”
“應該能震懾住後來者吧?”徐達說著自己先沒信心道:“至少能震懾幾年。”
“還真不好說。大明自開國起,便有貪必懲,且嚴懲不貸,貪汙八十貫便處絞刑,嚴重者剝皮揎草!此種力度史無前例!”朱楨屈指道:“再加上洪武九年的空印案,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還有錦衣衛這柄時刻懸在頭頂的利刃,難道還不夠天下官員警醒嗎?”
“夠了。”徐達點點頭,不解問道:“那為什麼他們這麼不怕死呢?難道不貪汙比殺了他們還難受嗎?”
“此中原因有很多,比如前朝流毒,人性使然。但我一直認為,是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在人的自覺上的,人是不可能自覺的。”朱楨輕聲道:
“人都嘲笑燈蛾撲火的愚蠢,殊不知自己跟燈蛾也沒什麼區彆。”
“是。”徐達同意道:“所以軍中要有嚴格的製度約束士兵,要有嚴厲的軍法,懲罰膽敢違背製度者,否則軍隊就是一盤散沙的土匪。”
“是,其實父皇就是以治軍的方法治國,現在法律已經夠嚴厲了,為什麼貪官還層出不窮呢?我覺得父皇設計的製度,本身出了問題,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朱楨沉聲道。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