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朕傳召諸卿前來,就是來見證這禪位大典的!”
“哈哈!”
袁基肆意的笑聲傳遍了整個嘉德殿。
禪位大典?
這個詞彙不是第一次出現。
但距離上一次,也已經過了兩百年。
《漢書·王莽傳》:“莽率公侯卿士奉皇太後璽韍,上嗣皇帝位,禦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
漢朝第一個接受禪位的,便是王莽。
不過比起王莽接受禪位,袁基此時從口中說出的禪位就好像是笑話一樣。
首先是禪位的條件和前提以及步驟。
天象與讖緯。
出現“祥瑞”如鳳凰、黃龍或災異如日食、地震,象征天命更替。
讖緯預言如王莽時期的“赤帝傳位黃帝”。
再就是授意百官聯名上書,請求皇帝“順天應人”禪位。
皇帝需象征性推辭三次,以示謙德。
然後是禪位大典,以及新帝的繼位大典在同時舉行。
當初王莽篡國,接受禪位的時候,王莽已經是權傾天下的權臣。
群臣無所不避諱。
可眼前的袁基呢?
除了用手中的兵馬來控製洛陽,用武力來強行壓製之外,袁基哪裡有半點權臣的樣子?
現在的袁基甚至還不如太傅袁隗。
這種所謂的禪位,無非就是笑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形式罷了。
是垂死的掙紮,是覆滅之前最後的瘋狂。
袁基的目光看向珠簾後的太皇太後董氏,呲著牙笑著說道:“太皇太後,朕說的沒錯吧,朕沒有逼你們吧,禪位是您和陛下親自決定的吧。”
坐在珠簾後的太皇太後董氏縮在衣袖當中的雙手緊握在一起,臉色蒼白。
隨著袁基的發問,董氏屈辱的搖頭。
“沒......沒有。”
“哈哈!”
董氏的話音落下之後,袁基再次轉身張開雙臂看著殿下的群臣說道:“諸卿可曾聽見了嗎。”
“太皇太後說朕沒有逼她,也沒有逼迫幼帝,是他們心甘情願將皇位禪讓給朕的。”
“既然如此,那朕自當順應天命,繼承大寶。”
“來啊。”
袁基看向一旁的禁軍說道:“扶董侯下去吧。”
“既然董侯已經禪讓皇位於朕,朕也自當好生厚待董侯和太皇太後。”
“朕會一直將董侯和太皇太後養在後宮,直至董侯成年,太皇太後殯天。”
守候在一旁的兩名禁軍一左一右的將坐在龍案後的幼帝劉協直接架了起來。
劉協身上穿著的寬大的冕服托在漢白玉的地麵上。
那張幼嫩的臉上滿是驚恐之色。
袁基一抖雙側寬大刺繡著雲紋祥瑞的衣袖,然後便直接坐在了龍案後。
“諸卿......朕接受禪讓,登基稱帝,自然要有一個新的年號。”
“不過在此之前,朕還想問問諸卿......”
“朕接受禪讓,繼承大寶,諸卿可有讚成,可有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