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吳潛雖與自己政見不合,但不會投靠外敵。
沉思良久,趙昀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緩緩開口:“諸位愛卿,暫且莫要爭論。”
“此事關乎我大宋國運興衰,朕也需慎重思量。”
“朕決定,答應蒙古使節的提議,全權指派吳卿為代表,與蒙古使團展開談判。”
吳潛接過聖旨,心中竊喜,隨後領著王應麟等一眾大臣,前往館舍與公孫止進行磋商。
此時的公孫止早已在帳內等候,見吳潛等人到來,臉上露出不易察覺的得意笑容,熱情相迎:“吳相國,久仰大名,今日終得一見,實乃幸事!”
吳潛神色平靜,不卑不亢地拱手還禮:“使節大人客氣了。”
“此次奉我朝皇帝旨意,前來與大人商談,還望大人以兩國和平大局為重,共同尋求解決之法。”
公孫止微微點頭,臉上掛著淡笑,“吳相國,本使自然是期望兩國能夠和平共處,永息乾戈。”
“隻是,使節在南朝境內遇刺,大汗盛怒難平,還望南朝能拿出誠意。”
雙方一番寒暄之後,迅速切入談判正題。
談判過程中,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言辭激烈交鋒。
吳潛憑借著多年在官場積累的經驗,據理力爭,為大宋爭取最大利益;公孫止則步步緊逼,試圖達成蒙古國的目的。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雙方最終達成了初步協議。
然而,對於“天下武林大會”一事,吳潛知事關重大,不敢擅自做主,需請皇帝聖裁。
公孫止見狀,也不阻攔,提出暫時休會,讓吳潛回去向皇帝請示,待商議出結果後,再做答複。
吳潛不敢耽擱,立刻進宮麵見趙昀,將談判的詳細情況稟報給皇帝。
趙昀接過吳潛呈遞的協議,審閱一番後,心中大喜過望,“吳卿,此次你勞苦功高,朕心甚慰啊!”
吳潛連忙躬身回應:“為陛下分憂,為國家效力,乃是臣的本分,不敢居功。”
“好!吳卿辛苦啦!”趙昀一掃之前的憂慮,開懷大笑:“待明日此事圓滿完結,朕必定重賞於你!”
趙昀並不知曉蒙哥開出的真正底線,也不知吳潛私下與公孫止達成的交易,隻當是吳潛爭取到公孫止迫做出了讓步。
對於武林大會一事,趙昀心中思忖,不過是朝廷賜予武林中人的一個虛名罷了,對朝政大局應不會產生影響。
翌日,趙昀再度在垂拱殿召見蒙古使團。
公孫止見到趙昀,微微拱手,臉上依舊帶著那副傲慢的笑容,“宋國皇帝,本使已做出重大讓步,不知皇帝能否接受?”
趙昀眼中閃過一絲激動,臉上笑意盈盈,“使節請講!”
公孫止清了清嗓子,朗聲開口:“本使決定,放棄之前提出的割讓土地與交出明教凶手的要求,隻要求歲幣增加三成。”
“但作為交換,宋蒙兩國需合力舉辦一場天下武林大會。”
“此次大會的最終獲勝者,將獲得兩國皇帝共同認證的‘天下第一勇士’稱號。”
趙昀聞言,不禁大笑,“使節提議甚妙,朕也想見識一下兩國勇士的風采!”
“不過,其中具體細節,朕還需先與諸位臣工商議一番,再做定奪。”
公孫止麵色如常,心中暗自竊喜,“好,那本使就先與皇帝陛下簽訂兩國和議。”
“至於武林大會的具體事宜,咱們日後再詳細商討,如何?”
趙昀見公孫止如此爽快地鬆口,心中篤定蒙古人果然是在虛張聲勢,不由得臉色一喜,“如此甚好!”
於是,兩國正式簽訂國書。
隨後,趙昀又派人將梁成大、薛極等一乾涉案人犯交予公孫止處置。
待公孫止離開後,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一片喧囂。
大臣們對吳潛在與蒙古使節談判中為朝廷爭取利益的表現,大為敬佩。
然而,對於武林大會一事,大臣們卻意見不一。
有的大臣憂心是蒙古人的陰謀詭計,絕不能輕易答應;有的大臣則覺得,這是一個緩解當前緊張局勢的契機,也能借此機會展示大宋的實力。
吳潛站出來,神色堅定:“陛下,臣以為武林大會的提議,雖暗藏可疑之處,但不失為一次難得的良機。”
“我朝民間向來習武之風盛行,,此次下武林大會,正是向世人展示我朝實力的契機。”
孫之翰等與吳潛聯合的大臣,也紛紛站出來附和,表達對吳潛觀點的支持。
趙昀聽著大臣們各執一詞的爭論,心中愈發迷茫,難以抉擇。
他將目光投向新任宰相鄭清之,“鄭相,對此事你有何見解?”
鄭清之沉思良久,緩緩開口:“陛下,蒙古人的這一提議,暗藏玄機,不可不防。”
“武林大會一事,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會對我朝士氣產生深遠影響。”
趙昀又接連詢問了其他幾位大臣的意見,然而,眾人說法不一,各有道理。
最終,趙昀長歎一聲,下定決心:“朕意已決,恢複吳卿的相位!”
“命他全權代表朝廷,與蒙古國商議天下武林大會之事。”
“張弘範,你從皇城司挑選可靠人手,全力協助武林大會的籌備。務必確保此事順利推進。”
喜歡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請大家收藏:()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