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在臨安城外的鴻臚寺館舍內,公孫止一臉得意地聽著手下彙報吳潛的行動。
當他得知吳潛私下聯絡朝臣,在朝堂上為他造勢,推動事情朝著他所期望的方向發展時,不禁哈哈大笑,“這吳潛,還算有點能耐,沒讓我失望。”
“看來這步棋,是走對了。隻要吳潛繼續按照計劃行事,不愁那趙昀不就範。”
公孫止知吳潛這顆棋子,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並且效果顯著。
接下來,他要進一步給趙宋朝廷施加的壓力,繼續為吳潛造勢,助力他早日複出,從而借助吳潛的力量,迫使趙宋朝廷答應自己提出的條件。
公孫止當即便召集了昆貢、朗達瑪等人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今日皇帝在朝堂上,態度已經開始出現動搖,咱們要趁熱打鐵。”公孫止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這次,我打算重新提出一個方案,一個南朝皇帝無法拒絕的方案。”
昆貢一臉疑惑,忍不住開口發問:“先生,不知你打算要如何做,能讓南朝皇帝無法拒絕呢?”
公孫止冷笑一聲,臉上露出陰險的神色,“首先,我會要求南朝全權指派吳潛為代表,與我們進行談判。”
“到時我會降低要求,替吳潛爭取到晉升的資本。”
“但作為交換,南朝必須停止對魔教的支持。”
“同時,我會要求宋蒙兩國合力舉辦一次武林大會。”
“大會最終的獲勝者,將會贏得兩國皇帝共同賜予的‘天下第一勇士’稱號。”
朗達瑪皺著眉頭,滿臉不解,忍不住反問:“先生,為何要大費周章舉辦武林大會?這對咱們又有何好處?”
公孫止得意地大笑,隨後開口解釋:“四位高僧平日不在江湖行走,不了解南朝的江湖局勢。”
“南朝的江湖人士有個通病,為了揚名立萬,在江湖中占據一席之地,會不擇手段。”
“如今,能得到兩國皇帝的共同認可,獲得‘天下第一勇士’的稱號,這對於可是一個天大的誘惑,他們必定會趨之若鶩。”
“眼下明教在江湖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通過這次武林大會,可以攪亂南朝的江湖局勢。”
“而且,這次大會不限生死,到時讓他們內部自相殘殺,消耗實力。”
“加上有四位高僧出手相助,那時必定能削弱明教的勢力。”
“若咱們蒙古勇士最後奪得‘天下第一勇士’稱號,不但能狠狠地打擊南朝百姓心中的反抗士氣,也能為日後大軍南下掃平障礙。”
說到此處,公孫止麵容猙獰,眼中狡黠的光芒一閃而過,“嘿嘿!我已致信姆拉克國師,告知他木易與羅伊會在此次大會上露麵。”
昆貢恍然大悟,頓時朗聲大笑:“先生此計甚妙!有國師坐鎮,天下有誰能匹敵?”
公孫止聽著昆貢的吹捧,心中隻覺暢快,“不過,這次大會的選址與時間,還需謀劃周全。”
大論四僧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對公孫止的計劃,充滿了信心。
五人又圍坐在一起,詳細地商議許久,反複斟酌。
最終決定,先由公孫止全力完成此行使團的任務,並將詳細計劃稟報給遠在和林的蒙哥與忽必烈,以獲得汗廷的支持,確保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次日,公孫止按照計劃,約見禮部尚書王應麟。
雙方一見麵,公孫止便單刀直入,直奔主題:“王尚書,不知南朝皇帝打算如何處置我蒙古國提出的三個條件?”
“是準備答應,還是繼續拖延下去?”
王應麟苦笑著搖了搖頭,神色間滿是無奈,坦誠直言:“貴使,恕我直言,貴國提出的條件,實在過於苛刻。”
“陛下還在與眾位朝臣緊急商議,暫時還未有定論。”
公孫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緩緩說道:“王尚書,依本使看,南朝不妨指派一位大臣,全權負責與本使節進行協商,如此一來,溝通豈不更加順暢?”
說罷,他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寒意,加重語氣:“要知道,十萬大軍在外,每日糧草消耗巨大。”
“若兩國不能早日達成協議,解決此次爭端,一旦大軍南下自取,屆時可就追悔莫及了!”
王應麟心中思忖,今日公孫止的態度較之前似乎緩和了些許,可此刻又突然拋出這般提議,實在是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無奈之下,勉強擠出一絲訕笑,順著公孫止的話茬開口試探:“不知貴使心中所想的協商方式是怎樣的呢?”
公孫止臉上笑容不減,“本使聞南朝設有左右二相,此次協商,不妨就從二位丞相之中挑選一位,主持大局,如何?”
聽聞此言,王應麟心中一緊,此事涉及丞相,已是超出了他的職權範圍。
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支吾道:“貴使,下官職權有限,此事還需陛下親自決斷。依下官之見,不如……”
公孫止哪會給他把話說完的機會,冷笑一聲,直接出言打斷:“王尚書,據本使所知,眼下史彌遠與吳潛俱都賦閒在家,皆有閒暇同本使磋商此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應麟心中愈發詫異,對公孫止的意圖愈發摸不著頭腦,但又不好推脫,隻得出聲敷衍:“貴使稍作等候,下官這就入宮覲見陛下,恭請聖裁!”
言罷,王應麟匆匆入宮,求見趙昀。
趙昀聽聞公孫止點名要兩位丞相參與協商,腦海中第一時間便想到了史彌遠,在他心中,史彌遠經驗豐富,處理此類事務更為妥當,於是當即頒下旨意。
然而,史彌遠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人老成精,不想卷入泥潭。
故而,他借口自己年老體弱,已是臥病不起,婉言拒絕了皇帝的旨意。
第二日早朝,趙昀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凝重,將公孫止提出的條件告知大臣,隨後目光掃過眾人,開口問道:“諸位愛卿,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大臣們聽聞後,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趙昀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混亂的場景,隻覺心煩意亂,頭痛欲裂。
他心裡十分清楚,如此重大的決定,最終還是要由自己來拍板。
趙昀向來對吳潛心存不滿,可此時史彌遠已然婉拒,自己又一時沒有更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