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夜搖頭苦笑道:“當今聖上崇尚道教,寵信道人林靈素,林靈素此人絕頂聰明,武功極高,善使五雷法,卻不知為何對佛門深惡痛絕,此人誘惑皇上打擊佛教,致使佛道兩宗開始彼此對立,爭鬥不斷。”
曆史上宋徽宗時期有一場著名的崇道滅佛運動,後世的趙慶還是略知一二。
徽宗崇尚道教,搜遍天下道教經典編撰成《萬壽道藏》。
金庸寫的《射雕英雄傳》中提到過,深通道家經典的黃裳奉宋徽宗之命刻印《政和萬壽道藏》,從而遍閱道家經典才自創絕世武功《九陰真經》。
當然這是小說杜撰。
而真實的曆史上林靈素確有其人,徽宗時期崇道滅佛也確有其事。
西門慶聽說林靈素善使五雷法,頓時來了興趣,親自給張叔夜倒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薑湯水,“張大人先喝碗熱水,再慢慢說不遲。”
……
帳外大雨還在下,沒有任何變小的跡象。
隨著張叔夜的講述,西門慶對朝局有了新的認知。
宋徽宗絕對不是曆史上記載的那樣,隻會書法繪畫的輕佻亡國之君,而是權謀手段高超,深諳政治鬥爭的皇帝。
聽完張叔夜的講述,西門慶沉思片刻後說道:“所以我們這位皇帝陛下,想利用道教以強化君權神受的思想,來對抗士大夫集團,而林靈素卻正是利用此點夾帶私貨來打擊佛教。”
西門慶的內心是趙慶,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人,對皇權沒有那麼多的敬畏,又忘記了禍從口出的警示,開始了暢所欲言。
不過,話一出口頓感不妥,西門慶心中再次暗暗警戒自己。
張叔夜讚許的看著西門慶點點頭,沒想到眼前這個武將能總結的如此到位,並且赤裸裸毫不掩飾的說了出來。
“好一個君權神受,不錯,正是如此,陛下以親王之身偶然繼位,起始時,外無自己的根基勢力內隻能依靠向太後,到如今把持朝政皇權鼎盛,全麵打壓士大夫集團,實現了近百年趙氏皇權的最大化,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悲哀的是,皇權鼎盛之時就是王朝滅亡之日,徽欽二帝被金國俘虜成為階下之囚,淪落他國最終被折磨致死,這是今天的人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張大人,您認為集權好還是分權好?是皇帝獨統天下好?還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好?”
西門慶敢有此一問,一是曆史上記載張叔夜此人確實是正人君子;二是,西門慶也想了解一下,當代的一些重要人物他們的內心都是什麼認知。
張叔夜啞然失笑,沒想到今天被一位小小統製官考校,也罷,自己被貶本來鬱悶,今天與西門慶此人談的投機,不妨暢所欲言。
……
曆史的思辨其實沒有新意,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變化的,而貪婪的人性亙古不變。
……
西門慶親自護送張叔夜走在軍營中。
兩人各撐一把傘,一路默默無言。
此時天色已黑,風雨依舊。
張叔夜麵色凝重,心中一直在思考著西門慶的話語。
皇權的官僚製度成本低效率高,這是優點,但如何能讓這種優點持續下去不會變成臃腫的僵化的腐敗的製度?
集權之下的個人意誌可以淩駕於群體意誌之上,但如何儘量保證個人意誌是優秀的,理智的,可持續的?
張叔夜停下腳步,回身凝視著西門慶,心中回蕩著他說的最後一句話,“為何要家天下?”
對話還在繼續。
“自古至今都是家天下,難道還能有其他方式?”
“我不知道,如果要選擇一個十幾歲的無知小孩和一個有豐富的人生經驗閱曆的人來領導這個國家,張大人您會選擇誰?”
“可是,曆史根本不會讓你選擇。”
“是啊,曆史不會讓你選擇,那何不改變曆史?”